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2498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版选修ⅲ6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课件概要(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识记基础知识,第六单元,理解核心要点,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 2召开 (1)第一届: 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 同时举行。 内容:选举得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 “ ”活动的倡议。,布拉格,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2)第二届 召开:1950年11月召开。 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则。 3影响 反对 、渴望 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世界和平,侵略战争,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 1954年,罗素发表 的演说;1955年2月写信给爱因斯坦,希望与其联合发

2、表宣言。 2发表 1955年7月发表 。 3内容 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人类的危机,罗素爱因斯坦宣言,4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 (1)领导英国的 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3)倡议成立了“ ”。 (4)创办了“ ”,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禁止核武器,罗素和平基金会,国际战犯审判法庭,探究升华,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他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他们寻求和平方法来解决它们之间

3、的一切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发表立即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说明了什么? 提示: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拥护和渴望。,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 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表现 (1)学生: 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 。 (2)国会:对 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3)民众:1967年 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柬埔寨,越南,华盛顿,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 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 2“国际和平年” 1982年,

4、联合国大会决议,确定 年为“国际和平年”;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 3纪念国际和平日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 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1981,1986,2002,一、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什么能够和平相处? (1)从历史上看,二战之前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帝国主义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仍然能够和平共处。 (2)冷战开始后,美国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水火不容,是因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称霸世界,视苏联和反帝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敌手而采取遏制政策。所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相容,其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美国的霸权主义水火不相容。,(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5、国家不仅能够和平相处,在面临共同威胁时还可能联盟,就像二战中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样。 (4)今天我国就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国家之间能否和平共处不在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是否相同,而在于是否有共同的利益。,二、如何比较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三次高潮?,特别提醒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有着历史必然性: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们觉悟,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深刻教训;二战后冷战兴起,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美苏争霸,尤其是核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

6、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 “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30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

7、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探究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解析 探究(1)要注意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具有层次性:反对一切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探究(2)切忌回答反面观点,应紧扣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应从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等方面回答,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和平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一个美好理想。20世纪下半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的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开展起来。,答案 (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