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292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修改1剖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先生对“悲剧”曾有过这样的诠释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生活。,东汉末年,一个叫焦仲卿的庐江小吏,一个叫刘兰芝的贤慧女子,夫妻相爱却不能永远相守,演绎了一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孔雀东南飞,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 2.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 异义词 3.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品味诗中的民族气息和思想情感。,“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

2、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文学史上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 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战争、爱情、游子、封建礼教毒害人) 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 1)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 2)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 3)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3、。 选自南朝(陈 )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叙事诗:借助于故事情节塑造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的主题思想。 抒情诗:直接借景或物抒情。,问题: 1、概括故事。 2、理清文章结构,四、情节结构,一、 比兴开头(1) (引子) 二、兰芝请遣(2) (开端) 三、夫妻誓别(3-12) (发展) 四、刘兄逼嫁(13-21) (发展) 五、双双殉情(22-31) (高潮) 六、魂化鸳鸯(32) (尾声),人物形象分析刘兰芝,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认为应该怎样塑造刘兰芝这一形象才能充分揭示封建礼教对她的摧残? 课文又是怎样塑造的?她究竟是

4、怎样的一个人?,1、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2、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3、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4、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1、序言有何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结局 2、思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起兴手法,借鸟起兴,古代民歌的传统写法。 以孔雀失偶徘徊为全诗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有暗示全篇的作用,提纲挈领。,3、诗中有两段诗句几乎完全一样,请找出来,简

5、析这种繁笔(不厌其烦,细加描述)的作用。,在第段和第段。 突出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是个本应无所指责的好媳妇。 侧面表现婆婆的蛮横与专制。 为下文两次说媒做铺垫。,4、“非为织作迟,及时相遣归”这几句话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婆婆不喜欢,那就把我休了吧! 绝不忍辱苟且刚强的性格,她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头脑清醒又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女性形象。,5、焦仲卿同他母亲及刘兰芝的对话,谈谈其作用。 通过仲卿之口 证实兰芝是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仲卿夫妻恩爱。 向母亲求情不成,回家只好休了兰芝,让兰芝暂且回家,初次展现了焦仲卿的懦弱性格,还有家长制威势的强大。 塑造了一个专横、顽固而

6、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 对儿子的请求,不为所动,勃然大怒,显得专断顽固。 颇有心计,训斥之后又抚慰仲卿,“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企图以此打动仲卿,动摇他对爱情的专一态度。,不仅巧妙地对兰芝的美作了必要的补叙,为下文县令和太守的两度求婚张本,而且有力地突出了兰芝那种冷静、镇定、外柔内刚、不卑不亢的性格。 (运用了夸张、铺排、渲染的手法),6、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7、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对婆婆: 突出从容镇定,不卑不亢 貌似自谦自责,实际柔中有刚 有修养,识大体并没出口伤人 对小姑:善良友爱,8、问:“夫妻誓别”这一

7、情节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首先,再次强调了夫妻恩爱,分别是被逼的。这就为他俩的殉情奠下基石作了铺垫。 其次,在分别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殉情等情节埋下了伏笔,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问 :兰芝回家母亲的态度怎样? “拊”把母亲的惊诧心酸之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听了女儿的陈述,母亲理解女儿,悲伤不已。 兰芝进退无颜仪,被遣归家初见母亲的伤心、羞愧、委屈等复杂心理和难以描摹的神态生动而准确地表现出来。,9、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突出表现兰芝形貌美,人品好(

8、不慕荣华富贵,爱情专一), 反衬其悲剧命运,加剧悲剧气氛。 从侧面写焦母的蛮横专制。,诗歌结尾出写兰芝和仲卿魂化为鸳鸯,富有浪漫主意色彩,像这样的结尾,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如梁祝中的化蝶。讨论,这样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寄托人们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以及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文章主旨: 全诗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揭露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焦、刘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兰芝形象赏析,形体美,足 头 腰 耳 指 口 步,精妙世无双,品质美,勤劳:兰芝自

9、诉,善良:与小姑别,知书达礼:与婆婆别,精神美,反抗性,焦母,兄长,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塑造该人物的方法,运用衬托的手法。,县令之子,求婚者地位,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娇逸未有婚,求婚者才貌,说媒者身份,太守家迎娶的排场,太守之子,1、你认为焦仲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他吗?,2、仲卿对兰芝的感情始终如一,而对母亲的感情却有所变化。试指出这种变化,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 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一个忠厚善

10、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封建制度规定: 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 无子,淫泆y ,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 (仪礼丧服),“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无过被休长兄逼嫁以死殉情 被逼休妻以死殉情,人物形象分析焦母、刘兄,都是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1、焦母 蛮横专制,心胸狭窄。 塑造该人物的方法:正面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刻划) 斥责兰芝“无礼节”和“槌床”骂子。 兰芝道别时“怒不止”。 得知儿子要殉情仍

11、骂兰芝下贱。 侧面描写(通过兰芝之口说出),2、刘兄: 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贪财慕势(趋炎附势)。 塑造该人物的方法:个性化的语言。,写兰芝兄长,主要通过语言来刻画人物。 七句话,极有个性 有质问:作计何不量 有利诱: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也有威胁: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自私、趋炎附势的兄长形象刻画得十分深刻和逼真。,焦仲卿和刘兰芝能否私奔?,当时以“忠孝”为社会核心的道德体系中,焦仲卿违背了焦母就是意味着背上“不孝”之罪,他毫无疑问会失去“府吏”之职,如果脱离焦母不仅会受到社会谴责,而且可能会被绳之以法,焦仲卿和刘兰芝不会这样“不识时务”,所以,当时社会伦理道

12、德钳制着他们的自由和幸福。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私奔。,艺术特色: 1、结构完整,情节曲折。 2、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鲜明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2通假字 “取”同“娶”。例如:终老不复取。 “帘”通“奁(lin)”,嫁妆。例如:箱帘六七十 “丁宁”通“叮咛”。例如:府吏见丁宁。 “冥冥”通“暝暝”,日落。例如:儿今日冥冥。 “奄”通“晻”,阴暗不明。例如:奄奄黄 昏后。 “傍”通“旁”,旁边。例如:合葬华山傍,无所施 白公姥 启阿母 致不厚 萦苦辛 卒大恩 若见录 逆以煎我怀 赍钱 否泰,用,禀告,告诉,招致,缠绕,尽、终,记,逆

13、想,想到将来,赠送,坏运气;好运气,词语难点,3古今异义 可怜 古义:可爱,例如:可怜体无比;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 守节 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例如:守节情不移;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 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例如:汝岂得自由;今义:不受 束和限制。 教训 古义:教养,例如:本自无教训;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 驱使 古义:使唤,例如:妾不堪驱使;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区区 古义:真情挚意,例如:感君区区怀;今义:很小。 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例如:自可断来信;今义:寄来的书信。,处分 古义:处理安排,例如:处分适兄意;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14、便利 古义:吉利,例如:便利此月内;今义:方便。 逢迎 古义:迎接,例如: 相逢迎;今义:奉承,拍马。 纷纭 古义:麻烦,例如:勿复纷纭;今义:多而杂乱。 交通 古义:连接,例如:叶叶相交通;今义:各种运输 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总称。 多谢古义:多多劝告,例如:多谢后世人;今义:多多感谢。 宦官 古义:官宦做官的人,例如: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今义:太监宦官。 千万 古义:无论如何,例如:念与世间 ,千万不复全;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语法现象 孔雀东南飞(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逆以煎我怀(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受荣华) 便利此月内(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最吉利) 为仲卿母所遣(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理解下列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附:,钗头凤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