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1705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高级经济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答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需求理论2弹性理论2消费者理论3替代效应,收入效应3不确定性(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4生产要素配置组合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5生产者均衡6各种类型市场的特征及其经济效率的比较9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理论9外部性与政府管理11凯恩斯消费理论13乘数理论15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16通货紧缩23国际货币体系24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新发展25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26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7中原经济区: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28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29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3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目标31发达国家

2、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31国外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32我国对外开放的的客观依据和实践33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安全34管理环境:包括外部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35管理创新38企业概念与特征、类型、系统结构及特征39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39企业管理的性质和职能:40企业战略管理40企业的“四定”管理45生产能力及其核定47企业技术开发管理47新产品开发49技术转移与保护49供应链管理49供应链管理策略下的供应商管理51需求理论(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2)表示某种商品的

3、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就是需求表。 (3)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是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1)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为:价格、收入、消费者嗜好与预期。 (2)某种商品的需求还与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关。相关商品有互补品和替代品两种。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两种互补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替代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3)需求函数是用来表示影响

4、需求的因素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从需求函数的角度上说,需求量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自变量(P)变动引起的应变量数值的变化。无论如何

5、变化,都在函数的值域范围之内。因而表现在图形上为同一曲线(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相反的,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函数外的原因(外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函数整体的变化。在需求函数的例子中表现为需求函数自变量外的因素如:收入,嗜好等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因而似的整个函数改变,表现为整体曲线的平行移动弹性理论是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与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比率间的关系(前者为需求价格弹性,后者为供给价格弹性)(1) Ed : 需求完全有弹性,与Q轴平行。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2)Ed=0:需求完全无弹性,与P轴平行的直线。表示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需求量却固定不变。例如作为商品的火葬的服务费(3)

6、 1 Ed 1)。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动,会引起需求量较大程度的变动。(4) 0Ed1)。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动,会引起需求量较小程度的变动。在价格变动为P时,需求富有弹性(D1曲线)的需求量变动为Q1,而需求缺乏弹性(D2曲线)的需求量变动为Q2,且Q1Q2。3.影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需求程度:成反比,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于奢侈品的需求弹性;。(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成正比,越易被替代的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成正比,用途广泛的商品需求弹性大;(4)商品的使用时间:成反比,非耐用商品的需求弹性大。http:/ 4.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点弹性和弧

7、弹性点弹性_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弧弹性_需求曲线两点之间弧的弹性。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中点公式):举例1: 设计算机为需求价格富有弹性,Ed=2,售价P=5000元,销售量Q=100台,总收益TR=PQ为元,当销售价格降为4500元,则P=5000-4500=500元, 因为Q=Ed P Q / P=2500100 / 5000=20(台) 所以降价后销售量Q=100+20=120(台)降价后总收益TR=4500120=元降价前的元 。 即价格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为了增加收益,应采用降价策略。消费者理论:消费者理论主要研究两个重要的理论:他们是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

8、用理论;这两者都是常见的分析方法,其中基数效用理论一般的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理论则一般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基数效用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是研究市场的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基本观点是:消费者所购得的产品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在这种情况下,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数学上的基数(比如1、2、3)来表示。所谓产品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特定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计量,比如用10元钱看一场电影的效用是50,用5元钱买一杯饮料的效用是5,那么花15元钱可以得到55个效用单位。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序数效用理论是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

9、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定性进行研究。如刚才提到的例子,如果看电影的效用比喝饮料高,那么电影的效用就是第一,饮料是第二,至于具体的数值则不作定量的研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例如,商品1价格下降,使得商品1相对于价格不变的商品2较以前便宜了,这会使消费者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这就是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不考虑实际收入变动的影响,因此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

10、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成为收入效应。例如,当商品1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货币收入不变,但现有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增强了,即实际收入水平提高。这会使消费者改变对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这就是收入效应。 补偿预算线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具体地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

11、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替代效应分析:为了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能够回到原有的无差异曲线上去,做补偿预算线FG,平行于预算线AB 。补偿预算线FG与预算线AB平行,所以这两条预算线的斜率相同,用商品1和2的相对价格P1/P2表示,而且相对价格P1/P2是商品1的价格P1变化以后的相对价格。 替代效应 补偿预算线FG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均衡点c,与原来的均衡点a相比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2,这个增加量就是在剔除了实际收入变化影响之后的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分析 设想一下,再把补偿预算线FG

12、推回到AB的位置上去,于是,消费者的均衡点就会由无差异曲线U1上的c点回复到无差异曲线U2上的b点,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量X2X3就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显然归因于商品1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入的变化,它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结论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变化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化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13、的。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对于吉芬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化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不确定性(风险)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一、不确定性的描述不确定性是指经济行为者在事先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经济行为者的一种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描述不确定性的指标有:1.概率概率是表示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概论是一个很难形式化的概念,因为它的形成依赖于不确定事件本事的性质和

14、人们的主观判断。概论的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来源于以往同类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无法根据过去的经验进行判断时,概率的形成便取决于依据直觉进行的主观判断,这时,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判断,从而进行不同的选择。2.期望值期望值是对不确定事件的所有可能性结果的一个加权平均,而权数正是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期望值反应了总体趋势,即平均结果。如果有两种可能性结果,其值为X1和X2,可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r1和Pr2,则其期望值E(X)Pr1Pr2。在存在n种可能性结果的情况下,期望值为:X2X1E(X)Pr1Pr2PrnXnX2X13.方差方差是离差(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平方的平均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一般地,如

15、果有两种可能性结果,其值为X和X,相应的发生概率分别为Pr1和Pr2,E(X)为期望值,则方差可表示为2Pr1X1E(X)2X2E(X)2二、期望效用与期望值的效用消费者的期望效用,又称预期效用,是指不确定条件下可能得到的各种结果的效用的加权平均数。如果用p和1p分别表示两种结果W和W发生的概率,则期望效用函数可记作EU或EUp、(1p), W、W,即EUpU(W)(1p)U(W)显然,期望效用是每个状态中的某种效用函数pU(W)和(1-p)U(W)的加权和,代表了消费者对每个状态的消费或收入的偏好。期望效用和期望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指消费者在不确定条件下所拥有财富的加权平均数,期望值公式为:Wp、(1p), W、WpW(1p)W期望值效用UpW(1p)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