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0341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地之音公开课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步升,绝地之音,1领略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 2体会绝地之音的内涵,体会作者心灵的巨大震撼 3品味质朴而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学习目标,第一部分(第1段):追忆绝地之音。 第二部分(第25段):邂逅绝地之音。 第三部分(第68段):探寻绝地之音。 第四部分(第910段):捕捉绝地之音。,初步感知,1.课文思路,文中“绝地之音”指的是什么? 谁唱出来的? 这种歌声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绝唱带给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初步感知,2.快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以下问题,恶劣、荒芜、苍凉、陡直、险要、壮观等特点。,文本研习,1标题的修饰的词语是“绝地”,请从文中找出描写“绝地”的语段,体会“绝地”的特征。,内容上,

2、突出黄土林、营盘梁等地险要陡峭的特点。 结构上,渲染、衬托、铺垫。为下文写平台这一绝地中的绝地作渲染,衬托出平地的险要,同时也为下文写作者在这平地之中感受到那坚强的生命力作铺垫。,文本研习,2思考:本文完全可以第一小节后直接写第五小节,那么,第二小节到第四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明确:在强大、恶劣的自然面前,反映了人和自然的艰难斗争。但这幅画面带着悠然、坦然,在艰难危险之中唱出歌来,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另外一种和谐,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坚忍不屈,可以坦然处之,可以唱着歌儿生活。“绝地之音”是生命张力的外在表现,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生生不息。 人处在绝地之中时迸发出的坚强的生命力,让作者深深震撼。,文本研

3、习,3(1)齐读第5段:这幅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是什么令作者如此震撼呢?,明确:如此艰难危险之中可以唱出歌来,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真实也最自然的歌声,这个“绝地的歌者”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不屈不挠的精神,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民的精神甚至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文本研习,3(2)讨论:写绝地的歌者有怎样的作用?,前半部分是“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指的是过去。历史上,长城有着军事防御的功能,更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界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阻隔了长城内外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 而后半部分“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

4、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指的就是现在的长城。现在的长城,再也不是文化民族交流的阻碍了,所以说“它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人们只是习惯性地把它看成是防御工事,看成一个地域的分界点。这是作者在长城面对历史,面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认识。,文本研习,4阅读68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我”在腾格里大沙漠,当“满世界只剩下我一条生命”时,面对四周“望不断的沙丘”,找不到任何的依靠和栖息之所。就在这样一个“与生命无缘的荒漠”里,我也处在了“绝地”之中。“那串歌吟这时突然奔入我的

5、心房,我濡湿了干裂的嘴唇,迎着依依下沉的夕阳唱了起来”。,文本研习,5(1)作者在怎样的环境下捕获了绝地之音?,绝地和绝唱之间的关系:绝地人的绝唱人和地的宿命。 绝地,指人类生活的绝境。无论是作者在七年前所看到的那块奇绝的平地,还是几年后所闯入的“与生命无缘的荒漠”,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生活的绝境。 绝唱,是绝地生命力的张扬。或者可以这样说,声音只是作者赋予生命力的某种具体的形态,是生命力的有形形式。 人类在绝境唱出了一首生命之歌。这首歌就是生命本身。我之所以被感动,也许就是一种生命与生命适逢绝地之境的痛感和共鸣。因此它无词,就如作者说的那样“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所以它虽然无词

6、,而“饱含万有”。它无调,却从古至今展示着生命一代一代的延续,所以又说它“调兼古今”。 这样的歌声发于有着悠久厚重历史的黄土文化下的绝地,它是生命的豪迈表达和野性张扬,代表了生命的原生态,具有真实、质朴、醇厚的品质。,文本研习,5(2)捕获了绝地之音后,作者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齐读最后一节,再次结合“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家乡人民的生命赞歌。他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了在严酷自然条件下顽强求生的西北农民的艰苦而真实生活状态。正是在这块几乎不适于人类生衍繁殖的地方,人们不仅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有铜鼎铭文,有秦腔,有花儿,有长城。因为地绝而人心不绝,地荒而人心不荒。对于这样一片文化和土层一样深厚的黄土地,以及顽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作者怎能不震撼,又怎能不赞赏呢?,总结,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延伸,马步升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捕捉到了让他震撼的“绝地之音”,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一种声音也让你震撼呢?结合背景,说说你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