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0140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书(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第一章 调查活动介绍一 调查活动背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各类日常应用(如:购物、办公等)的网络化也使得网络成为人们交互的巨大平台。与此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突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普通互联网用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当前网民的网络信息安全状况做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应政府、企业及普通用户之需,有助于提高网民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威胁防范能力。 本次调查活动以电话调查和网络在线调查为基本形式,调查问卷设计以公益性和普及性为基本设计原则,

2、设问范围涵盖当前网民网络信息安全认知及相关应用情况,以期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以及关心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的研究机构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数据,并通过宣传和推广调查活动成果,引导网民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基于取得的有效调查数据样本,报告侧重于解读2009年网民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状况,包括网民安全防护软件使用情况、网民遭遇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情况及对事件的关注度、网民安全防范意识、网民安全应用认知情况等。本次调查活动网络在线调查部分,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全称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简称CNCERT)联合主办,并邀请国内安全企业、增值电信运营企业、网络游戏公司

3、、安全论坛以及非经营性互联单位等共12家单位作为支持单位参与。这12家支持单位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东软系统过程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奇虎360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瑞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卡巴斯基科技有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看雪安全论坛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二 调查方法说明(一)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和网络在线调查两种方式。其中本报告中相关数据成果主要来自网络在线调查部分。(二) 在线调查方法说明1. 调查时间本次网民网

4、络安全意识在线调查问卷开始时间为2009年12月9日,截止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2. 样本分布网络在线调查的样本目标是中国大陆(除港、澳、台三地)网民,共得到有效数据样本25472个。3. 调查随机性和准确性控制办法调查问卷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以及12家支持单位网站上发放。为保证在线调查样本分布具有代表性,本次在线调查数据在进行样本统计分析时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网民调查数据库,以及本次活动电话调查部分的数据库进行了对比,确保不出现样本偏差。三 报告摘要 国内网民人均计算机使用数量在不断上升,三分之一网民日常使用两台计算

5、机。 浏览新闻、娱乐、交友和办公是目前网民最主要的网络应用。 国内半数网民无法区分各类安全软件的异同。 手机上网快速普及,但当前国内网民普遍对手机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2009年,半数网民曾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网络下载和浏览成为病毒和木马传播的主要渠道。 网络安全问题对网民造成的损失主要是时间成本,其次才是经济方面的损失。 2009年,网民处理安全事件所支出的服务费用共计153亿元人民币。 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虚拟财产损失成为网络安全事件主要经济损失之一,虚拟财产保护亟待加强。 2009年超过九成网民均碰到过网络钓鱼网站,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成为网络钓鱼网站传播的主要渠道。 2009年网络安全事件

6、受关注度比以往大幅提升。 网民对网络的安全感降低,提供网上个人信息比以往更加慎重。 近2100万网民缺乏密码设置方面的保护意识。 99%的网民对于个人计算机均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近七成网民能够意识到个人网络安全问题会波及公共网络及他人的安全。 近六成网民能把电子签名和数字证书联系在一起,但对其信赖度不高。 28.4%的网民从没有听说过或关注过网站诚信标识,因此其宣传和推广力度仍需加强。 近五成的网民不重视网上安全公告,极易引发网络安全事故。 71.2%的网民听说过“云安全”概念,但其中仅有半数网民考虑尝试。第二章 网络和安全防护软件使用情况一 上网终端及网络使用情况(一) 网民常用的计算机数

7、量随着个人使用计算机需求的增长以及计算机硬件价格的大众化,国内越来越多网民拥有一台或一台以上的个人计算机(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本次调查结果暂不包括PDA和智能手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网民中,经常使用1台计算机的网民数量占到54.6%,比2008年降低了近10个百分点;经常使用2台计算机的网民数量达到全部网民的近三分之一,而使用3台及以上计算机的比重达12.3%。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及互联网的普及速度来看,未来国内个人拥有电脑的数量将还会持续增长。图表 1国内网民日常使用计算机数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

8、.84亿人。按照每户家庭有2个网民保守计算,即使每户家庭使用1台计算机计算,网民所使用的计算机数量近2亿,如此庞大的计算机数量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将与日俱增。(二) 网民常用的操作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中有76.3%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而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仅为0.9%,另有22.4%的网民不知道个人计算机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名称。图表 2网民常用的操作系统(三) 网民常用的网络应用本次调查对网民常用的网络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需对常用网络应用类别进行前三位排序。调查结果显示:浏览新闻门户网站是国内网民上网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浏览新闻门户网站在被调查者首位、其

9、次和再次使用的网络应用排序中,均列第一位;然后是在线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在首位应用的排序中在线娱乐列第二,使用率为24.5%;在线交流(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也是网民上网的重要活动,在首位、其次和再次使用的应用排序中在线交流的比例均在25%左右。图表 3网民常用的网络应用不同年龄段的网民首选网络应用各有侧重,20岁以下网民使用互联网侧重娱乐性,在线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和在线交流(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等应用的首选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30-39岁网民则首选网上办公(收发邮件等)、电子商务、网络炒股等与工作相关的应用;而40岁以上的网民最经常的应用是浏览新闻门户网站。表格 1

10、不同年龄段的网民首位网络应用差异40岁及以上30岁至39岁20岁至29岁20岁以下浏览新闻门户网站35.3%31.9%24.9%13.7%网上办公(收发邮件等)23.3%24.8%23.3%9.1%在线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21.2%18.8%22.0%40.8%在线交流(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10.9%14.5%23.6%32.4%电子商务、网上炒股7.9%8.6%5.0%2.2%其他1.5%1.3%1.2%1.7%不同职业的网民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差异明显。学生群体最经常使用的网络应用是在线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和在线交流(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自由职业者和个体户则是电子商务

11、、网络炒股的忠实用户;企业和公司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最经常使用的是网上办公(收发邮件等)等应用;而农村网民最主要的应用则是新闻门户网站信息浏览和在线娱乐。表格 2不同职业的网民首位网络应用差异学生无业、下岗、失业、退休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公司工作人员农民产业、服务业工人(包括农村外出人员)浏览新闻门户网站20.5%27.3%23.7%32.4%25.5%36.3%25.3%网上办公(收发邮件等)12.6%7.4%14.0%29.1%32.0%3.7%10.9%在线娱乐(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31.5%37.4%29.6%16.5%16.3%31.9%32.8%在线

12、交流(网络社区、即时通信等)31.4%21.9%22.9%14.7%18.3%22.9%27.1%电子商务、网上炒股2.4%4.4%8.5%6.2%6.6%5.2%3.1%其他1.7%1.5%1.3%1.0%1.2%0.1.8%二 安全防护软件使用情况(一) 网民对安全软件的认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互联网上流行的恶意代码数量以几何级数量递增。在用户端与安全威胁特别是与恶意代码进行对抗的主要是各类安全软件,如:杀毒软件、防火墙以及木马查杀和清除流氓插件等辅助安全工具软件等。调查结果显示,与2008年相比,网民对不同类型安全软件的功能和用途区分越来越模糊。目前国内网民中能够区分

13、清楚各类安全软件的网民比例仅占50.7%,有近一半网民对这些概念无法区分, 原因在于目前各类安全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其部分功能有交叉;再加上安全类软件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其专业性相对较强,这会使得部分网民在理解和选择上出现偏差,对各种类型的网络安全威胁无法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图表 4国内网民对不同类型安全软件的认知情况(二) 网民个人计算机安全软件使用情况与2008年相比,国内网民个人计算机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变化不大。目前国内网民中,95.6%的网民个人计算机中已安装有安全软件,但仍然还有部分网民没有安装。图表 5网民安装安全软件的情况(三) 网民个人手机安全软件使用状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4、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2.33亿。面对如此庞大的手机上网人群,手机上网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本次调查显示,2009年网民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多问题就是垃圾邮件和垃圾短信,86.5%的手机网民收到过垃圾邮件或短信;同时,有81%的手机网民遇到恶意骚扰。图表 6网民遇到的手机安全问题从目前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5%的网民担心会有安全问题。由于目前手机上网所暴露出的安全性问题还不像计算机那么直接、严重,因此网民对手机上网的安全性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图表 7网民对手机安全问题的认知从目前使用手机安全

15、软件情况来看,仅有7.4%的手机网民使用安全防护软件。随着威胁手机安全的病毒、攻击等事件的不断增多,如何营造一个手机上网的绿色环境并增加网民安全防范意识是各部门、各行业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图表 8网民使用手机安全软件的情况第三章 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一 遭遇的网络安全事件及损失情况(一) 安全事件发生率2009年是互联网发展快速的一年,随着网民规模的快速发展,网民信息需求的增加,以及各种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生活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全民急需应对的问题。通过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普及和宣传,网民已经初步形成了这方面的意识。但是,否是所有的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都感同身受呢?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52%的网民曾遭遇过网络安全事件。网络信息安全对众多网民来说不再只是停留在新闻报道或他人述说中,而是需要实际应对和处置的问题。图表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