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0041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责任制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烧结厂政策法规、安全通则、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通用管理制度、通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日期:二00八年一月一日一、政策法规1、 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2、 国家安全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3、“三同时”:凡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矿企业和革新挖潜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有保证安全生产和处理尘毒危害的设施,这些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4、“五同时”: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5、安全五字法:上、下、来、电、转。上:指头上是否有悬挂物要掉下来。下:指

2、脚站实地为最好,最好不站在虚地上。来:指作业的地方可否有什么物体向你飞来、驶来、悠来、撞来、占据你的位置。电:是指带电作业,有无触电的可能。转:指作业面上是否有设施在运转或某设备有突然转动的可能。6、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又一原因,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但却是本质原因。7、班前会“四必讲”:必讲工作任务,必讲不安全因素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必讲防范措施,必讲安全注意事故。8、六个坚持、六个不准:坚持班前会有安全抽测,答不上来不准上岗。坚持工作前检查好工具设备,如有隐患不准使用。坚

3、持工作前检查劳保的穿戴、不按要求穿戴不准上岗。坚持作业前检查现场,有隐患未整改无措施不准上岗。坚持检修前有安全施工方案,没有不准上岗。坚持工作前明确互保责任,责任不清不准上岗。9、“一班三检”:即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班前检查、清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班中检查、制止或纠正违章作业;班后检查、清理作业现场,不给下班留下隐患。10、安全工作“十不准”: 未经安全教育,不准单独作业。 未穿戴劳保用品,不准上岗作业。 未系安全带,不准高空作业。 在班前和班中,不准喝酒打闹。 坚守工作岗位,不准离岗、睡岗。 机械电气设备,不准乱摸乱动。 严格执行规程,不准违章作业。 易燃易爆区域,不准点火吸

4、烟。 高空多层作业,不准向下扔物。 氧气瓶、乙炔瓶,不准沾油沾火及碰撞。11、 险作业“六不干”: 没有危险作业许可证不能干。 没与有关部门联系好不能干。 组织不严密,分工不明确,措施不具体不能干。 没有负责人、监护人不能干。 煤气设施、管道动火不打动火报告不能干。 工作中出现争议,不解决不能干。12、 安全工作“五确认”:行为动作确认、设备工具确认、作业对象确认、周围环境确认、安全防护确认。13、 处理事故隐患“三定四不准”原则: 三定:定措施、定人员、定完成时间。 四不推: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工段,工段能解决的不推给分厂,分厂能解决的不推给公司,公司能解决的不推给主管局。14、“四不放过”原

5、则:事故原因分析不请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预防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15、“三个百分之百”原则: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的执行;违反规章制度必须百分之百登记上报;违章违纪无论造成事故与否,都必须百分之百扣发本人当月奖金。16、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1)、信号不明、视线不清不吊2)、超负荷不吊3)、安全保险装置失灵不吊4)、埋在地下物不吊5)、歪拉斜拽不吊6)、吊物下站人不吊7)、物体捆绑不牢不吊8)、挂钩或现场附近人没走开不吊9)、物件不平衡不吊10)、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带电物件不吊17、安全教育要使职工达到“八懂四会”八懂:懂规章制度;懂安全考核知

6、识;懂岗位作业规程;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职业危害和防治;懂防火常识和规定;懂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伤亡急救知识。四会:会操作和维修保养设备;会预防和排除故障;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工具;会预防火灾和使用工具。18、安全工作“五道防线”思想防线;群众防线;组织防线;措施防线;制度防线19、工作时间“八不准”不准脱岗、睡岗;不准在厂区内打扑克、下棋,严禁赌博;不准带小孩上岗;不准干私活;不准聚众闹事、打架斗殴、阻碍交通;不准在岗位上看书看报;不准班前或工作时间饮酒;未经组织批准,不准在工作时间看电影、看电视,厂区内严禁球类活动和举办舞会。20、“三满、两遵守”三满:出满勤、干满点、满负荷

7、两遵守: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21、“反三违”反违章指挥、反违章操作、反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二、通用规章制度高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从事2米以上高空作业人员,劳保用品要穿戴整齐利落。衣摆、袖口、裤脚要扎紧,否则不准登高作业。2、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深度近视等不适应高空作业人员,不准登高作业。3、遇有迷雾、大雪、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不准登高作业。4、夜间没有足够的照明,不准登高作业。5、安全带系在稳固可靠的固定物上,要高挂低用,平挂平用,不准低挂高用。6、梯子摆放坡度在60度左右,安放平稳,禁止持物登梯,上下梯子或在梯子上作业时,要有人扶持,监护。7、在石棉瓦

8、或油毡纸房顶作业,要有足够的跳板,否则不准作业。8、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登高作业,要保持安全距离,(电路电压小于6千伏时为1.5米;10-20千伏时为2.5米;20-110千伏时为4.5米)并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否则不准登高作业。9、在煤气区域内没切断煤气,风向不好又无防范措施,不准登高作业。10、脚手架、脚手板及梯子没有防滑措施,不准登高作业。11、高空交叉作业,严禁向下抛物。12、高空作业必须设安全负责人和监护人。13、禁止坐在高处窗台或在高处物体上休息。煤气区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在煤气区域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公司、部的有关规定。2、在煤气区域工作人员,严禁脱岗、

9、睡岗、无关人员不准在煤气区域逗留,严禁私自动火。3、在煤气区域工作或检修,必须保证两人以上,不准单独作业。4、切煤气、倒盲板或带煤气操作,必须戴好空气呼吸器,看准风向,避开煤气流。5、在煤气区域或管道上动火作业,必须有动火审批报告,并有必要的防范措施,方可动火作业。6、如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方可进行抢救,速将中毒者脱离危险区。环保安全管理制度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尘毒危害,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它又是企业管理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搞好环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为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各

10、单位对职工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2、除尘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除尘设备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管理,提高除尘效率,使烟气排放浓度达标。3、各单位应加强岗位环保设施及防尘罩的维护检查,使其处于完好状态。4、废水或废气应按规定路线排放,严禁随意更改。5、环保设备应保证运行率,严禁私自停机。6、为确保废水中含油和固体悬浮物达标,严禁向废水中排油,杜绝向废水沟、厕所倾倒垃圾。7、按点检定修制,点检人员应及时提出环保设备的缺陷、隐患及检修项目,参加检修、试车和验收工作。8、各单位应积极加强绿化工作,提高绿化覆盖率。9、各单位产生垃圾,应及时运往垃圾点,不得随意堆放。10、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噪声对生

11、产和职工健康的危害。11、职工在粉尘浓度较大岗位要戴好防尘中罩,防止职业病的发生。12、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每天向现场打水,减少二次扬尘。13、粉尘浓度较大岗位要采取密闭、通风或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粉尘浓度,使岗位粉尘达标。安全联保制度为杜绝违章,减少事故,在全厂范围内实行岗位之间、人员之间安全联保制度。要做到单独作业,自我约束;相邻作业、彼此监督;关联作业,连锁制约,充分发挥互相监护、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达到共同安全的目的。1、凡是对事故的发生有控制条件和制约能力的人均属联保成员。2、两人以上的岗位属多人岗位,多人岗位人员之间实行联保。3、两个相邻的岗位实行联保。(

12、联保岗位由车间、班组指定)4、生产检修作业区因检修或临时性工作而指派的作业小组为自然联保小组。工作负责人即为联保负责人。5、生产工人配合维修人员作业时,维修工人为联保主要负责人。6、联保考核按相关规定执行。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人员要对本岗位所属的生产、设备、工具、卫生及安全情况如实记录、如实交接,做到现场对口交接,责任清楚。2、接班者在参加班前会后,提前15分钟进入生产岗位,由交班者启动设备,接受检查,并主动介绍当班设备的运行情况,双方确认无误会方可交接。3、因接班检查不到而发生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交班时发生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双方发生争执,应通过双方班长协商解决,否则后果由交接班负责。4

13、、接班者未到,不经班长允许,交班者不准离开岗位;班长必须等全班人员交接完毕,方可下班。操作牌制度1、各岗位所有的机电设备实行一机一牌的操作牌制度,没有操作牌不准启动设备,不准对设备进行检修,做到握牌操作,握牌检修。2、操作牌由岗位操作人员保管、使用、并随同交接班。如有损坏、丢失,每牌罚5元,并申请重新补发,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每牌罚款30元。3、设备检修时,检修人员应到岗位索要操作牌,并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即可切断电源进行检修。检修完毕,须将操作牌归还岗位人员。因摘牌、还牌不及时影响生产,由检修人员承担责任。要做到谁挂牌、谁摘牌,其他人不准摘牌。4、对长期检修的设备,检修人员要

14、妥善保管好操作牌,岗位人员做好记录,做好交接班。安全教育制度一、岗前安全教育1、凡新入厂、厂内工种变动、外单位调入及顶岗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参观实习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2、受教育人员由办公室通知或面交安全员,进行二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由所在工段、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一天,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3、二级安全教育后,建立个人安全档案,三级安全教育后,予以登记考试。4、车间内部岗位调动时,由工段负责教育,并予以考试登记备案。二、岗位安全教育1、要充分利用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形式,厂每月初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安全教育。车间开展每周一安全日活动,进行安全教育。班组

15、每天利用班前会,进行安全教育。2、车间、班组开展班前会等安全活动,要注重活动质量、做到“四必讲”、“六个坚持”、“六个不准”,并做好记录。3、每季以车间为单位,由车间主任组织本车间职工进行适合本单位特点的安全知识考试,试卷要存档备案。4、特种作业人员需经上级部门培训,并考试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不准无证操作。5、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年限参加复审,无故不参加者,给予经济考核。6、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过期,按无证上岗作业对待,要严肃处理。安全检查制度一、安全检查小组组长:部长组员:各科、室科长、调度长、厂安全员、各车间主管安全员。二、检查形式:厂每周检查1次,车间每周2次,班组每班分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岗位要随时进行检查。每周安全员要进行巡检、抽检。三、检查内容:1、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及违返劳动纪律现象;劳保品穿戴是否整齐;现场作业安全措施是否真正得到落实。2、查物的不安全状态。电气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