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49101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公司品质管理简介(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全公司品质管理一、 全公司品质管理(TQM)概念(一)前言1.台湾企业面临之压力:l 政局不稳l 政治秀未曾间断l 工资高涨l 劳动力不足l 环保意识、劳式意识抬头l 各种成本节节上长l 企业外移2.大陆企业目前情况:l 无劳工意识、无环保意识l 各种经营成本低(工资原料、土地厂房)l 劳工勤奋、爱赚钱肯定加班l 工作士气旺盛(国营除外)l 效率高(国营除外)l 全民经济政策3韩国企业之特色:l 重视新产品开发l 每个企业均有世界观l 生产设备急速进步l 工资比台湾低,效率比台湾高l 大企业威胁台湾极大l 大企业感到非推行TQM不可l 第个企业均以重视品质为傲l 大企业发展神迅可畏l 政府硬

2、体设备,交通、住宅、公共设施,进步神速l 韩国工人有活力l 韩国人以西无2000年为韩国系世界第一自许4日本企业多项位居世界第一l 品质位居全球第一l 成本低、价格便宜l 新产品开发迅速l 全球市场占有率急速成长l 并购企业大小,通吃l 企业体质具有世界一流之竞争力l 得力归功于日本企业积极推行TQM5日本品质管制推行阶段l 第二次大战后,日本货便宜又差l 韩战期间,日本荣获渔翁之利l 美国式QC导入(1) 1950年统计QC(SQC)技术、生产部门,工程师作QC,指导者:戴明博士(2) 1955经营者QC经营管理者:裘兰博士l 日本式品管自己导入推广1. 1960年班组长的QC生产部门班、组

3、长:石川馨博士2. 1965年全社的QC生产部门以外之部门也作QC(全公司品质管TQM)3. 1970年纳入者QC外包协力厂中外企业体系4. 1975年建设业QC制造业以外之业种,鹿岛建设5. 1980年服务业QC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品质提升(1) 饭店(2) 银行(3) 航空公司(4) 休闲游乐(5) 医院l 1980年5月美国NBC电视台播放“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l 日本式品质管制,全公司品管TQM散播全球l TQM魁力无穷、全球32国推行TQM,68国推行QCC,并积极增加中(大陆推行QCC)。(二) 企业经营环境的审视1.外在环境: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l 保护主义抬头l 人工不足l 消

4、费者环保意识高涨l 社会不安l 法令更张l 竞争激烈l 生产型态改变l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l 企业社会责任之企求2.内在环境:成本:经营成本急剧上升l 品质:品质不良、顾客退货l 产量:交期延误、效率低落l 士气:做事被动,士气不振,未以经营企业、经营单位之想法、立场来工作。3.外在因素:不易掌握、控制,属不确定之变数,只能预测 内在因素:可掌握、控制,也必需加以掌握控制。4.台湾企业应走之路l 学会吸取日本企业之经验l 高品质、低成本、高效率、高工资。l 积极研究开发领导市场。l 多角化经营,积极培养经营人才。l 推行全公司品管。(三)以品质为中心的经营方式1、广义的品质:制品品质、工作品质、

5、服务品质、业务品质。2、品质为首要,品质稳定、不良率低、产量、成本才有办法管理好。3、企业是以长期眼光来经营,着重在长期源源不断之利润的获得,不是短视,只看眼前利润之经营方式,品质是企业的命脉。4、以品质为中心,导引作业方法、技术、管理制度等的提升,使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不断成长,适应高品质、高品味消费需求的时代。(四)全公司品质管理(TQM)1品质管制的目的l 对消费者、顾客做保证,使能长期、安心、满足的使用制品或服务l 使质、量、成本达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品质成本的降低。2对品质管制的误解l 品质管制=管制品质l 品质是靠严格检查出来的l 没有不良品就是品质保证l 品质管制是品管单位的事

6、情l 品质只限于产品的品质3全公司品质管理(1)意义:结合公司内所有部门全体人员在所有阶段中,以最经济有效的方法(QCDMS)提供符合顾客需求,并获得安心感、满足感的产品或服务所实施的品质管理活动。 所有部门全体人员参与: 上自董事长、总经理、经理,下至课长、班长、组长,以至于幕僚人员及担当者,每一个人都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有阶段中实施: 从市场调查、产品企划、设计、量试、量产、检验销售以至于售后服务等每一阶段均做好品质保证。 (2)实施原则: 确实做好品质保证,使顾客获得安心感、满足感。l 贯彻后工程是顾客的想法,以打破本位主义。l 彻底转动PDCA的管循环。l 实施标准化,建立协力合作的管

7、理体系制度。l 依据事实的管理,并活用统计方法。l 新生人性,建立全员参加经营的制度管道。l 有系统的不断持续进行教育训练。l 实施方针管理与机能别管理,建立一具有综合性、贯穿性的管理制度。l 以上随时保持QC的想法及行动(五)企业体质强化与改善1认知l 企业体质即为企业之力,如企划力、开发力、销售力、竞争力、整合力、组织力、管理力、获利力。l 良好体质使企业体受外在环境冲击小,面能永远繁荣。l 体质之强化,无特效药,需从本身决心,恒心做起。l 实施TQM的目的,主要在达到企业体质之强化与改善。2企业体质不良现象l 只重生产l 习以为常l 不顾大局l 马马虎虎l 顺其自然l 本位主义l 未活用

8、数据、情报l 未发挥稆人能力与潜力l 只听命行事听被动l 不 亲自发现问题l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l 将问题推给部下l 凡事被动、等待指示l 凡事缺乏计划、体系的观念l 不重视品质l 只看结果l 依赖KKDl 半途而废、未能追根究底l 公限于应急对策l 满足现状不求改变l 推托责任l 不讲求方法3 体质之强化l 问题易显在化的体质l 重点导向的体质l 重视过程管理的体质l 重视源流的体质l 全员有体系指向的体质l 全员有保证的责任意识的体质二、品质保证 (一)品质保证的意义1消费者指向,使安心满意2品持质第一主义,且无品质责任问题。3TOP以下全员关心品质的活动。4不断转动PDCA,使品质向上。5

9、是生产者的责任不是消费者或检查部门之责任。6严格检查,不良品免费交换及某期间内免费修理,是无法保证品质、无法让消费者安心、满足的。 (二)品质保证的演进阶段 1、以检查为重点的品质保证认为由品管人员来确实检查,将不良品支队退职为品质保证,但l 以为QC只是检查人员的事l 并非产品的很多品质特性都适合做安全数检查,如破坏性检查、信敕性检查。l 全数检查亦不能保证品质。l 检查增加修理及调整工数及废品(料)费用,使产量、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2、以制和管制为重点的品质保证l 品质是于制程中形成的,妥善地管制生产过程,并进行作业者的自主检查。l 但仅依已意主观的去设计,未掌握顾客真正喜欢的品质。l

10、原材料之错误选择 l 因此,花很多人力、时间于制程上,做严格管制,不良为零,仍无法做好品质保证。l 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品质保证l 市场需求多样化,寿命周期短,多种少量生产,新产品开发的品质保证。l 新调查、新产品企划到售后服务,每个步骤均做好评价及品质保证。l 须全员所有部门依循品保体系,在各阶段吕,充分投入参与、并不断PDCA,以充实品质保证体系。l 是积极性的创造需求,领先开发,促进技术水准的提升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制品责任与品质保证让消费者安心、长期使用,品质保证必须顾到制品责任(ProductLiability).l 要有使用说明书及标示,防止误用。l 要有良心契约,不得夸大宣

11、传。l 要有废弃公富之防止。l 要有故障排除说明,安全第一。l 要有替换零件之方便。l 要有批管理,追踪制度之建立。(四)品质保证与品质成本l 适当增加预防成本,可降低评鉴成本及失败成本。l 品质成本可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及失败成本。运作品质成本预防成本 :致力于预防失败成本鉴定成本 :试验、检验及检查以确定品质之成。本。品质成本:产品或服务在未运交客户前,因未能达成要求之品质所造成之损失(如加工、重试验、报废等)。内部失败成本失败成本外部保证品质成本:产品或服务在运交客房后,因未能达成要求之品质所造成之损失(如赔偿服务、退化、折让等)外部失败成本:指当客户要求客观之证据时,所做有关之示范及证

12、明而发生之成本(如追加之品质保证约定、程序、示范(五)品质保证体系:品质评审研究、开发构 想重要评价点之品质评价:新制品企划品质设计调 查品质情报试作、设计1次试作市场调查抱怨处理潜在抱怨再 设 计N 次 试 作量产设计量产试作生产准备1K次试作再设计生产、出荷、包装初期生产服务销售本生产输送、保管初期流动管理体三P-D-C-A管理循环(一)何谓管理l 设定计划,并为达成此计划的一切活动的全体 Dr. Juran.l 管理循环一整个管理活动可以PDCA循环表示如下图:决定目的 目标再发防止应急措施决定达成目标的方法PA检查要因教育训练CD工作实施定期 以结果来 检查(二)对管理误解l 将管理当

13、成理论性、抽象性、精神性。l 将管理当成管制、限制、箝制。l 将管理当成高阶层颧某些阶层的事,并非全员参加。l 欠缺全员教育。l 没有重视管理目的或目标之明确。l 将管理局限于爱拼才会赢不重视方法。l 完全用KKD不重视QC手法。l 将管理着重于人治,本位强。(三)管理活动的分类1.管理活动维持、改善。2.维持是遵照标准从事工作,并针对结果的异常状态,采取措施使恢复正常(安定)状态,使实力能稳定地发挥出来,此为管理活动的基本,若是异常 现象不断地发生,干部整天忙着处理,是不太可能有什么大改善的。3.改善是打破现状、改变做法、提高实力,将目标放在较现在水准高的地方。4.不管是维持活动或改善活动,皆须转动PDCA管理循环,而且能自主性地转动PDCA从稳定中求发展,如此单位的Q。C。D。M。S的实力才能不断地提高,管理能力也能不断地进步。(四)P-D-C-A管理循环 1拟定计划(PL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