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9168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气胸护理 外一科郭红梅(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气胸护理,外一科郭红梅,概念,液气胸就是胸膜腔内的积液积气。,【病理】,一、病因 1.外伤气胸:常见各种胸部外伤,包括锐器刺伤及枪弹穿透伤肋骨骨折端错位刺伤肺,以及诊断治疗性医疗操作过程中的损伤。如锁骨下静脉置管。 2.继发性气胸:为支气管肺疾患破入胸腔形成气胸。如慢性支气管炎,尘肺支气管哮喘等引起的阻塞性肺性疾患,肺间质纤维化,蜂窝肺和支气管肺癌部分闭塞气道产生的泡性肺气肿和肺大泡,以及靠近胸膜的化脓性肺炎,肺脓肿结核性空洞,肺真菌病,先天性肺囊肿等,病理,3.特发性气胸:指平时无呼吸道疾病病史,但胸膜下可有肺大泡,一旦破裂形成气胸称为特发性气胸多见于瘦长体型的男性青壮年。 4.慢性气胸:

2、指气胸经2个月尚无全复张者。其原因为:吸收困难的包裹性液气胸,不易愈合的支气谈判 胸膜瘘肺大泡或先天性支气管囊肿形成的气胸,以及与气胸相通的气道梗阻或萎缩肺覆以较厚的机理化包膜阻碍肺复张。,病理,5.创伤性气胸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创伤性气胸的发生率在钝性伤中约占15%50%,在穿透性伤中约占30%87.6%。气胸中空气在绝大多数病例来源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表浅者称肺破裂,深达细支气管者称肺裂伤),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偶尔在闭合性或

3、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 二、机理 胸膜下气肿泡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前者系先天性弹力纤维发育不良肺泡壁弹性减退,扩张后形成肺大泡,多见于瘦长型男性肺部X线检查无明显疾病,后者较常见于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的基础上。 自发性气胸常继发于基础肺部病变,如肺结核(病灶组织坏死。,临床类型,【临床类型】 根据脏层胸膜破口的情况及其发生后对胸腔内压力的影响,将自发性气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闭合性气胸(单纯性) 在呼气肺回缩时,或因有浆液渗出物使脏层胸膜破口自行封闭,不再有空气漏入胸膜腔。 胸膜腔内测压显示压力有所增高,抽气后,压力下降而不复升,说明破口不再漏气。胸膜腔内残

4、余气体将自行吸收,胸膜腔内压力即可维持负压,肺亦随之逐渐复张。,临床表现,二、张力性气胸(高压性) 胸膜破口形成活瓣性阻塞,吸气时开启,空气漏入胸膜腔;呼气时关闭,胸膜腔内气体不能再经破口返回呼吸道而排出体外。其结果是胸膜腔内气体愈积愈多,形成高压,使肺脏受压,呼吸困难,纵隔推向健侧,循环也受到障碍,需要紧急排气以缓解症状。 若患侧胸膜腔内压力升高,抽气至负压后,不久又恢复正压,应安装持续胸膜腔排气装置。 三、开放性气胸(交通性) 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吸气和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出胸膜腔。患侧胸膜腔内压力为0上下,抽气后观察数分钟,压力并不降低。 根据发病原因气胸可分为以下几

5、种类型: 1、创伤后气胸:胸部被锐器刺伤后引起; 2、原发性气胸:没有肺部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 3、继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各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气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原发性气胸通常是由于先天性肺组织发育不全,胸膜下存在着的肺小疱或肺大疱破壁后引起,病变常位于肺尖部; 自发性气胸多为单侧,双侧同时存在仅占10%左右,继发性气胸则双侧同时存在的机率极大,患者气胸后常有突发胸痛,为,临床表现,患者常有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但也有在睡眠中发生气胸者,病人突感一侧胸痛、气急、憋气,可有咳嗽、但痰少,小量闭合性气胸先有气急

6、,但数小时后逐渐平稳,X线也不一定能显示肺压缩。若积气量较大者或者原来已有广泛肺部疾患,病人常不能平卧。如果侧卧,则被迫使气胸患侧在上,以减轻气急。病人呼吸困难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当有胸膜粘连和肺功能减损时,即使小量局限性气胸也可能明显胸痛和气急。 张力性气胸由于胸腔内骤然升高,肺被压缩,纵隔移位,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病人表情紧张、胸闷、甚至有心律失常,常挣扎坐起,烦躁不安,有紫绀、冷汗、脉快、虚脱、甚至有呼吸衰竭、意识不清。 在原有严重哮喘或肺气肿基础上并发气胸时,气急、胸闷等症状有时不易觉察,要与原先症状仔细比较,并作胸部X线检查。体格显示气管多移向健侧,胸部有积

7、气体征。 体征:少量胸腔积气者,常无明显体征。积气量多时,患者胸廓饱满,肋间隙变宽,呼吸度减弱;语音震颤及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气管、心脏移向健侧。叩诊患侧呈鼓音。右侧气胸时可致肝浊音界下移。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有液气胸时,则可闻及胸内振水声。血气胸如果失血过多,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治疗,治疗原则在于根据气液胸的不同类型适当进行排气排液,以解除胸腔积气积液对呼吸、循环所生成的障碍,使肺尽早复张,恢复功能,同时也要治疗并发症和原发病。 一.对症治疗:应卧床休息,给予吸氧,镇痛、止咳,有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二.胸腔减压:(1)闭合性气胸,肺压缩20%症状明显者应胸腔穿刺抽气1/

8、12d次,每次600800ml为宜。(2)开放性气胸,应用胸腔肺仍不能复张者,可加用负压持续吸引。(3)张力性气胸,病情较危急须尽快排气减压,同时准备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负压持续吸引。 三.手术治疗:对内科积极治疗肺仍不能复张,慢性气胸或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性气胸可采用胸膜粘连术治疗。 为了有效地持续排气,通常安装胸腔闭式水封瓶引流。插管部位一般多取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或腋前线第45肋间。如果是局限性气胸,或是为了引流胸腔积液,则须在X线透视下选择适当部位进行插管排气引流。安装前,在选定部位先用气胸箱测压以了解气胸类型,然后在局麻下沿肋骨上缘平行作1.5-2cm皮肤切口,

9、用套管针穿刺进入胸膜腔,拔去针蕊,通过套管将灭菌胶管插入胸腔。一般选用大号导尿管或硅胶管,在其前端剪成鸭嘴状开口,并剪一二个侧孔,以利引流。亦可在切开皮肤后,经钝性分离肋间组织达胸膜,再穿破胸膜将导管直接送入胸膜腔内,导管固定后,另端置于水封瓶的水面下12cm,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2cmH2O以下,若胸腔内积气超过此正压,气体便会通过导管从水面逸出。 未见继续冒出气泡1-2天后,病人并不感气急,经透视或摄片见肺已全部复张时,可以拔除导管。有时虽见气泡冒出水面,但病人气急未能缓解,可能是由于导管不够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膜腔,如果导管阻塞,则应更换。 若这种水封瓶引流仍不能使胸膜破口愈合,透视见

10、肺脏持久不能复张,可选胸壁另处插管,或在原先通畅的引流管端加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装置。由于吸引机可能形成负压过大,用调压瓶可使负压不超过一0.8至1.2kpa(8至12scmH2O),如果负压超过此限,则室内空气即由压力调节管进入调压瓶,因此病人胸腔所承受的吸引负压不会比0.8至1.2kpa(8至12cmH2O)更大,以免过大的负压吸引对肺造成损伤。 使用闭式负压吸引宜连续开动吸引机,但如12小时以上肺仍不复张时,应查找原因。若无气泡冒出,肺已完全复张,可夹注引流管,停止负压吸引,观察23天,如果透视证明气胸未再复发,便可拔除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手术切口,以免外界空气进入。 不封瓶要放在

11、低于病人胸部的地方(如病人床下),以免瓶内的水反流入胸腔,在用各式插管引流排气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以免发生感染。,护理措施,吸氧,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无禁忌症的应保持病人坐位以利于肺的膨胀。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效果。鼓励利病人咳嗽和深呼吸,对咳痰无力应与病人吸痰。定时雾化吸入,利于排痰。剧烈疼痛的病人,遵医嘱可给予止痛剂并观察效果和有无呼吸抑制。向家属及病人做好宣教和心理疏导。,术后康复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于曾经患有气胸的患者以下注意事项对预防复发有好处: 1.应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 2.避免用力和屏气动作。 3.戒烟。 4.气胸出院后3到6个月不要做牵拉动作,廓胸运动,以防诱发

12、气胸。 5.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6. 增加营养,强健体质。 自发性气胸的注意事项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告知给医生护士。 3、根据您的病情,医生决定是否进行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这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要了解其目的,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 4、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情形,请立即通知医生或护士。 5、饮食上进食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便秘的发生。 6、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时,不要自行挤压,扭曲引流管,同时在床上活动时,避免牵拉引流管,要防止扭曲移位或脱落。 7、在闭式引流过程中,如必须离开病床进行检查或允许范围内的室内活动时,请与护士联系,在护士的协助及处置后再行离床活动。 8、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 9、避免诱发气胸的因素,如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同时戒烟,优质护理理念,改变模式转变观念,排班模式,新排班模式,目前收费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