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583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9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作文-恩格贝境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恩格贝境界 向地球的“癌症”宣战 九曲黄河万里沙,大多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齐 沙漠。 “库布齐”蒙语弓上的弦,其弓指弯曲的黄河, 弓弦相依,唇亡齿寒。 恩格贝处于库布齐沙漠腹地,这里原是块“风吹草 低见牛羊”的风水宝地。近几十年,由于连年干旱,遍野枯 黄,加之人为的垦荒、过度放牧等掠夺性生产,使库布齐沙 漠如猛兽初醒,风卷残云般扑向恩格贝。沙进人退,到了 80 年代,恩格贝终于被人遗弃。弥天狂沙,日夜不停地以每年 1 万亩的速度向黄河乃至人类的生存空间进逼。 恩格贝属沙丘沙漠,地下水位低,风吹沙移,植被 难以生长。治理沙丘沙漠堪称世界难题,甚至有人早早地宣 布:库布齐沙漠为不可治愈的地球“癌

2、症” 。 1989 年春, 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副总裁王明海率首批 自愿者踏上恩格贝。一切比想象的更为恶劣。这里没有树, 没有草,没有飞鸟,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风骤起,顷刻间 浑沌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自愿者们圈起 30 公里围栏,接 着植树种草,才种下就被风沙淹没,再植再种,前仆后继。 继而盖房子,开辟蔬菜、粮食基地 进驻恩格贝不满两个月,天公突然发怒,一夜间, 洪水浊浪排空,冲出一道长 2500 米,宽百余米,深 20 多米 的沟壑(后被命名为恩格贝沟) 。此乃何等的威力,大自然 露出狰狞面目。一时人心惶惶,唯王明海声色不动,立马下 令:治沙先治洪! 于是,自愿者们开始艰难跋涉,考察地形,用沙丘

3、 筑一道抗洪大坝。恩格贝沙漠长 20 多公里,王明海一行, 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以双脚丈量着茫茫的大漠。他们肩背 干粮和水壶,在沙丘上跌打滚爬,有时为减轻负担,只得扔 掉干粮,只要有口水就死不了人。入夜,人钻进沙中,沙为 床被,且不能安然入睡,要时刻警惕沙暴。有一回,风沙将 一队员卷出几里远。但这都难以泯灭自愿者的一腔热血。 苦战 50 昼夜, 在五里明河西南面筑起一道宽 40 米, 长 5 公里的引滞洪堤坝,将布日斯太孔兑的洪水牵进沙里淤 地。这坝通身栽满沙柳,一线连接河山。洪水沿坝涌进沙窝, 淹没沙丘,几年后淤出良田 500 余亩,硬是踩出一条“以洪 害治沙害,以沙害治洪害,化害为利”的新

4、路子。在强者面 前,大自然施威落成的恩格贝沟,被大坝这么一堵,那沙丘 下的渗水便涌进沟里,积蓄了 700 万立方米水,还建了 6 个 鱼塘。水是生命之源,沙漠有了生机。 春去冬来,他们与沙为伴,吃的是“半碗黄沙半碗 米,一盘山药烩沙芥” ,住的是“没窗没电的土木棚” 。一连 几月不回家,没人喊冤。但到了春节,哪个钢铁汉子不想回 家团圆,面对大漠,强咽苦水,从牙缝挤出一句“继续干!” 王明海领头,把妻儿接来,和志愿者们在沙漠燃起篝火,过 了个寒酸且又火旺的大年。 积劳成疾的王明海,心脏病猝发,在医院抢救三天 三夜。数天后,王明海从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 “去见 马克思,他不要我,要我留在恩格贝

5、。 ” 此类创业者的动人故事,在恩格贝俯拾即是。 转眼 5 年,葱茏秀美的恩格贝,堪称沙海中的海市 蜃楼。基地四周有 50 亩姹紫嫣红的花圃,远处有植起的林 带,绵延数十公里,绿色喜人。浩荡洪水淤出的土地上,玉 米、高粱等农作物黑压压长得高过人头丰收在即,治沙 有望。 正当人们陶醉在无穷喜悦中时,一个来自非自然界 的危机悄悄临近。誓与恩格贝共存亡 1994 年,一个沉重的打击向恩格贝人袭来,鄂尔多 斯羊绒集团决定撤出恩格贝。 原来,当初鄂绒集团面临羊绒大战,出于确保羊绒 来源,花不多的钱在恩格贝买下 30 万亩荒滩,打算治沙种 草,建一个培育新品种多产绒的山羊基地。王明海当时任鄂 绒集团常务副

6、总裁,一个相当于副厅局级领导。富于冒险和 进取心的他,当仁不让肩负重任。但是,治沙谈何容易!鄂绒 集团不堪重负,终于忍痛割爱。 路只有两条,摆在王明海面前:一是回集团公司, 继续做他的副总裁;二是辞职坚守恩格贝。何去何从,事关 恩格贝的存亡。 王明海在鄂绒集团奋斗了 10 年,为企业的成长壮 大立下汗马功劳。 而今, 鄂绒集团不仅是内蒙古的支柱企业, 且是全国著名的上市公司。企业的工资效益别说在伊克昭 盟,即使在内蒙古都屈指可数。王明海只要稍退一步,拍拍 屁股离开恩格贝,唾手可得丰厚的年薪和奖金,且头戴企业 家光环,进出有高级轿车,经常出国,日子显然过得风光一 片。 倘若王明海进一步,则险关重

7、重。治理 30 万亩沙 漠,没有政府的计划和拨款,没有实力强大的鄂绒集团的资 助,留给他的是开发恩格贝时欠下的 150 万元债务。从今往 后,恩格贝每花一分钱,都要靠自己去挣,况且治沙是跨世 纪工程,谁也说不准沙漠何时能真正出经济效益。 好个王明海,毅然选择后者,与恩格贝共命运! 消息传出, 全盟上下震惊。 莫非王明海发过心脏病, 脑子又出了毛病?好几位领导找他谈话, 劝他回心转意。 更有 人善意地开导他:在国营大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至少吃饭 有保障。然而,都被王明海一言拒绝了: “一心岂可两用!”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他的命 运。诚哉斯言! 王明海“疯”得可以,不仅留下,且

8、又签订承包恩 格贝的合同。他清楚,中断治理一切将前功尽弃,只需几个 月, 滚滚沙漠将覆盖仅有的绿洲。 跟着王明海的一批自愿者, 大多是鄂绒集团的员工,按合同去留自由,其中有多位是企 业中层干部,年收入可达 34 万元,但他们面对王明海的 选择,竟异口同声说: “再苦再累,认了!恩格贝,我们留定 了!” 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听着自愿者掷地有声的话 语,王明海无言以对,他的右拳重重击在左掌心,震落泪珠 两行 恩格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王明海任总经 理。第一笔启动资金,就是王明海从鄂绒集团拿到的最后一 笔奖金:14 万元人民币。 时至今日,记者作为王明海的同龄人,对他当初的 选择仍心头存疑:

9、究竟图个啥?记者直言相问, 他按捺不住地 站起身,双目灼灼,豪放不羁地说: “图个啥?就为追求我的梦想!去追求别人不敢想也 不敢实现的理想。我既不是雷锋,也不是张思德,我是鄂尔 多斯草原的儿子,我要无愧于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我要对 许多自愿者负责,还有从日本远道而来的远山先生” “远山”的呼唤 一个外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站在广垠的沙漠 上,呼唤着恩格贝的绿色。他就是鄂尔多斯高原无人不知的 “洋愚公” ,日本九旬高龄的老人远山先生。 远山正瑛,乃日本农学教授,日本沙漠实践学会会 长、世界著名治沙专家,日本沙漠就是他治理完的,可谓功 德圆满。为此,日本天皇表彰他,人民为他立碑。他德高望 重,本

10、可安享晚年,但中国的沙漠一直叫这位日本老人寝食 不安。他早年留学中国,曾坐着马车考察过黄河流域,面对 “疾风冲塞起”的茫茫沙海,陡生“要把沙漠变绿洲”的壮 志,并在内蒙古包头买地实施。不料,日本侵华的战火烧毁 了他的美梦。60 年代,毛泽东主席曾通过日本友人,邀请远 山先生来中国指导沙漠治理,然未能成行。一俟中日建交, 远山先生不邀自来,十年来奔波于华北、西北地区,植树种 草,年轻时的美梦又被唤醒了。 1990 年,远山先生来恩格贝考察,他被自愿者的精 神所打动,与王明海一拍即合,遂成莫逆之交,老人在中国 找到了最佳合作伙伴。他说: “就让日中人民的汗水一起洒 在恩格贝,开发恩格贝就是我有生之

11、年最后一桩夙愿。 ” 老人一回日本,到处宣传恩格贝,为恩格贝的绿色 事业摇旗呐喊。他来到日本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 NHK 的电 视演播厅,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声泪俱下地向他的同胞们讲 述绿化黄河两岸的意义: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我呼吁国民与中国人民携 起手来,在黄河岸边进行一场大战,那就是中国的沙漠治理 战,给荒芜的黄河中上游沙漠献上一片绿色” 这篇演讲激起日本社会各阶层的巨大反响。一时 间,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刚背书包的学生,纷纷行动起来, 去采集适应沙漠地区生长的草种,托老远山带往中国,撒到 黄河两岸。 翌年,远山先生不顾年迈,又以豪迈的气概,发起 了恩格贝“百万株植树工程”活动,他不仅倾其所

12、有,还向 日本同胞发出“每人每周省下一顿饭”的号召,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支援恩格贝!几年来, 远山每次都是满载去恩格贝, 上至精密仪器,下至树种、钉子,老人就像一只辛勤的大雁, 衔来泥草垒恩格贝这个窝。 凭借远山先生在日本的巨大感召力,由日本国民自 愿参加的“中国沙漠日本绿化协力队”一批又一批地来到恩 格贝。 1995 年 7 月, “百万株植树工程”顺利完成,在庆 功典礼上,远山先生为来宾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9 岁的日 本青年泉彦智,曾报名来恩格贝植树,临行前却不幸病逝。 父母为了却儿子的心愿,将儿子的骨灰安葬在恩格贝。说到 这里,远山有些哽咽,随后又动情地说: “我谢世后的长眠 之地

13、就在恩格贝就在泉彦君的身旁。 ” 记者在恩格贝时,有幸迎来一批日本绿化协力队 员,他们行装甫卸,就风尘仆仆随远山去植树。在沙漠里, 远山先做战前动员,记者听不懂,只见老人将黑瘦的双臂高 高举过白发稀疏的头顶, 大声地吼着, 双臂却迟迟没有放下, 就仿佛恩格贝将长满参天大树。老人语毕,队员们齐声“哈 依” ,便挥铲植树,埋头劳作。他们到恩格贝 3 天,平均每 人植树 100 株,连吃午饭也不回宿舍。 工休之余,记者采访了几位日本协力队员。一位大 学生说,他是用假期打工积蓄的钱,光交给日本旅行社就 28 万日元,这才到恩格贝植树。一位退休教师说,他已步入古 稀之年,人生已走到尽头,但到这里植树,好

14、像生命又有了 意义。更多的人则谈到,沙漠是人类共同的敌人,作为人类 一员当尽一份责任 有位日本少年,曾三次随父到恩格贝植树,他竟天 真地问记者: “中国除了恩格贝还有什么其他地方?”记者顿 时语塞,真想自问一声:我们国人又有多少知道恩格贝的? 在恩格贝的日子里,记者时常看见老远山,头戴遮 阳帽,身着米黄色的工作服,唇边含一支似燃非燃的香烟, 一会儿修剪小树,一会儿清除杂草,一刻不闲,俨然一位中 国老农。 没拿工资的恩格贝人 这是一个简直令人无法相信的事实:恩格贝的自愿 者们,已整整一年多没拿到工资了。 韩荣原是鄂绒集团的中层干部,收入不薄,现为治 沙示范区副主任,却一贫如洗。有一次,韩荣妻子向

15、王明海 “告状” :老韩回家“偷”了她积攒的供儿子念书的钱。 王文清原是位乡党委书记,现为种羊场场长,有时 竟连抽个“扶贫一号” (内蒙古最廉价的钢花牌香烟)都得 借钱 王明海心中流泪,他一跺脚说: “还是卖些种羊发 工资吧,跟我吃苦受累不说,一个大男人,总不能浑身没个 钢儿呀!” 中华绒种山羊是恩格贝的骄傲,凝聚了多少科研人 员的心血。大伙群起反对: “再难,我们可以挺过去。把生 产资料卖了,发展就更没有本钱!” 1995 年底,靠农牧业收入积下一笔钱,王明海建议 发掉一部分工资,不意又遭到反对: “一年没拿工资,我们 也活过来了,这钱还是先还债吧。 ” 采访中,每每谈到此,王明海极为动容,

16、他不无感 慨地说: “现在哪里有白干不拿钱的事?而且是豁出命来干。 金钱能买到这种境界吗?恩格贝的希望,正是我们有这一批 人!” 韩荣有两个孩子在念书,妻子每月就拿几百块钱, 他没法顾家。人说即便离了婚,也得给孩子抚养费,韩荣没 有。记者曾问他: “你总得为家人着想,这样下去怎么办?” 随和的韩荣脸一下子阴了,大声嚷道: “你说王明 海和老远山图个啥? 没有人强迫我,我是为了一个想头自愿 这么干。至于将来,我也想过,万一恩格贝办砸了,我就耕 一块荒地,养一群羊,日子照样过。 ” 同样的话题,记者也问过不少人,回答大同小异。 这样的语言,在当今喧闹的都市已很难听见,记者恍若进入 世外桃源,确实,这里有一片难得的精神绿洲。 恩格贝目前生活环境仍然艰苦,记者住了几天,天 天断水断电。 出门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距最近的一个小镇, 也有几十里路, 10 天半月看不见一张报纸, 正如 草原之夜 一歌所唱: “这里没有邮递员传信” ,若需添什么农具,则要 到 100 多公里外的东胜市。 乍到恩格贝,问人星期几,皆摇头,只缘这里没有 休息日,也无所谓星期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