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530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91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含答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散文阅读 命 题 分 析 近年来,不少省市的高考试题中一直有散文体裁出现,2017 年高考全国卷也引入了散文的考查。 散文内容丰富,题型灵活,可以预测,在今后的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中,很可能还会出现散 文这一体裁。 下面是近三年各省市地区高考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览表: 时间卷别作品作者设题形式 2018 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苏童主客观题结合 浙江卷汴京的星河叶文玲主观题 天津卷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主客观题结合 2017 全国卷窗子以外林徽因主客观题结合 全国卷我们的裁缝店李娟主客观题结合 北京卷根河之恋叶梅主客观题结合 天津卷挺拔之姿朱以撒主客观题结合 2016 北京卷白鹿原上奏

2、响一支老腔陈忠实主客观题结合 天津卷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主客观题结合 上海卷湖殇熊久红主观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考查散文的省份试卷,所选文章以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为主,在近三 年语文高考试题中没有外国散文出现,但不能因此放弃对外国散文阅读的,在以往高考试题中, 仍偶有外国散文出现,如 2014 年安徽卷选择的是美国作家西格德F.奥尔森的独木舟之道 。 从所设的散文类阅读试题来看, 考试大纲中的考点都有所涉及,但理解语句含意、概括文意、 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一直是散文类阅读考查的重点。 走 进 高 考 【p243】 (2018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题。 例 水缸里的文学 我始终认为,我的

3、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 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 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 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 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

4、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 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 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 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 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 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 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

5、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 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 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 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 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 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 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

6、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 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 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 聪明面孔笨肚肠! 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 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 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 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

7、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 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 我的刺激。 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 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 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 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 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 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

8、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 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 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 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 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 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 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

9、,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 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答案讲评】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热烈,本义为“情绪高昂,兴 奋激动” ,在文中是指“梦想”产生的强烈,传达出童年时期的作者极其强烈的好奇心与

10、想象力。 B 项将其解释为“热闹,眼花缭乱”不恰当。)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 ,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 起的重要角色。 B文章第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 真心理的不理解。 C第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 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 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答案讲评】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第段只是说“这样的先天不足是 我童年生活的

11、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 奇” ,这种“一无所有” “先天不足”的童年生活给了“我” “格外”的好奇心,但这并不代表作者 “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 ;同时,这样的生活也不是“刺激想象”的唯一条件。) 20文章第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 用? 答:_ 【答案讲评】不同:在细节的描述上更加具体,如细致地描写了仙女钻出蚌壳由小变大的 过程。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仙女带来的各种美味佳肴与孩子的喜好有直接关系。故事的场 景与孩子的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如奔向自己家里的八仙桌,往来于桌子与水缸之间。 作用:突出

12、了河蚌仙女故事对“我”的重要意义。 表现出儿童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反映了在物质匮乏的生活条件下儿童的独特心理。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第一问,要仔细阅读两段,会发现作者对仙女 梦想的描述和第段的童话故事虽然有相似性,但是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作者梦想中的河蚌仙女 故事,有较多详细而具体的描写,如仙女怎么出现,仙女都做了哪些饭菜,还有作者熟悉的生活场景 和口味爱好。回答第二问,思考这样写的作用,应该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极富想象力的描写, 体现了河蚌仙女故事对作者的影响,其中对各种美味佳肴的描写,也体现了物质匮乏时期儿童独特 的心理感受。 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

13、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 答:_ 【答案讲评】寓意:“我”的文学梦是从对水缸里的河蚌仙女的想象中萌发的。水缸是 “我”童年时代精神世界的寄托,可以让“我”的梦想在其中畅游。水缸的记忆伴随着“我” , 是“我”文学创作的源泉及动力, “水缸”成为“我”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文学世界的象征。 效果:既形象又别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 本题实则是问本文标题的深刻寓意。作答本题第一问,应该从文中找到一些相关的语句,如第段 中的“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第

14、段中的“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 , 第段中的“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 ,据此可以获得答案信息“水缸萌芽了 作者的文学梦” “水缸是作者童年精神世界的寄托” 。又如第段中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 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 “从一只水缸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据此可以获得答案信息“水缸 是作者的创作源泉”等。作答第二问,思考这个标题的表达效果,一般要从对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 主旨等方面思考, “水缸里的文学” ,这种奇妙的表达,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想象 力的标题,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

15、际上,像这 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要求: 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答:_ 【答案讲评】这类非书本的阅读是人最纯粹的心灵阅读方式。比如,婴儿对父母的阅读,这 是人生命之初最深刻的阅读方式了。因为拥有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依赖,孩子得以通过了解父母 而了解这个世界。这样的阅读直接而无处不在。因为阅读,一个一无所知的婴儿才得以成长为一 个具有成熟思想的人。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干中说“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 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 ,要求“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会” 。作答本题, 首先要选取一个合适的“非书本的阅读 ”对象,然后针对选取的对象谈感受。这种“阅读”体 验可以来自人,也可以来自物,也可以来自某种精神。注意写出通过阅读对象而产生的体验和感悟, 注意体验、感悟应积极而健康。 考 点 探 究 【p244】 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考点多有重复部分,二者同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前面小说阅读部分已有详 细解读的,此处便不多作论述。 一、理解 B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