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48542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名师导学》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三单元 文言文阅读 考点集训第十七课时 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 点 集 训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集训(选择题34道,选文言短文4篇)【P】第十七课时模块一: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专项训练1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北救赵而西却秦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某所,而母立于兹【答案讲评】C(例句与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A项,连词,表并列,可不译。B项,连词,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D项,代词,译为“你的”。)2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

2、者甚众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答案讲评】D(例句与D项都是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定语后置的标志。A项,助词,放在主语后面,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不必译出。B项,代词,用在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C项,助词,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3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相与枕藉乎舟中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D壮士!能复饮乎【答案讲评】B(例句与B项都是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在”。A项,语气助词,表揣度,可译为“吧”。C

3、项,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D项,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4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今君乃亡赵走燕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答案讲评】C(例句与C项都是副词,表转折,可译为“却”“竟”“竟然”。A项,代词,译为“你的”。B项,副词,表条件或前提,译为“才”。D项,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5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答案讲评】

4、D(例句与D项都是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A项,疑问副词,“怎么”。B项,疑问代词,“什么”。C项,动词,“呵问”。)6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路曼曼其修远兮D则或咎其欲出者【答案讲评】B(例句与B项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A项,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C项,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D项,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7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作地势,高下九则C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D则与一生彘肩【答

5、案讲评】D(例句与D项都是连词,表承接,“就”。A项,副词,表判断,“是,就是”。B项,名词,“等级”。C项,助词,表疑问,“呢”。)8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失其所与,不知A未得与项羽相见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吾与点也【答案讲评】C(例句与C项都是动词,译为“亲近”“亲附”。A项,介词,“和”。B项,连词,“和”。D项,动词,“赞成”。)9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B若属皆且为所虏C曾不若孀妻弱子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答案讲评】D(例句与D项都是动词,“好像”。A项,代词,“你

6、”。B项,代词,“你们”。C项,动词,“比得上”。)10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某所,而母立于兹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所思在远道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答案讲评】C(例句与C项都是名词,“处所”“地方”。A项,助词,“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B项、D项,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11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B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C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D臣所以去亲戚

7、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答案讲评】A(例句与A项中“所以”是表凭借、手段、方法等,可译为“用来”。其余三项都是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12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B吾攻赵,旦暮且下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答案讲评】D(例句与D项都是连词,表递进,“况且”。A项,连词,表并列,“又”。B项,副词,“将要”。C项,副词,“将近”。)13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A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为仲卿母所遣D为君翻作琵琶行【答案讲评】A(例句和A项中的“为”都是动词,“作为、当作”。B项,连词,“因为”。C项,介词,表被动,“被”。D项,介词,“替”。)14选出与例句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句()例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A万钟于我何加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犹且从师而问焉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答案讲评】B(例句和B项中的“焉”都作兼词,相当于“于此”。A项,语气词,表反诘语气,可译为“呢”。C项,代词,代人,相当于“之”。D项,语气词,表示停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