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与晋文化报告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482782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9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晋国与晋文化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国与晋文化报告(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晋国与晋文化,山西地图,山西地形图,一、周王朝与晋国,公元前1046年前后,周武王姬发联合众多方国和部落伐商。在牧野之战中,周大获全胜,商就此灭亡。 管蔡之乱:武王驾崩后成王继位,周公摄政。部分周贵族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大规模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位于今山西南部的商朝旧方国唐国也卷入其中。 周公率军平叛,历时三年平息叛乱。在平叛过程中,一些参与叛乱的方国为周所灭。为防止类似事件复发,周王朝将王室子孙、亲属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作为新主,以屏藩王畿。,周成王的同母兄弟叔虞受封唐国故地,史称唐叔虞,史记晋世家以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桐叶封弟”记述此事。,桐 叶 封 弟,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

2、王的弟弟。当初,周武王与叔虞母亲交会时,母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武王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继位,唐发生内乱,周公灭了唐。一天,周成王和叔虞作游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史佚于是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唐,是夏朝的故地,称之为夏虚。古唐国在周朝建立

3、前就已存在,属于尧的后裔。周成王时,将弟弟唐叔虞封于此,当时仍称唐。 叔虞之后,其子燮父继位,改唐为晋,发晋国600年历史之端。 初,晋国只是“河、汾之东,方百里”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晋南曲沃县、翼城县一带。,晋国的兴起和内乱,晋国的勃兴,开始于晋献公的时候,公元前 678年,曲沃武公侯经过六七十年的夺权斗争,灭掉晋国公室,取而代之。献公继位后,接受他父亲的教训,尽灭公族,起用异姓贵族辅佐朝政,巩固了君权。同时将一军扩大为二军,开始对外扩张,先后兼并了霍(霍县)、耿(河津)、魏(芮城)、虞(平陆)、虢(河南陕县)等周围一些小的封国,讨伐了东山皋落氏(垣曲东南)等戎族部落。经多年征伐,晋国地盘骤

4、然扩大,东到太行山麓,西与秦国毗邻,南抵黄河之南,北和戎狄交接,成了春秋时期的北方大国。,晋国的兴起和内乱,晋献公晚年,宠爱骊姬,为立骊姬的儿子奚齐做太子,废杀了太子申生,又把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逼到国外。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奚齐、骊姬被杀。公子夷吾用黄河以西的土地贿赂秦国,秦穆公帮他回国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惠公。惠公上台,对内擅杀老臣,剪除异已,对外背信弃义,结怨秦国,结果与秦国在韩原(今河津、万荣之间)打了一仗,自己当了俘虏。在惠公被俘期间,晋国的大臣们“作爱田”、“作州兵”,扩大私田和征兵范围,为以后晋国的强盛准备了条件。 晋惠公死后,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于公元

5、前636年回晋国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当时,他已经62岁了。,公元前781年,晋文侯夺回政权 。 晋文侯在晋国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君主,公元前771年,与郑武公、秦襄公联合勤王,保驾周平王东迁洛邑,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对其进行了嘉奖和赏赐。在晋国历史上获此殊荣者仅有三人,即唐叔虞、晋文侯和后来称霸天下的晋文公重耳。 曲沃代翼 :曲沃武公贿赂周釐王,釐王封其为晋君,列为诸侯,其人自号晋武公。从此,晋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晋文公:公元前636年,在外流亡19年的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这个时候(春秋中期),中国历史进入诸侯争霸的阶

6、段。晋文公重用贤能,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高举“尊王攘夷”旗帜,晋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率军平定周王室内乱,为此周襄王赏赐晋国黄河以北的8座城邑,晋文公由此声名大振。,晋文公称霸,晋文公重耳,是个聪明贤达、老成持重的人,长期的流亡生活,更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才干。跟随他一起流亡的孤偃、赵衰等人,都是一些一心报国,远见卓识的栋梁之才。重耳回国当上国君后,在这帮人的辅佐下,平息暴乱、稳定局势,革除弊政,任用贤能,奖励生产,发展商业,很快使晋国富强起来。 当时,东方齐国的霸权已经衰落,南方的楚国正向中原扩张势力,中原的小国纷纷投靠了楚国。在这种形势下,晋文公采用孤偃等人的建议

7、,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平定周王室内乱,在诸侯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还把原来的两军扩大到三军,积极准备与楚国争霸中原。,晋文公称霸,公元前 632年夏,楚成王攻打宋国,宋向晋求援,晋国联合宋、齐、秦等国向归附于楚国的曹、卫进攻,迫使楚军北上。双方军队在曹陶丘(山东定陶西南)相遇,晋文公以报答楚成五的资助为名,“退避三舍”(九十里),巧妙避开楚军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垮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再用佯败后撤、迂回包抄的办法,打垮楚军左翼,取得战争的全胜。城濮之战是春秋前期最大的一次战争。战后,晋文公提高了声望,他率领宋、齐、鲁、郑、陈、蔡、邾、莒等国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会盟,周天子也被召来

8、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各国也都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了名符其实的中原霸主。,晋文公称霸,晋文公在位 9年,他死之后,后继者们继续推行霸业,长达一百多年,先后灭掉20余国,征服40余国,使晋国成为中原大国,对促进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公元前632年,日益强盛的晋国与当时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楚国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一带)进行决战,史称“城濮之战”,晋国获胜。 直到公元前506年,正卿范献子依然以霸主之命召集17路诸侯会盟。在此期间,晋国维护着东周天下的秩序及周天子的统治,积极充当着周朝的宪兵,疆域最大时占有今山西大部和河北、河南、陕西、山东

9、的部分地区,是为中国北方第一大国。,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据说是先轸的谋划。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戒,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将都城迁到“土厚水深”的新田(今山西省侯马市),新田成为晋国乃至整个中国北方重要的政

10、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573年至前558年,雄才大略的晋悼公在位。悼公依靠诸卿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增强了晋国的实力,晋国的霸业再现文公时代的辉煌。 公元前558年,悼公去世,十岁的太子彪即位为平公,六卿把持政权,“政出多门“,诸侯无所适从,悼公的霸业开始衰落。,邲之战 :晋国和楚国于西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发生的一场大战。邲之战,楚军大破晋军,扬眉吐气的楚庄王终于宏图大展,“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楚庄王由此开始建立了自己的霸权,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从公元前557年晋平公即位,到公元前453年的百余年间,是六卿专政到三家分晋的过渡时期。 晋国晚

11、期,公室衰微,军政实权由范、中行、智、赵、魏、韩六卿掌控,史称 “六卿专政”。权卿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营建根据地,不断缔结联盟和打击敌对势力,频繁的“盟誓”和兼并战争始终贯穿其间。,公元前497年,六卿之间酝酿已久的兼并斗争全面爆发。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里应外合,于晋阳城彻底打败智氏。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分别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公元前403年被周王正式册封为诸侯。 “三家分晋”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 分晋后的韩、赵、魏三国承续晋国余脉,各自发展,变革图强,均居战国七雄之列,将晋文化的影响推向更大范围。,三晋中最大的是赵国,其疆域以山西的太原和河北的邯郸为中心,占有山

12、西中部、北部、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南部以及豫北、鲁西的部分地区。 魏国的疆域比赵国略小,其占据山西西南部、东南部部分地区和豫北、豫西及陕西黄河沿岸地区。 韩国的疆域最小,其占有今临汾地区、运城地区的一部分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及河南的中部等地。,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公元前222年,赵国彻底灭亡。至此,在晋国基础上分出的韩、魏、赵三国,经过了二百余年后,最终被秦国完全兼并。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结束了战国时代,中国进入了帝国时代。,二、关于晋文化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晋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交流,晋文化的特征也在不断演变。也就是说,晋文化的特征

13、有其阶段性的变化 。 第一阶段: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如同其它分封国文化一样,晋文化与宗周文化保持同步发展。晋文化的面貌与宗周文化大同小异。,第二阶段:春秋中期。晋文化开始孕育新的文化因素,并萌发出新的文化面貌。 第三阶段: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晋文化在吸收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同时对秦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四阶段:战国中晚期。由于秦国势力向东扩张和秦文化的东渐,而且,三晋出于自身的发展,各自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因三晋力量分散及其它社会原因,晋文化的发展受到遏制。至此,晋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直至最终被秦文化所取代。,三、晋国考古的重要发现,

14、1、侯马晋国遗址 :侯马晋国遗址即新田遗址,是公元前585年至前403年晋国的都城。晋国在此建都182年,经历了由强变弱直至三分公室的历史过程。晋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均源于此处。 (1)60年代初铸铜遗址的发掘。发现陶范30000余块,其中有花纹者约10000块,可辨器形者约1000块,可以配套又能复原器形者约100件。通过与这些陶范对比,可以发现山西浑源和太原赵卿墓所出铜器大多数产于此地。,(2)侯马盟誓遗址的发现。其中出土盟书5000余件,文字可辨识者656件,每件少者10余字,多者200余字,多用朱笔在玉石片上写成。盟书一经发现就轰动了学术界,其内容大致反映了晋国晚期赵氏与

15、范氏、中行氏之间尖锐的斗争情况,是研究晋国史和中国古代史十分难得的资料。,2、天马曲村遗址 该遗址位于翼城县和曲沃县的交界处,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与山西省文管会联合进行了首次调查试掘,1979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试掘,1980年至1990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发掘,但最重大的发现要算90年代晋侯墓地的发掘。 从1992年至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系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了六次大规模发掘,2001年和2002年又对剩余的陪葬墓做了发掘。,至今共发现9组19座墓葬,除M64组是一位晋侯和两位夫人外,其余均一位晋侯和一位夫人。根据研究,9

16、组晋侯及夫人墓的时代上限不早于西周早期,下限不晚于春秋早期。 9组19座晋侯墓中有11座保存完好,8座被盗。尽管如此,仍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尤其是那些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和玉器一经出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人们不仅赞叹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同时更为其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所震撼。,从种类看,晋侯墓地的青铜器品类齐全,食器、酒器、乐器一应俱有。 从组合和数量看,晋侯墓地的青铜礼器反映了重食和重乐的特点。如几乎所有的晋侯墓都随葬有食器鼎、簋、甗和乐器编钟,几乎所有的夫人墓都随葬食器鼎、簋而无甗无编钟。 从青铜器铭文看,晋侯穌钟铭文长达355字,最短的单件器铭文也有5字(晋侯温鼎),这些铭文记载了以往未曾发现的晋侯之名或字和多种记时历日,是研究晋侯世系和西周天象日历的重要资料。,从造型纹饰看,晋侯墓地青铜器形制多样,仅鼎的造型就有圆鼎、方鼎;立耳鼎、附耳鼎、无耳鼎;柱足鼎、蹄足鼎之分。青铜器纹饰繁缛与简朴并行,平面与立体交叉,别具一格,充分体现了晋国青铜艺术的高超境界。,晋侯墓地的玉器,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大致分为礼玉(包括瑞玉、祭玉)、装饰玉、葬玉三大类; 按形制可分为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