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8189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rager Evita 4呼吸机培训一、开机前准备1、设备组装安装呼气阀:将控制面板向上抬,将呼气阀尽量推,直到插入座架内。轻拉接口检查是否稳固连接。安装流量传感器:将插槽尽量推向左侧。将流量传感器探头朝向呼吸机,尽可能深的插入插槽中,然后将流量传感器朝右尽可能深的插入呼气阀橡皮唇内。安装氧气传感器:将控制面板向上抬。将接口向下或向左。用硬币松开螺丝,去除保护罩。松开两个拧紧的螺丝,并打开传感器护壳。装上新的传感器。盖好护壳。安装湿化器:用托架将湿化器挂在轨道上并旋紧螺丝,将弯头插入湿化器,将双向街头插入弯头中。想湿化器中加入蒸馏水至上刻度线。安装通气管路:将吊臂挂至呼吸机的左侧轨道并拧紧螺

2、丝。连接好通气管路后沿管路方向旋转端口。积水杯安装在垂直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将传感器尽可能深的插入Y型管吸气侧的橡胶管里,将Y形管放好以使传感器位于上方。用管夹固定传感器电线。将温度传感器插入呼吸机背后的“Temp”插孔。安装二氧化碳测量池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池连接到Y型管患者连接处,连接时测量池窗口朝向该侧,将二氧化碳传感器接到测量池上,电线插入后面板的“CO2”插孔。2、电源和供气连接电源供应:将插头插入电源主线插孔。呼吸机可使用电源主线电压220V-240V或100V-127V。若使用直流电或外置电池时可通过电池导线连接外置电池。气体供应:将医用气体和氧气连接管拧到Evita4后面板

3、的Air和O2插口上,并将其探头插入终端。(必须使用干燥的没有灰尘和油污的压缩气体。气体压力必须在3bar到6bar之间)3、设备检查即将在病人身上使用呼吸机之前,请检查该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及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设备检查的结果,以及传感器校正的调零的数值,将被保存至下次校正,无论呼吸机是否关机。如果在设备检查结束后更改了管路系统、湿化器的型号或病人模式,那么在开始运行之前必须再次检查气密性。准备成人模拟肺:只有当Evita 4在屏幕上出现提示时踩将弯头插入Y型管的患者连接处。进行设备检查:将保护盖*向上旋,按下呼吸机背后的电源开关至要求位置以打开呼吸机。将Evita 4调整至待机状态,即按住开机

4、键3秒。使用“Alarm Reset”键关掉待机警报音。触摸“Device checkl”屏幕键。湿化器选择:在开始检查之前输入湿化器型号,知道使用的湿化器型号后,呼吸机在进行容量参数测量时,将会考虑到温度和湿度。触摸“Humid”屏幕键,触摸屏幕键“Active Humid”按下中央旋钮以确认该选择。呼吸机用黄色发光二极管在屏幕键上标出选择的湿化器型号。湿化器型号被储存,下次开机时仍然有效。当湿化器型号改变,需要在屏幕上重新选择时,呼吸机将把湿化与气密性试验视为不正确并用(-)标记,以提示操作员应重复这两项设备检查内容。开始进行检查:触摸“Check”屏幕键。检查步骤是半自动的。检查过程中,

5、Evita 4指导操作者进行具体操作。(注:当流量传感器或氧气传感器进行自动校正时,不能进行检查。)检查项目:辅助设备和停电警报是否正常工作;呼气阀安装合适并且畅通无阻;流量传感器安装合适;湿化器型号;管路系统是否正确;空气/氧气转换阀功能;安全释放阀功能;供气;流量传感器校正;氧气传感器校正;管路系统的气密性。检查结果:呼吸机检测全部完成时,屏幕上的检查清单将显示检测结果。正确结果: 不正确结果:F 未进行的检查: - -当查出有问题时,消除造成故障的原因并触摸“Repeat check(重复检查)”屏幕键,只有结果有问题的检查才被重复。检查完成:成功完成设备检查后,Evita 4准备开始工

6、作。检查管路系统是否漏气:检查管路系统是否漏气是标准检查步骤的一部分,但是该检查亦应独立进行,例如更换过管路以后。触摸“Air tight check(气密性检查)”屏幕键。检查过程中,Evita 4将持续显示漏气流量。在60mbar的压力下,漏气量最大不超过300mL/min。Evita 4使用计算好的顺应性数值来自动纠正容量控制通气,以及流量监测系统的测量值。Evita 4 使用计算好的管路系统阻力来纠正基础流量时压力测量值。当改变病人模式或湿化器型号时,呼吸机自动设置管路系统顺应性及阻力为默认值。进行管路系统漏气实验时,呼吸机将测定当前的顺应性和阻力值。因此,当改变病人模式、管路系统或湿

7、化器型号以后一定要做漏气试验。二、操作1、开机将机器后面的电源开关按下直至要求位置。等待10秒钟以完成自检。2、病人模式:开机后,Evita 4将显示一下病人模式成人患者 儿童患者 新生儿患者 之前患者同时呼吸机将要求用户输入患者体重(理想体重)。有了这个信息以后,呼吸机将决定调整范围和起始通气参数。“之前患者”可用来恢复制定的呼吸机上一次关机前储存的病人设置。(当数据丢失或先前的选择已消除的情况下,将不显示“之前患者”这一功能键)3、开始通气:再次按下中央旋钮,Evita 4将按照使用者设定的通气模式进行通气。Evita 4将显示“设置”屏幕页面,使用者可以检查并纠正屏幕上显示的设定值。4、

8、设定通气模式:IPPV(间歇正压通气)指令分钟通气量固定的容量控制通气,用户调节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req.。用于没有自主呼吸患者。SIMV、SIMV/AS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辅助自主呼吸。使用潮气量VT和通气频率f来设置固定的指令分钟通气量。在两次指令通气之间,病人可以自主呼吸,从而增加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可通过辅助自主呼吸得到增强。主要用于自主呼吸不够的病人,还可以不断减少指令通气以帮助病人撤机。CAPA、CAPA/ASB(持续气道内正压)辅助自主呼吸。病人在较高压力下进行自主呼吸以提高功能残气量(FRC)。自主呼吸可通过ASB压力得到辅助。用于可以自主呼吸的病人。BIPAP、BIPA

9、P/ASB(双向气道正压通气)辅助自主呼吸。为压力控制通气结合通气周期间任何时刻的自主呼吸和可调节的CPAP水平的压力支持。分钟通气总量MV中的指令部分可通过高于PEEP的吸气压力Pinsp和呼吸频率f来设置。用于从不能稳定自主呼吸道拔管前能自主呼吸的一组病人,可以通过不断减少指令通气和降低压力支持来实现撤机。BIPAPAssist (双向气道正压辅助)压力控制,辅助通气。吸气与BIPAP模式一样,但是从吸气压力Pinsp切换至PEEP并不和病人吸气同步。在PEEP水平,病人可在整个通气过程进行自主呼吸,病人每次自主呼吸将触发一次同步吸气。最迟在“f”定义的时间过去后,呼吸机将会送气,进行一次

10、非同步的吸气。用于从完全没有自主呼吸道拔管前已有自主呼吸的一组病人。MMV、MMV/ASB(指令分钟通气量通气)辅助自主呼吸。总分钟通气量已被预先设定为指令水平,根据潮气量和呼吸频率来调节。病人可自主呼吸,从而增加总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分钟通气量和设定的分钟通气量之差通过指令通气补偿。自主呼吸可通过ASB压力支持得到辅助。该模式适合于正在不断减少指令通气以准备撤机的病人。APPV(气道压力释放通气)在较高的CPAP压力水平和较短时间的较低压力(释放)水平下自主呼吸。该模式适用于能自主呼吸但需要呼吸辅助以排出CO2的病人。ILV(分肺通气)用两个通过相似接口连接起来的Evita呼吸机分别对双肺进

11、行同步通气。窒息通气:在病人停止呼吸时将自动切换至容量控制指令通气。在设定好的窒息时间内,如果没有测到呼气气流或吸气流量不够时,Evita将自动发出窒息警报。 5、显示趋势:触摸“趋势”屏幕键将显示2个测量值的趋势。呼吸环:触摸“呼吸环”将根据两队测量值绘出的图形分别作为一个呼吸环。记录本:Evita 4将设置和警报按时间顺序存入记录本中。触摸“记录本”,将显示设置和警报按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排列。呼吸机显示了设定状态,包括靠近记录本右侧的时间和日期。屏幕冻结:用于冻结波形和呼吸环。按下“冻结”键。旋转中央旋钮使光标对准相应的点,相应的一对测量值即在靠近波形的上方显示。再次按下“冻结”键将重新显示

12、波形/呼吸环。6、特殊功能手动吸气除了无ASB压力支持的CPAP模式外,该功能适用于所有模式。根据起始时间不同,呼吸机一次自动通气最多可延长至15秒或两次自动通气之间,可手动开始一次新的通气,最长15秒。或两次自动通气之间,可手动开始一次新的的通气,最长15秒。按照吸气所需时间的长短按住“Insp.hold”(吸气保持键不动)。呼气保持该功能可用于所有通气模式,用于确认测出的NIF*值。按住“Exp.hold”(呼气保持)键。按住改建的时间就是Evita 4就将停留在呼气状态的时间,同时可以测出NIF值的大小。如超过15秒该键仍不松开,吸气将停止。支气管吸引的自动增氧功能支气管吸引开始以后,Evita 4将按照设定的通气模式进行180秒的吸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