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48151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我们怎样办范文 案例 上课时,其他小朋友在认真听课,亮亮坐在板凳上玩。老师提示后又继续上课。突然,只听“咚”的一声,亮亮从板凳上摔了下来,头上起了一个“大包”。老师见到亮亮受伤后,立即终止活动,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全班同学进行安全教育。 放学时,老师主动把亮亮受伤的事情告诉了家长。家长看到亮亮受伤后非常心疼,当场质问老师怎么看孩子的,我要找你们园长去。 园长询问情况后,诚恳给亮亮家长道歉,但是亮亮家长坚持要处分老师,还要赔钱。亮亮父母认为自家孩子皮,受点小伤无伤大雅,但隔三差五就受伤,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经协商,学校带亮亮做了全身检查,并对老师进行了相

2、应处罚。家长认为,只要老师长点记性,多用点心,孩子就不会受伤。 后来,为了亮亮不再受伤,老师决定时刻关注亮亮动向,集体活动时让亮亮坐在前面,方便监督。平时自由活动也步步不离的看着亮亮,并减少了亮亮的户外活动时间。 果真,亮亮不再受伤,但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胆子也越来越小,很多同龄孩子的活动也不敢参与。 孩子磕碰后的不同表现 无视型:孩子年龄小,痛觉系统正在发展,转移力快,有的孩子磕碰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受伤了,继续玩耍。这种情况下,老师很难发现孩子受伤。 大哭大闹型:有的孩子绊倒后会大哭,也许并不疼,但孩子认为自己受委屈了。这种没有受伤反而会让孩子大哭不止的行为与家长的溺爱不无关系。 主动告知型:

3、有的孩子在磕碰后会主动告诉老师,老师检查无碍后,会叮嘱孩子玩耍时要小心,会一笑了之。 家长错误处理方式 孩子发生磕碰现象,家长错误处理将影响孩子一生。 当发生了问题,老师有一定的责任,但是幼儿园毕竟不是安全屋,有的家长会大闹园所,也有的家长会过分检查孩子有没有受伤.这些观念不仅不利于教师正常工作的开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活动量大,偶尔磕碰经常会有,甚至与其他小朋友发生摩擦也属政策,想当年小编小时候,磕碰真的没少过,如果每次磕碰都找幼儿园说事,真的是难为老师了。当然在这里,也必须提醒老师一定要耐心、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处理问题,负起责任来。 家长错误处理的危害 抑郁:很多家长过

4、分责备教师,导致老师不敢再让孩子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孩子内心的躁动得不到释放,心情压抑,会越来越沮丧消沉。 不合群、自闭:在玩耍中孩子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迅速发展,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安全,让孩子失去沟通的机会和玩耍的乐趣,严重会产生自闭现象。 体质下降:幼儿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最佳时期,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家长的责备,会让孩子不再爱动,体质随之逐渐下降。 推卸责任:发生磕碰后,家长就在孩子面前埋怨老师,斥责学校。孩子会觉得,自己磕碰受伤完全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样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学会把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面对园所孩子的磕碰现象,家长一定要这样

5、处理! 家长正确处理方式 01.无伤大雅的磕碰,家长要在语言和精神上理解老师 孩子在家有几个大人看护,也无法避免磕碰,更何况老师要照顾那么多的孩子。如果孩子受伤情况不严重,对待老师的态度要以宽容为主。不仅可以教会孩子对他人宽容,也会让老师非常感激,接下来会对孩子格外上心。 02.了解磕碰原因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虽然老师尽全力看护孩子的安全,但年龄小的孩子协调性差,不懂得保护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通过跑、跳探索了解周围事物,玩耍时横冲直撞,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03.不要埋怨老师 孩子受伤后家长一定不要冲动,要先搞清楚事情原委,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埋怨学校和老师。而是要借此机会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

6、有危险的,让孩子慢慢学会保护自己。 教师正确的处理方法 1.教师每天要在午睡前、离园前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查,看孩子有无受伤。 2.在安全教育中要让幼儿知道受伤时要主动告诉老师和家长。 3.对受伤的幼儿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并在心理上安慰幼儿夸赞幼儿勇敢,在交流中了解受伤原因。 4.孩子受伤后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谅解。 5、面对比较活泼的孩子,一定要极具耐心,采取科学的引导方式,并与家长和园长积极沟通,不可采取过激行为,引发不可挽回的错误。 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处理得当可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事情。家长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而不见。这个过程中,家长与教师要相互理解信任。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童年。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