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854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4.2《浩翰的宇宙》课件 北京课改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浩瀚的宇宙,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宇”指的是一切的空间,包括东、南、西、北等一切地点,是无边无际的; “宙”指的是一切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等,是无始无终的。,什么是宇宙?,天空的深邃、宇宙的神秘、古老的天文充满了诱人的情趣,新的天文发现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大研究对象。 这个概念有些抽象。也许,描述它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认为它是存在着的一切事物,从地球到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以外的让人数不清的一切一切。,宇宙的形成,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至120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

2、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象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冲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星团、行星、超新星。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它们之见的距离还在不断的逐渐加大。,明亮的恒星,恒星,就是像太阳一样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星球。 我们知道,星空中有无数个星系和星团,每个星系都包含着上万颗恒星。晴夜里,我们用肉眼可以看到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他们绝大多数是恒星。在我们银河系内就有1000多亿颗恒星。 恒星离我们非常远,它们发出的光要经过好多年才能到达地球。,太阳与太阳系,你知道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依靠太

3、阳提供的能量才能生存。在白天,它把光芒洒向人间,在夜晚,它发出光芒也会由月球反射到地球上。有时,太阳表面会爆发出数千千米的环形火焰;有时太阳强烈的辐射会进入太空,这些辐射能干扰广播电视信号,甚至会造成电力供应中断。,大家知道太阳系有哪八大行星吗?,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颗特殊的行星火星,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住在火星,人类能活下来吗,有人认为:从已有的探测结果看,火星上的环境极为恶劣,火星上缺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液态水和可供呼吸的空气。即便将来

4、有一天人类有能力少许改造火星,但那也远不足以支撑移民生活所用。人类着陆火星进行科学探测并返回,尤其是在火星轨道上环绕并返回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这并不是火星移民,人类应该好好珍惜地球家园。 有人却说:相比于太阳系内的其他星球,火星的环境对人类来说还是非常友好的,至少有大气。虽然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高,但它可以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密闭空间内实现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火星上曾经有过大规模的水,现在也还有很多水。火星土壤的含水量大概是 5%,地下还有冰,所以火星上不缺水。有水就可以种出植物,水分解又可以变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可以用来烧饭,氧气可以呼吸。地球土壤里面有的营养元素,火星土壤里面也

5、都有。从这个角度来讲,火星是整个太阳系里面跟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它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是未来唯一有可能经过改造,实现大规模移民的行星。,八大行星之最,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 体积最大的行星:木星; 密度最大的行星:地球; 温度最高的行星:金星; 密度最小的行星:土星; 自转最慢的行星:金星; 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 公转最快的行星:水星; 唯一自转逆向的行星:金星; 肉眼可见的最暗行星:天王星;,历史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很久以前,人们就一直向往探索宇宙的秘密。 1608年,世界上第一部望远镜诞生了,第二年,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了太阳、月亮和行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人

6、造地球卫星1号。 1961年4,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乘坐这艘飞船的航天员是加加林. 1969年美国发射了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了月球。 20世纪80年代,各种宇宙探测器在太阳系中穿梭,第一次给我们发回了木星、土星的近距离照片,甚至还探索了更遥远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中国航天发展与太空探索历程,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7、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 2011年9月29日。中国发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互动:究竟我们 探索宇宙有何意义?,探索宇宙的神奇与奥秘,了解宇宙 探索人类的起源 探索地外文明,做文化交流 寻找另外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认识了解宇宙、开发利用宇宙,带动科技发展.人类认识了解宇宙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目前人类已从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阶段.,人类为何要仰望星空?除了那些功利的、可以触摸的实际利益之外,更有价值、意义和想像力的解释应该是追寻梦想、感悟生命、寻找内心世界的道德和神圣。人总是要有梦想的。没有古人的梦想,哪能有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的美妙传说? 没有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梦想,生命哪能有美妙的灵性?人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航天事业契合了隐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根本需求。与其说飞天是人类的梦想,不如说飞天梦想是人类的基因。在幽远深邃、浩瀚神秘的宇宙深处,舞动着人类想象的翅膀,飘撒着人类无边的沉思和追问。探索宇宙事关人类魂灵,宇宙是我们寻觅心灵之地,那里可以给灵魂找到答案和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