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40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谏太宗十思疏(含解析)粤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谏太宗十思疏(时间:50分钟分值:56分)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作:兴作,建筑B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滥:过度,无节制C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放牧D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解析:选CC项,牧:约束。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思无因怒而滥刑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解析:选CA项,“无”通“毋”;B项,“简”通“拣”;D项,“振”通“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竭诚

2、则胡越为一体D则思虚心以纳下解析:选CA项,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项,古义:放纵感情,即“骄傲”;今义:尽情。D项,古义:使心虚;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以弱天下之民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解析:选CC项,为形容词作名词,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知足”“知止”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本分,勤于政事,不要劳民伤财。B作为一名君主,奖赏和刑罚都不能从个人的喜好和怨怒出发。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

3、“用人”“纳谏”策略。D治理天下要任人唯贤,放手让百官自己去处理职责内的事务,不必干涉。解析:选AA项,“知足”“知止”两条应是戒奢侈。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5分)译文: (2)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施加恩泽,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2)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

4、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

5、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蒯通以娶妇悟齐相。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

6、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注险诐(b):不正。1“常与讽而少直”中“与”解释为赞成。下面“讽固不可尽与”中的“与”也是这个意思。2“茅焦解衣危论”中“危”解释为正直。3“直亦未易少之”中“少”解释为轻易贬低。4“游说炽于列国”中“炽”解释为兴盛。5“理谕之,势禁之”中“谕”解释为使明白。6“范雎以无王耻秦”中“耻”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感到羞耻。7“蒯通以娶妇悟齐相”中“悟”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觉悟。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顾:只看B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C而必乎术也 术:方法D而楚不敢图周

7、图:谋划,图谋解析:选B备:完备,全面。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B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C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D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解析:选A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注意句间的小停顿。9下列对原

8、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心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解析:选CC项,解说不准确,学习龙逢、比干他们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方法,但是却不学

9、习他们的心地。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5分)译文: (2)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2)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参考译文: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

10、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班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诚。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

11、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用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喻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

12、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叹一声;范雎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

13、鼓动顷襄王,蒯通用娶亲的事例启发齐国的丞相。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喻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喻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我看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他当初其实学的是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说的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11读书札记是阅读书籍、报刊时写下的文字,可借此加强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