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6165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七)一、阅读鉴赏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

2、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解析:选CD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表述错误,称李绅为“短李”既是朋友之间的戏言,也表现了元、李、白三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D项,“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表述有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

3、思想情感的能力。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分析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所以不仅要体会其表层情感,还要体会作者“戏赠”背后的微妙心思。诗歌首联,写作者的诗歌成就;颔联,写自己的诗歌被元稹模仿、让李绅服气。诗歌的前两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成就的自得。颈联,是作者的牢骚话,表现了自己在当世不被重用,体现了作者的不平与无奈;尾联,表现作者对自己诗歌新编成集的欣喜。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两种:一是作者对自己诗歌成就的自得;二是作者对不能被当世重用的无奈和自嘲。参考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2阅读下

4、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月夜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安。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

5、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D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诗中的两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是相同的。E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解析:选BDB项,“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缺乏依据,“无心逐胜游”是因为“羁病”的处境;D项,“诗中的两处三五夜也是相同的”错,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2)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作者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

6、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作者以己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云,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宿 渔 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

7、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样的佳节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写“思家”,诗人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D第二首诗首句中的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E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鱼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诗人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淳朴善良、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解析:选CEC项,“直

8、接抒发了”错,是用“对写法”含蓄抒情;E项,“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诗人回家”理解错误,这是渔人晚归的诗意表达。(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答: 参考答案: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芦花”意象的衬托,“笑说”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二、语言表达4将下列短句排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杜陵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

9、一首新乐府诗在内容上,它表现了对当朝统治者的奢侈生活的批判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作者当时任朝廷左拾遗答: 参考答案:杜陵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时写的一首既表现对当朝统治者奢侈生活的批判又表达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的新乐府诗。5为了纪念白居易,后人在九江建有“琵琶亭”和“白居易祠”。请结合琵琶行的有关内容和有关知识,补出“白居易祠”的下联。亭有一联:“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既赞美了琵琶琴声的美妙,又盛赞了白居易诗的绝唱;祠有一联:“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既包含了诗中的故事,又表现了江州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切怀念。解析:本题考查仿写与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自身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可以重点做到“内容上相关,形式上对偶”这点要求,既要结合诗文内容及题干提示“包含了诗中的故事”的暗示,运用对偶修辞格。参考答案: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