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5496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目标导航 1学习古代散文形式活泼、自由灵活的写作特点。 2体悟古代散文内容贴近生活、富于情趣的特色,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概说 这个单元的六篇古代散文,传、序、志、记、游、谈话,几乎涵盖了古代散文的所有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认真体会古代散文活泼、自由灵活的形式。 “赏析示例”选的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种树的经验,讽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赏析指导 对于这些作品,欣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感受它的生活气息。这类文章,没有说教,直接记录或描写实际生活,较多地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如论语记载孔子与其弟子在一起谈话的情景,归有光的项

2、脊轩志描写环境宁静、和谐,悲喜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等等。这些作品,能带我们穿越时间的隧道,亲切地感受到从春秋直至明清时期种种生活情境,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与见闻,有助于陶冶情操,增进对生活的热爱。,二、感受其中的情趣。这类作品,生动活泼,既有生活之情趣,又不乏理趣。写在唐宋以前的,多简练古朴,情味醇厚;唐宋以后之作,更接近社会中下层和世俗,以日常琐事人文而更添情致,有时还带有市井气。但不论雅俗,都别有一种风神趣味。 三、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对于杂文、小品一类的文章,可以玩味它的短小隽永,洒脱随意。作者笔墨省净,讲究素材的提炼。选择生活中最有情味的细节或景物中最具特征的部分加以表现,而行文自

3、由畅快,意到笔随,求真求切,自赏自适,在与题材相适应的平易自然的描写中,取得引人入胜的效果。,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学 习 目 标,1理解和积累部分实虚词(类、致、顾、病、然、若、虽、其等)。 2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等)。 3分析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的道理。 4鉴赏评价本文借“传”立“说”、对比的写作手法。,课 前 预 习,1走近作者 柳宗元,见第三单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805年,当年二月,王叔文开始推行新政,柳宗元参与了革新活动。本文就是为配合推行新政而写的。“永贞革新”实施了罢宫市等设想,其指导思想是希望官府尽量不要烦扰百姓。本文反

4、映了改革前的官员作风:经常“鸣鼓”“击木”聚集群众开会,会上又不过说些废话。这就是扰民。柳宗元“传其事以为官戒”,亦即希望官员们改变扰民的工作方法。,(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好像,你的,如果,比得上,他的,那,它,它们,表推测,大概,当初,原来,开始,才,生病,穷困,恰当,掌管,介词,表处在某个时候,将,应当,阻挡,把守,本来,使稳固,顽固,进 入 课 堂,1郭橐驼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_ 答:因为他“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所以“乡人号之驼”。 2郭橐驼种树成就显著的“秘籍”是什么? _ 答:“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这既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5、,(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3“他植者”的做法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四字词语来概括?从这种做法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_ 答:过犹不及(或“虽爱犹害”)。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在栽培、使用、提升它们时要注意顺应这些规律,如果忽视这些规律,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4“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_ 答:提出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的建议。这一句在文中起了过渡的作用,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郭橐驼的生平,重点介绍了其名字的由来。 第二部分:介绍了郭橐驼的特长种树,然后郭自己讲述

6、了自己种树的窍门,为下文的说理作铺垫。 第三部分:由种树谈到治民之理。,(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2如何理解本文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劝诫统治者的? 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刺,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7、。,本文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作者借郭橐驼之口,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养树方法,委婉含蓄地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烦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C,【解析】 C项,他植者:别的种树人。,C,【解析】 C项与题干中的“且”均为“而且”义。A项,将要;B项,姑且;D项,尚且。,A,【解析】 所以。B如果;好像。C它的果实;那实际上。D即使;虽然。,A,【解析】 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答案】 做,建造;被。弯曲;屈服。如果;确实。即使;虽然。,6翻译原文中划线句子。 材干则直,涂干则轻,今诚得干,日以轻直,虽久必不坏。 【答案】

8、 木料干了就会变直,泥干了就会变轻,只要确实能干,泥一天天轻,梁椽一天天直,即使日子长了,也肯定不会坏。 7虞庆要求匠人按照他的意思造屋,其理由是_。结果是_。 【答案】 材干则直虽久必不坏;屋果坏。 8这则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 应采纳忠言,不能凭主观臆断,固执己见,否则必酿恶果。,参考译文: 虞庆要盖房子,匠人告诉他说:“你准备的木料不干,泥料太湿。木料不干就容易弯曲,泥料太湿份量就重,拿容易弯曲的东西去支撑沉重的东西,现在即使盖成了,时间一长肯定会塌。” 虞庆说:“木料干了就会变直,泥干了就会变轻,只要的确能干起来,泥一天天轻,梁和椽一天天直,即使时间长房子也肯定不会坏。” 匠人辩不过他这套歪理,只好服从,动工修建,盖成后不久,房子果然塌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