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464774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六 综合技能培养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学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技巧初探,仙人指路诗歌表达技巧指的是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等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和叙事抒情等)

2、“景”(事、物、史)、“情”(喜、怒、哀、乐)、“志”(志向、情操、爱好、愿望)描写:点与面、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等表现手法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联想、想像等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

3、人心。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1提问常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对

4、这首诗(这个诗句)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提问变式:你觉得这首诗哪两句写得好?为什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具体解题格式: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赏析

5、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的,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抒情方式。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对抒情手法的鉴赏,一是要明确用了怎样的手法,二是要明确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诗歌鉴赏,无论鉴赏什么,都必须联系诗歌本身去谈,不能脱离文本。答案:全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景,景色明丽,气象开阔,全无萧瑟

6、之感。末句两个“堪”字,构成心绪的对比,道出哀情:闽中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消解乡愁。乐景哀情,相得益彰,更增一分哀愁。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入;“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