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4633 上传时间:2017-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课时作业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3.10.2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 1 小时,即相当于 13 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 1 000 年。 “天河二号”已在商用大型飞机设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基因测序、生物医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计算和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河二号”的广泛应用及取得的效益表明()A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B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D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天河二号”

2、的广泛应用及取得的效益,体 现 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 当选, A、C、D 不符合题意。【答案】B2 “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生产关系不断否定生产力,人类历史才能向前发展B上层建筑不断否定经济基础,人类历史才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解析】A 颠倒了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关系,B 颠倒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且二者均与材料观点不符,排除;材料 观点强调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社会发展,C 正确;D 为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排除。【答案】C3 “创新是一个

3、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 ”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动是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须的、无条件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A BC D【解析】题干中的材料,一方面 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正确;另一方面也体 现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正确。【答案】A4重彩油画是中国的重彩画与西方油画灵魂融合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新样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重彩油画的创作体现了()艺术创新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文化的发展对先

4、前艺术的否定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前提艺术发展需要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艺术创新源于画家的主观想象和创作灵感A BC D【解析】重彩油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即对中国的重彩画与西方油画艺术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重彩油画是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艺术的发展,当选。实现的发展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前提,错误;创新源于实践,错误。【答案】B5下列选项与下图含义相吻合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B正确处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C客观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要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

5、识。人生是单程的,我 们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人生路不是固定不变的, 总是充满各种变 数, 这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发现和探索,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应对 不同的情况,走好人生之路, D 说法正确;A、B、C 与漫画主旨不符。【答案】D6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 ”这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应抓住主要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D解决问题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析】本题考查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相关知识。材料体现了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的重要性,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B 入选。 A、D

6、 观点错误,C 与材料无关,均不选。【答案】B7 “人体只有不断地分裂出新细胞,才能够保持机体的活力;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改进生产技术,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由此可见(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创新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D创新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解析】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体现了创新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C 说法正确。A 、B 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D 说法错误。【答案】C8荣获国家最高科

7、学技术奖之一的谢家麟,在 2000 年提出紧凑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创新性构想,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简化加速器结构,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经过多年努力,他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紧凑型新型加速器样机。这表明( )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中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A BC D【解析】“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中”说法不科学,不选;理论创新是先导,应排除。【答案】C9 宋史王安石列传中说: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句话启示我们必须(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8、 3 -A解放思想,开拓创新B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C着眼整体,统筹全局D全面否定,彻底批判【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要破除守旧思想,勇于革新,A 说法正确。B、C 说法与题意无关。D 说法错误。【答案】A10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创新与改革的关系是()创新是生产关系的自我否定,目的是适应上层建筑的改革改革是现行制度的自我调整,根本目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创新创新是现实实践的自我突破,必然推动着扬弃、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然伴随着批判、创新A BC D【解析】说法明显错误;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

9、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是对创新与改革的关系的正确认识,都入选。【答案】D11经国内著名水稻研究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 两优 900”101.2 亩高产攻关片平均亩产达 988.1 千克,创造了全国水稻百亩连片高产纪录。这表明了()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发展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D创新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A 项符合题意。【答案】A12青冈县靖城街道办事处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综治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该县房屋出租档案资料中收录了与出租房屋相关的各类详细资料,这些

10、资料既是他们出租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社会综治的信息资源。材料表明()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A BC D【解析】以出租房屋创新管理为切入口,社会 综治步入体制机制 创新轨道,体 现了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观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生 产力的发展与思 维方式的变革, 排除;材料中“步入体制机制创新轨道”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先要 强国富民;要 强国富民,就先要保持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而活力和动力,并不来自低廉的人力成本和土地成

11、本,而在于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又依赖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保障和驱动。从这个角度看, 实现“中国梦”要从鼓励创新开始。结合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要从鼓励创新开始的哲学依据。【解析】解答本题,可从创 新的作用、 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角度 进行阐述。【答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创新可以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强国富民。因此,实现“中国梦”要从鼓励创新开始。14目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 坚期和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

12、必 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 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明确设问限定的知识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其次把问题“为什么要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转化为创新的作用这一教材基础知识,最后理论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答案】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