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422633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罗庚、黄遵宪、达尔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ABC,(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

2、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E无中生有:刻苦自学成才,D:因果变条件,目的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C:范围扩大,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Company Logo,筛选概括类试题:概括主要因素,(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2.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

3、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浸”中的“浸”,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浸”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浸”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改行前: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若改行:可扩大眼界,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该行后:由此及彼,自然“浸”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Company Logo,(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

4、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改行前: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 若改行:可扩大眼界,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 该行后:由此及彼,自然“浸”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Company Logo,筛选概括类试题:概括特点类,(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3.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

5、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

6、发深入思考;,教给学生“从簿到厚”、“从厚到簿”的读书方法。,Company Logo,(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 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 教给学生“从簿到厚”、“从厚到簿”的读书方法。,(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数,提高自己;“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

7、指出来;“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弃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答案:DBE,(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为

8、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 B.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渡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根据他几十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抵制执法”,从而把他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

9、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E无中生有:阅历丰富、见识广博,A:时间错误,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C:张冠李戴,“以挽回自主的权利”黄遵宪,Company Logo,筛选概括类试题:概括特点类,(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1.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至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随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记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的向中国人民

10、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Company Logo,(2)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 详今略古、详近略远的编写原则; 史论结合的编纂方法。,Company Logo,筛选概括类试题:概括传主几件

11、事、经历,(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2.1891年11月1日,黄尊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

12、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Company Logo,(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详察南洋各岛情形,查访侨民疾苦,改善侨胞待遇; 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以大清律例保护华侨财产; 改会贤社为图南社,积极发展华文教育。,(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

13、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观点一:谈判态度要诚恳。不说对方所提的方案无理,只说难以实现;不说自己所提的方案一定可行,只说请对方考虑;不能感情用事,贻误全局。 观点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坚持自己的意见就说对方没有明白我方的意思,争取自己的权利就说愿与对方同心协力,要求自己的利益就说双方都有好处;不因为对方不高兴就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表述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坚持自己的观点却要毫不含糊。 观点三:要学会克制忍让。无论辩论如何激烈,都要做到始终不说过头话;当对方拒绝我方的要求时,要始终请求谒告,不厌其烦;掌握好谈判的分寸,不至于使对方交不了差。,答案:DAB,(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

14、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如同罗西尼和多罗西塞耶斯等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一样,达尔文在得出进化理论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引发了很多猜测 B在创立进化论之前,为了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生物进化的机制,达尔文曾有过不少猜想,也有过一些假说,但是后来这些都被证明不能成立。 C由于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达尔文终于确信进化的发生,认识到人工选择的重要性,并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 D达尔文向他的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就请她帮助发表这些手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进化理论十分看重。 E在作者看来,达尔文并不是一台简单、理性的机器,而是

15、一位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其他任何事情影响,严格根据客观材料追求真理的人。,E曲解文义,作者公正的评价了达尔文拖延出版的原因,是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B:范围扩大,“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不是都被证明不能成立。,C: 不成因果:达尔文观点的确立是长期的“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而不是受到马尔萨斯人口论中斗争与拥挤观点的启发。,Company Logo,筛选概括类试题:概括主要因素,(2)在作者看来,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4.他为什么等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措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

16、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特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5.导致达尔支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选尔文恐惧什幺呢?他得出进化论的现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宣扬他所不能证实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的事业。 6、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