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421769 上传时间:2019-07-22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散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散系统原理及应用,主讲:陈国平,Tel:13396085923,email:,(自动化),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2、课程任务,专业、选修课,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了解集散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了解集散系统的构成 了解集散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集散系统的评估体系。 了解集散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集散系统的构成,第三章集散系统性能指标的评估,第四章集散系统的控制算法,第五章集散系统的工程设计,内容安排,第六章集散系统的人机界面,第七章集散系统的数据通讯,第八章集散系统工程应用实例,结束,第一章 概述,1. 集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集散系统的发展历史 集散系统的基本结构(

2、3部分) 2. 集散系统的特点 分级递阶控制、分散控制 信息管理与集成、自治和协调 开放性 3. 集散系统的展望 信息化集成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返回,第二章 集散系统的构成,1. 集散系统的构成方式 集散系统的各层功能及基本构成 2. 集散系统的构成要素 集散系统的结构特征 集散系统的结构分类 集散系统实例 TPS系统 SUPCON系统 4. 集散系统应用实例,返回,DCS的发展,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返回,网络技术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友好的人机界面。,冗余技术的发展,DCS已发展到了第五代,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D

3、CS系统的基本结构,打印机,操作站,操作站,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器,生产过程,操作管理,监控计算机,控制器,数据输入/输出,通讯网络,过程控制,系统特点,过程装置,操作装置,调度系统,经营系统,分级、分散、自治协调,DCS的展望,信息化集成系统,系统硬件 系统软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集散系统向信息化、网络连接标准化及多样化、信息存储分散化、安全程度更高、标准化及开放化,现场总线,一、集散系统的各层功能,3.车间管理级:操作站、历史站、应用站,2.过程装置级:DCS的控制站,4.全厂调度级:调度站,1.现场控制级:现场总线,二、集散系统的基本构成,1.对过程控制装置的要求:控制分散、自治性、适应

4、工业环境、实时性,2.对操作站、管理站的要求:信息存储量大、处理量大、操作简便、响应快、容错性好,3.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传输量、开放性,一、集散系统的结构特征,3、冗余化结构,同步方式、待机方式、冷备方式:电源、现场站 后退方式:操作站 多级操作方式:控制站,2、分散控制结构,包括:组织人事分散、地域分散、功能分散、负荷分散,1、递阶控制结构,分为:多层结构、多级结构、多重结构 递阶控制优点,二、集散系统的结构分类,1、产品结构类型,模块化控制站宽带局域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过程控制站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 过程控制站数据公路操作站上位机 PLC低速通信操作管理站 单回路控制器低速通信操作管理站,2

5、、实际应用类型,工控机通信系统操作管理站 单回路控制器通信系统工控机 PLC通信系统工控机 工控机通信系统工控机 智能仪表通信系统工控机,三、集散系统实例,三、集散系统实例,一、TPS系统,PIN,NG,NIM,DH,UCN,HG,LCN,NG,LCN,PIN(工厂信息网),PHD,APP,局部控制网络(LCN),PLNM,NG,AXM,NT,VAX,TPS,UNIX,AXP,UXS,LCN(局域控制网),AM,US,CLM,HM,NIM,EPLCG,NG,其它公司的PLC或计算机,TDC3000BASIC,PIN,HG,SAM,WS,UCN,HG,NIM,DH(数据高速公路),DH,HG,T

6、DC-4500,EC,MC,AMC,PIU,EOS,BOS,TDC3000BASIC,LCN,EOS,BOS,UCN(万能控制网络),LCN,NIM,PM,APM,LM,HPM,FSC,UCN,PM(过程管理器),UCN,通讯接口,控制处理,I/O接口,I/O处理器,I/O处理器,16路高电平模入,8路低电平模入,32路低电平转换开关,16路智能变送器接口,8路模出,能处理的数据点类型,PMM,最多40个,I/O处理器类型,数字复合点,逻辑点,过程模块点,常规PV点,常规控制点,16路开关量出,8路脉冲输入,32路开关量入,SUPCON JX-300,1、JX-300系统的组成及特性,2、JX

7、-300系统的组态,JX-300系统的总体构成,JX-300 信息管理网,JX-300 过程监控网,JX-300 过程控制网,返回,3、JX-300系统的操作,硬件组态,常规控制组态,操作组态,自定义操作组态,自定义控制组态,JX-300 硬件构成,JX-300系统,OS,OS,ES,HS,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数据服务器,管理网,操作网,控制网,返回,控制机箱,输入/输出机箱,输入/输出机箱,Ethernet管理网,连接设备:操作站、工程师站、数据服务器、管理计算机,网络:双绞线、星形结构、IEEE802.3(令牌协议)、100Mbps、最多500个站点、最大距离2.5公里。,功能:支持大

8、型数据库,将控制网的信息直接连入企业管理网。实现工厂级的综合管理、调度、统计、决策等。,返回,SCnet操作网,连接设备:操作站、工程师站、控制站,网络:同轴线、总线、IEEE802.3(令牌协议)、2.5Mbps、最多255个站点、最大距离600m、1:1冗余。,功能:用于过程实时数据、操作信息、诊断信息及组态信息等的传输。,返回,SBUS控制网,连接设备:控制卡、数据转发卡、I/O卡,网络:RS485双绞线、总线结构、令牌协议、1Mbps、最多16个站点、最大距离1.2公里、1:1冗余。,SBUS,主控制卡,主控制卡,冗余,返回,功能:过程数据采集、控制运算,JX300系统硬件构成,机架构

9、成,SCnet网卡(SP021):用于操作站、工程师站。是SCnet的接口。,主控制卡(SP241):三个CPU协同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通讯等功能。,数据转发卡(SP231):用于主控制卡及I/O卡之间的数据交换。,JX300系统硬件构成,所有卡件均支持冗余配置及带电插拔。模拟量卡件的精度为12位。,万能模拟输入卡(SP311):用于将热电阻、热电偶、电压、电流等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量。每卡2点,可独立配置输入信号类型。,电流输入卡(SP313):4路电流输入卡。,电压输入卡(SP314):4路热电偶(电压)输入卡。,模拟量输出卡(SP322):4路电流输入卡。,数字量处理卡(SP331):4

10、路数字量输入/输出卡。可独立组态为输入或输出。,继电器输出卡(SP332):4路继电器输出卡。,返回,第三章 集散系统性能指标的评估,返回,3.1 招标文件的编制,3.2 集散系统的可靠性,3.3 集散系统的易操作性,3.4 集散系统的可组态性,3.5 集散系统的其它性能指标,3.6 集散系统的评估与选型,1、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必要性论证,生产调度管理:数据存储量大、报表复杂、装置间关系密切,企业技术条件:工艺技术人员对过程特性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操作人员对系统操作的适应性(经过培训能否熟练地掌握);系统维护技术力量;系统应用能力(组态及算法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系统规模;控制功能的复杂性;能源

11、、原材料的降低;产品产量的提高、质量的稳定;有资金投入,工艺过程特性:流程长、规模大;过程操作复杂、高级控制系统多;安全联锁可靠性高。,可行性论证,材料准备:,基本的监控数据表 分级操作要求 控制站布局要求 控制和运算功能 输入/输出信号分类统计 流程画面统计 历史数据存储要求 调度及管理需求 开放性要求,评估小组人员的组成:,工艺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是系统的最终用户。他们的意见供参考。,工艺工程师-集散系统为工艺生产服务,在功能确定时需要与他们沟通和协调。,计算机人员-集散系统本身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和维护时需要计算机人员的配合。特别是软件编程及与信息管理系统联系等方面的评估,他们的意见

12、很重要。,仪表人员-集散系统的日常维护有他们负责。尊重他们的意见。,过程控制工程师-是系统评估的核心人物。需要对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仪表的使用和维护要求。最终编写评估报告。给出选型意见,供投资者决策。,返回,2、招标文件的编制,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简介 2.DCS供货方责任范围 3.DCS监控规模 4.系统功能要求 5.DCS硬件要求 6.技术文件交付 7.技术服务和培训 8.质量保证 9.备品备件 10.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兼顾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可靠性 2.性能指标尽可能地定量化 3.竞争的公证性 4.语言 准

13、确、规范、简练,3.2 集散系统的可靠性,返回,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2 系统的可靠性分析,3 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可靠性、可靠度、失效率、修复率、利用率,串联系统、并联系统(热备系统、冷备系统、表决系统),硬件制作、硬件冗余、自诊断、软件容错,平均寿命(MTTF)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与失效率的关系。,利用率A(t):设备正在使用的概率。,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可使用性,可维护性,返回,平均修复时间(MTTR)与修复率的关系。,n1/,失效率(t),可靠度R(t),可靠度、失效率浴盆曲线,t,返回,可维护性,修复函数M(t):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在规定的时间内,被修复的可

14、能性。,t,M(0)=0 M()=1,返回,修复率(t):在单位时间内修复故障设备的概率。,利用率,A(0)1 A()/(+) m/(n+m),返回,n:1冗余系统的利用率,系统的可靠性,其它并联形式的可靠性,待机热备(待机、工作时的失效率分别为、2),返回,停机备用(待机时的失效率 0),冗余技术,返回,常用的冗余形式有1:1及n:1,电源系统:1:1工作冗余。,通讯系统:1:1热备冗余。,控制器:1:1和8:1整体冗余,控制器:1:1卡件冗余,返回,8:1整机冗余,3.3 集散系统的易操作性,返回,操作透明度,易操作性,屏幕显示的信息是否明了、易于理解,操作方式能否被操作人员接受、容易掌握

15、。,提供灵活多样、生动的动态操作画面。,主要操作画面:总貌、分组、回路、流程图、报警一览、报警分组、历史曲线、实时曲线。,操作环境、操作功能、容错技术、安全性,3.4 集散系统的可组态性,返回,组态的目的,组态内容,控制策略组态方式(在线、离线)、语言,使系统完成规定的控制功能对系统进行配置及编程。,硬件组态网络接点类型及数量、卡件及数据类型。,控制策略组态实现控制方案,操作界面组态建立操作界面,填表格法,功能块连接法,步骤记入(程序设计)法,3.5 集散系统的其它性能指标,返回,可扩展性系统自身的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实时性包括控制站控制周期和网络传递周期,环境适应性电气干扰、抗腐蚀,总体经济性

16、考虑整个自动控制工程的投资。,3.6 集散系统的评估与选型,一、集散系统评估的意义和一般准则 1.评估的意义,目前集散系统的制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厂家的集散系统往往根据自己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某些领域的特点开发自己的集散系统。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集散系统在结构和性能上各有千秋。系统选择的合适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成功与否。对集散系统评估的结果将作为系统选择的依据。同时对集散系统制造商提供一个反馈信息,以利于厂商改进自己的产品性能。,2.评估的基础,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的预期要求。(安全、产量、质量、消耗、优化、调度、经营决策),3.一般准则 系统控制、操作、管理功能与预期要求的差异 系统的可靠性(部件MT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