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权威预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5947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权威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权威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权威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专用)2019中考化学高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教材系统复习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课时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权威预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课时11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1),图2)A图 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B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C图 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D若将图 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做出了贡献,如果你参加了灭火,你认为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C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3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二氧化碳通入紫

2、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_a_(填序号),其燃烧时伴随的现象是_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P5O22P2O5_。【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

3、时,通入20 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铁丝通电为铁丝的燃烧提供了温度_。【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_氧化镁_和_碳_。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和灭火产生的新认识是_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二氧化碳不一定能灭火_。5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蜡烛和烧杯进行了以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1)观察中蜡烛燃烧情况,与其灭火原理相同的生活实例是_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合理即可)_。(2)

4、利用干冰也可以使烧杯中蜡烛熄灭,向烧杯中加入干冰时用到的仪器是_镊子_,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同时二氧化碳能隔绝氧气_。(3)中现象是_有大量气泡产生,白色粉末逐渐减少,蜡烛熄灭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Na2CO32HCl=2NaClCO2H2O_。【提出问题】不改变中化学反应原理及装置,如何让蜡烛快速熄灭?【设计方案】方法:将碳酸钠粉末配制成碳酸钠溶液;方法:_将稀盐酸换成浓盐酸_。【观察现象】方法和中蜡烛均能快速熄灭。【分析与结论】方法中蜡烛很快熄灭的微观解释是_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间,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合理即可)_。【反思与交流】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有:_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合理即可)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