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95419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公示(展板、媒体发布内容)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全过程公众参与 全方位共同规划佛山市顺德区地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香港-深圳-广州经济走廊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近年来,随着顺德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使城镇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显著突出,工业企业的发展产生许多工业污染源,也相应伴随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流经城镇河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局部河段已达不到国家地表水标准相应的要求,已威胁到顺德区饮用水源。工业的布局不太合理,大气环境容量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分配;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及工

2、业污染源没有集中控制与处理,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顺德区委、区人民政府决定立项启动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来指导未来数年顺德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规划编制单位,规划前期已通过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实地踏勘等形式充分吸收民意,目前已完成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示,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本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草案法定公示期为30天,自2012年10月12日至2012年11月12日止,公示期内,欢迎您对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佛山市顺德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20112020)通过以下网络公示: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网:http:/ 民意传真0757-228363692.信函邮寄顺德区大良德民路行政大楼3楼(528300)规划概述一 规划范围顺德区全境,即顺德 10个镇(街道),东经1130301132321和北纬22401123047之间。二 规划期限以2010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近期为2011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重点为近期,基础数据为2010年。三 规划目的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目标、措施和方案,指导顺德区规划期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和有序保护,改善顺德区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经济高效、环

4、境和谐、生态健康、并富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国家生态县”。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将顺德区建设成为阳光智城、岭南水乡、宜居家园。四 规划任务系统调查分析顺德社会经济环境和污染源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5年至10年内可能达到的发展状况;定量分析不同规划年限下的经济发展情景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针对顺德未来发展的需求,协调有关规划,描画顺德整体生态格局,提出环境功能区划分、污染总量控制方案和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计划。五 规划目标规划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与污染控制指标见表1。表1 顺德区环境质量及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与污染控制指标序号指标名称规划目标201

5、5年2020年1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1001002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003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1004达到二级空气质量及以上天数(天/年)320330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406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12127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1008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12159水土流失治理率()93951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3.53.511单位GDP用水量(吨/万元)40.035.012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480.4813单位GDP 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1.41.414单位GDP SO2排放

6、强度(千克/万元)1.31.315工业用水重复率()50.080.016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951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9518清洁能源普及率()80901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1002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79821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10010022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10010023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10024社会进步公众对城市环保满意率()909525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8100六 规划拟解决问题为顺德区城镇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它相关专业规划的充实、完善、深化提供科学依据,细化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在顺

7、德区的环境保护指标,确定顺德区经济发展功能定位。合理构建顺德整体及各镇(街道)的生态结构,使之既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又能从以人为本、以自然为基础的角度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保护城镇发展特色,创建并达到与社会文明昌盛、经济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环境友好型城市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根据顺德环境容量,在利用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合理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布局,正确引导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实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产业”政策,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规划的对策和措施纳入顺德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8、之中并作为政府行政职能加以实施,把解决环境问题从被动的事后治理转向满足预定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主动调控。17顺德生态环境现状一 水环境现状主河道:顺德区主河道水质总体较好,部分河段因子超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氨氮、总磷以及DO,说明受污染河段污染类型为有机型污染。容桂水道、顺德支流、潭州水道水质总体能满足河段水质功能区划要求。东海水道主要超标因子为粪大肠菌群,顺德水道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粪大肠菌群及总磷。内河涌:顺德区内河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物为主,超标因子主要为BOD5、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其中容桂内河、北滘内河、均安内河、乐从内河监测指标均能满足类地表水质量要求。龙江内河、勒流内河、杏

9、坛内河的BOD5;伦教内河的BOD5、粪大肠菌群、总磷;陈村内河的总磷、大良内河的粪大肠菌群、CODcr、总磷超过类地表水质量要求。其它指标则能满足类地表水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2001-2010年的数据显示,顺德区主河道CODCr、BOD5、和NH3-N在2001年至2004年大都在较低的水平值波动,在2005年或2006年升至一个较高值,在高值的第二年有所回落并在近几年呈变化不明显的波动。但20062010年监测指标的平均值较2001年2004年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二 大气环境现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2010年,顺德区二类功能区的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可吸入颗粒物均

10、年日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降尘年日均值达到省暂定标准,总体来讲,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顺德区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二氧化硫日均值、二氧化氮日均值、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都达不到国家一级标准,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2010年,顺德区酸雨频率为73.8,酸雨频率最高的月份出现在4月。(3)2011年,顺德中心城区可入肺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日均值范围0.0070.215毫克/立方米。(4)2010年,龙江、乐从、容桂、杏坛、北滘、伦教及勒流街道的VOCS、苯、甲苯、二甲苯小时均值均达标。(5)2010年,顺德区大气污染

11、主要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1)2000年-2010年,顺德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均满足(GB3095-1996)二级标准,降尘的年日均值满足广东省的评价值。(2)“十五期间”全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变化趋势为上升不显著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变化趋势为下降显著趋势,降尘变化趋势为下降不显著趋势。(3)2011年,顺德中心城区可入肺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平均二级标准限值,全年日均值范围0.0070.215毫克/立方米。(4)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与200

12、0年持平,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有31.1%的上升,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有35.9%的下降,降尘日平均浓度有22.6%的下降。(5)二氧化硫分担率呈“显著上升逐渐稳定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二氧化氮分担率呈“逐渐下降-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吸入颗粒物分担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降尘分担率呈“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三 声环境现状功能区噪声现状:2010年顺德区3类功能区和4功能类区的昼间噪声质量良好,夜间噪声质量较差。交通干线噪声现状:2010年全区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 68.0分贝。区域环境噪声现状:2010 年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 57.9分贝。2010年在环境噪声中所占比

13、例依次为交通噪声源、生活噪声源、工业噪声源、施工噪声源。功能区演变趋势:“十五”期间,3类功能区昼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4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基本保持不变,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3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基本保持不变,夜间噪声呈波动上升趋势;4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呈波动下降趋势,夜间噪声2006-2008年略有下降,2008-2010年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四 固体废物处置现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绝大多数已经得到综合利用,少量混进生活垃圾中。未得到综合利用的主要有废陶瓷边角、碎布料(有部分混进生活垃圾中)、废塑料等。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目前顺德区的所有危险废物已全部

14、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医疗废物: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由医疗废物专业收运公司送至高明区白石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电子电器废物:由佛山市顺德鑫还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为回收拆解。生活垃圾:各镇街垃圾运往垃圾中转站处理后,用垃圾专用车送至各处理终端进行处理。目前顺德区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方式以送往高明垃圾填埋场填埋和送至顺能垃圾焚烧进行处理为主。容桂部分生活垃圾和北滘、陈村全部垃圾自行委托进行外运处理。六 生态环境现状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利用ERDAS建立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顺德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为陈村中部及杏坛东部,次良好区域主要包括顺德的西部及东部的顺峰山地区,次良好区域为顺德区最大的区域。土地资源变化趋势:近十年顺德区土地资源主要变化为耕地的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耕地相比2000年减少比例为78.3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比2000年增加比例为47.46%。生态产业规划一 严格产业准入门槛(1)严禁新建、扩建如下污染企业:纯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包括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铝的表面铬酸盐转化、锌的铬酸盐钝化和金属酸洗、磷化),与自身高新技术产业配套的除外;废旧塑料加工利用(包括分选、清洗、破碎和热熔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