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035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版)2019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知能演练提升1.下列对平等认识正确的是()A.平等就意味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行平均主义B.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C.未成年人不享有平等的权利D.平等的权利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是现实的2.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规定理解正确的是()平等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

2、以外的特权A.B.C.D.3.对司法机关执法行为的规范和对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表明()A.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B.法律的强制性要靠国家暴力机关实施C.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一律平等D.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在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骑师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名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但他一直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马的缰绳解除掉了。马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就越来越大胆了,它一路狂奔,骑师被摔了下来。它往前直冲,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方向也辨不出来,最后冲下悬崖,粉身碎骨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自

3、由是应该不受任何限制的B.要自律就失去了自由C.自由是不受法律约束的D.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5.一位网友说:“微博降低民众言论表达门槛,种种言论都有其表达空间。然而,自由不能被滥用。无论社会将来怎样发展,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干净、更真实的网络世界。”网友的话表明()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公民享有言论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A.B.C.D.6.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这表明()A.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

4、的就是限制公民的自由C.公民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要受法律的约束D.法制越健全,人们所受的限制就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多7.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选项符合这一规定要求的是()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某村委会决定,取消外嫁妇女原本享有的包括自留地在内的一切待遇某省政法委原副书记犯受贿罪,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李某驾驶机动车闯红灯被交警处罚A.B.C.D.8.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B.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D.社会生活离不

5、开法治9.下面是交警与醉酒驾车者的对话,回答合乎法理的是()“那拘留就免了,多罚点款吧!”“对不起,我们必须依法办事!”“原来是局长朋友,下次注意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局长朋友也不例外!”A.B.C.D.10.某局长因涉嫌收受贿赂十万余元,被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这表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决心A.B.C.D.11.中学生李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李明的姑父是某单位的领导,有一天,李明听说爸爸准备和李明姑父挪用一笔公款,两人合伙做生意。假如你是李明的同学,请对

6、他进行帮助,并说明理由。12.刘某住在张某的楼上,刘某每晚把音响开得震天响,严重影响了张某休息。张某多次找刘某协商,但刘某不但不听,还说:“我在我自己家里放音响,这是我的权利,你管得着吗?”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刘某的言行进行评析。参考答案1.D2.A本题考查对“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理解。从基本权利、合法权益、适用法律等方面介绍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现,都是正确的,故选A项。3.C4.D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5.B6.C本题考查我们对自由与法律、规则的关系的理解。B、D两项说法是错误的;A项说法过于绝对,相对来说,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享有真正的自由。所以本题选C项。7.B8.D9.D10.D11.答案及时制止。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任何人不管他担任什么职务,拥有多大权利,都不得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殊权利,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12.答案刘某的言行是错误的。(1)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任何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决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所以,刘某必须停止他的行为,否则,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