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90213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2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2019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讲解部分)素材(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中考 年模拟 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知识结构 实验方案的 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总体思路:明确实验 目的 ,弄清实验 原理 ;根据要求正确选择 仪器 和 药品 ;设计实验 装置 和 操作步骤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 结论 实验方案的评价 评价实验方案的原则:理论上是否 科学合理,具有严密性 ;操作上是否 简单 易行,是 否安全;经济上是否节约 药品 ,降低 成本 ,提高 产品质量 ;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 会给环境造成 污染 考点清单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可行性:设计的实

2、验方案要切实可行,所用药品、仪器、 装置安全可靠。 ()安全性:要尽量避免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 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 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简约性: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 象明显。 解题思路和方法 ()明确目的和原理 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弄清题给 的新信息。 ()选择仪器和药品 选择合适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设计装置和步骤 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 作步骤。 ()记录现象和数据 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 中的现象和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 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

3、论。 例 实验室处理一批过期的化学药品,兴趣小组同学决定 对一瓶已经结块的氢氧化钠样品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证明变质的样品仍然有氢氧化钠存在 资料摘要: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氯化钠、氯化钙的水溶 液呈中性。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同学们按照如下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固体 必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后续实验”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请你简述实验步骤 和产生的现象: 。 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取 样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 积,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

4、(不考虑其他 因素的影响,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倾斜锥形瓶使样品与稀硫酸充分接触。 写出甲装置中 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量气管中水面上要加一层植物油(二氧化碳不溶于该油 层),目的是 。 ()实验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反应后 量气管内液面对应的刻度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 ,已知在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则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通过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 () 氢 氧化 钠 易 与 空 气 中 的 反 应 生 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样品中的 与 反应生成 沉淀,过滤 后,固体 中一定含有 ;

5、加入过量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尽溶 液中的 。 ()用酚酞检验 的存在,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溶液 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即证明溶液中有 。 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样品中的 和 都能跟硫酸发生反应,甲装 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量气管中水面上要加一层植物油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 溶于水造成实验误差。 ()反应生成的 体积为 ,质量 为 。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答案 () ()除尽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或其他合理答案) ()取少量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 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 (或 )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实验误

6、差 () () 考点二 实验方案的评价 最佳方案的评价标准 方案:科学合理; 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种类和用量少; 实验:装置简单、条件不高、步骤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产物:容易提纯,具有安全性和环保性。 例 ( 山东泰安, 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 验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稀盐酸 溶液 () 通电 高温 () 溶液 溶液 () 解析 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 错误;水通电分解制取氧 气的成本较高,经济上不合理,故 错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 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较为

7、简便,经济上也合理,故 正确;钠不能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镁, 故 错误。 答案 易混易错 实验方案的设计不合理 实验目的错误设计错因分析正确设计 鉴别 稀盐酸 和稀硫酸 滴 加 溶液,有白色 沉淀 生成的 是稀盐酸 与 、 反 应 均 会 生 成 白 色 沉淀 滴加 ( ) 或 溶液,产 生白色沉淀的是 稀 验证 碳酸钠 溶 液 中 含 有 向溶 液中滴 加酚酞,酚酞 变红 溶液和 溶液均能 使酚酞变红 先滴加适量氯化 钙(或氯化钡)溶 液,充分反应后, 向上层清液中滴 加 酚 酞, 酚 酞 变红 验 证 中 是否 含有水 蒸气 和氯化 氢气体 先通 入硝酸 银溶液中,再 通过 无水硫 酸铜 通

8、过硝酸银溶 液后的气体中 一定含有水蒸 气,会干扰原水 蒸气的检验 先通过无水硫酸 铜,再通入硝酸 银溶液中 例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解析 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 不大,无法测定。 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 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该项正确。 中盐酸和碳酸 钠反应有气体生成,但反应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无法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 中检验铵态氮肥时需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 答案 错因透视 忽略试纸的颜色及试纸没有润湿易错选 。 方法 实验方案的设计 组装实验仪器 根据题中给出的一些实验仪

9、器或装置,从中选取一部分仪 器或装置组装成能够完成某一实验或符合某种要求的装置。 一 般分以下两种情况: ()仪器的组装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目的确定仪器组 装顺序,一般顺序: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 年中考 年模拟 物的验证与尾气的处理。 其中尾气的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将气体点燃或用气球 收集的方法。 实验仪器连接一般遵循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原则。 ()接口的连接 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长”进“短”出;若用盛有碱 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 ,则应“大”进“小”出;若用排水法 测量气体的体积,则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测量 的气体的体积。 开放性实验的

10、设计与完善 开放性实验在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除杂中出现较多。 它能 够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书 面表达能力。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水的处理 作为杂质而除去:要先除去其他杂质,后干燥。 作为产物检验:先检验水,再检验其他产物。 水的定量测量:前后都要排除外来水的干扰。 ()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或用 、还原 、 ,加热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进行有毒气体(如 、)的性质实验时,应在通风 橱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 点燃或用气球收集等, 、用碱液吸收。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灭

11、酒精灯与从 水槽中取出导管的先后顺序,以免水倒吸,仪器炸裂。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物质变化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化学反应与外 界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对影响物质变化规律的因素加以人为控 制,使其他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 响,以利于在研究过程中迅速寻找到物质变化的规律。 如课本 上燃烧条件的探究和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都利用了控制变 量法。 例 ( 江西南昌, 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 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比 较 二 氧 化碳的含量 研究二氧化 锰的催化作用 区分硬水和 软水 配 制 氯 化 钠 溶液 解析 对比实验的原则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 中一个条件。 项,只有气体不同; 项,只有二氧化锰一个变 量; 项,只有水的硬度不同,故均属于对比实验。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