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378532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看法A对于从事心理教育的教师而言,在工作中的个人成长是成功施教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从心里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入手,与大家一起探讨在实践中我们心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成长。首先我想和大家谈谈如何面对问题?问题从哪里来?从我们的实践中来。我从自己的从事心育的实践以及与一批这一事业中的同志在谈论到这一问题时,来自第一线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发展前景?2、我该拿出什么有说服力的有系统的东西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效?3、怎样让学校对自己的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4、所从事的工作,对学生有多大的帮助?5、怎样更好地给大多数的学生以帮助?6、怎样让心理健康教育在

2、面对全校学生时更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7、如何解决学校心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问题?8、在一些学生的咨询时所提及的隐私问题上与校方沟通的技巧与策略?9、应该学些什么样的知识,对知识有直接的帮助?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遇到的特殊的问题,我们的个人成长正是从这些问题开始:我们如何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甚至超越自我。一、作为咨询者,你要了解自己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天生就适合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工作的,你的气质类型、性格、综合心理素质等,也许并不一定能适应这一工作,但人的潜能的无限,只要我们认真的挖掘,我们中的很多人完全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优秀成员,关键在于你如何培养自己。可以说要想成

3、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关键并不在于你的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如果你只是掌握了出色的咨询技巧,但不了解自己,那你只是一个好的技师;但如果你能既掌握技巧,又了解自己,那你就不仅仅是一个技师了,而是具备了咨询师的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成熟的人格,你自己必须先要成为一个健康、成熟、快乐的人,并能够自觉与不自觉的运用在眼前培训中所学习的提高自我省察意识,自我省察能力,明确内在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带着来自过去和家庭的创伤,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的过去是完全健康的,我们不是完美无暇,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清楚自己的创伤。那么这里我们就来思考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从事心理教

4、育工作?这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答案也一定很多,有人因为是领导安排的一项工作、有人是自己觉得对心理学有兴趣、有的人因为自己的心理不够健康,特别希望在从事这一工作中,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也有的人因为最近心理教育挺热门的,对这一行业看好,有的是为了与他人共享我们自己所获得的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总之,不管你的动机是哪一类,我们都不能断定他是好还是坏,重要的是你以后为了实践这一职业会怎么做。为什么我们要这样重视心理教师的自我意识呢?因为他对于我们从事的这一事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我觉得知道这一点并不仅仅意味着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例如:在你刚接手咨询

5、室的工作,满腔热情,但却没有学生进咨询室,让你英雄没用武之地怎么办?领导对你想开展的心育活动不认同怎么办?中午经常要值班与家庭生活有矛盾怎么办?其他教师不理解怎么办?无法确定对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咨询方法?)对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一职业,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因为对自己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的健康发展。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教授所说:“那些没有问题的人,不全是健康的;而健康的人却是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我们说及时的了解自我,正是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二、探索中寻求成长途径不管你进行了多少心理教育

6、的职前培训,在你自己单独实施心理教育实践时候(比如让你拟订出本校的心育工作计划,学校的同事让你讲一讲如何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活动),你依然会感到底气不足、心虚,对于刚刚开始作这项工作的人而言,这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在你第一次进行个别咨询的时候,这种感觉犹为突出(你也许不能很快地判断出学生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也许不能够熟练的把你学到的咨询理论应用于来访的学生身上?你也许不知道应该运用什么方法进行下一步的咨询,是使用认知疗法,还是行为疗法,或者对比较严重的焦虑症的学生在你的咨询室进行系统脱敏治疗信心不足)。我们在座的老师有的可能已经经历了这些过程,有的正在进行,如何在迷茫中行进,光有热情是不够的,仅有

7、很好的自我意识,以便让我们有足够的耐受挫折的能力也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更多的专业书籍的阅读以及主体精神很强的参与意识。1、专业书籍的学习:我们这里的老师,可以说很少有师范大学教育系,特别是心理系的正规毕业生,但没有这个学历并不代表就不能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南京市在心理教育方面就全国而言,起步算早的,而且做得也不错,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培训机会也可以说是幸运的,然而仅有这样的培训班的学习,对于我们将要或者已经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对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有一个了解,但不能更为全面的解读心理学的发展史、更多的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咨询的多种方法,特别是你如果没有更多的学习,你很难形成

8、结合本校特色的学校心育课,也很难形成结合自己成长经历、文化底蕴和性格特色的心理教育的风格。而这恰恰是我们培训的重要目标。我觉得在阅读方面有几本书对我的咨询工作和学校心理教育的活动设置有着重要影响。一是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和少年我心,这两本书写的很通俗,也很理性,对于我们的初学者以及这方面的专业工作者而言,都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我个人感到,尤其是对帮助确定来访者的问题的本质有很好的作用。还有普通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这些基础性的心理学的书籍也是首选的阅读书籍。我们从事中学心理教育工作,如果说你对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规律、方向,或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没有一个

9、较为全面的了解,很难想像你能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有很好的作为。2、运用心育理论,完善自己的心理,重构人际关系:我个人觉得在我们从事心理教育事业时讲重塑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前面我们谈到几位心育同事共同的问题之一就是我该拿出些什么有说服力的有系统性的东西证明工作的成效?很难想像一个人际关系较差,经常与同事发生矛盾与冲突的人让别人认可你具有从事心理教育的资格和能力。我要说,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之一,这不仅可以让人们认可你在学校进行心育工作的地位,也可以证明你具有实施心育工作的能力,更让人们感觉到心育工作的内在的吸引力。我们在从事这一工作前,一般在学校都做过一些其他的教学工作或行政工作

10、,这有可能会影响到你在做心育工作时,人们对你的信任态度,这种人际关系的重构可以从三方面进行:1)是与学生关系的重构:这里主要是转换角色形象的问题。你也许曾经是这个学生的班主任或某门学科的老师,也许现在正在担任他的某门课的教学工作,而在咨询室里,你却是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出现,你自己的身份调适就不用说了,关键是他能否适应你的角色的转换,而建立咨询关系的最主要的就是来访者对你的信任,他也许认可你的教学,但由于你是否能在他的心理问题上给予帮助却并不是很确定的。从我的经验来看,开全校性的心理教育普及讲座或年级性专题讲座,是让学生对你的心理教师的身份认可的一个好途径,说白了也就是运用媒体的宣传效应,提升你

11、在学生中的心理教师的印象,让他在情感上、心理上接受你不仅是他的任课教师而且同时也是学校的心理教师的事实。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你的讲座的题目是非常吸引人,但最容易让学生接受你的却是你的讲座的内容,所以认真构思、撰写校级心理教育的讲座内容,是奠定你在学生中,其实也包括教师(你利用班会时班主任也在班上听)的信任度的基础。关于开设讲座,我有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商。心理教育有它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咨询工作更具有隐蔽性,所以有的人认为心理教育不宜搞大规模的讲座,我不否认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但我认为对于今天中国的学校心理教育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心理知识的普及教育,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们目前的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

12、论主要来自于西方,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一定要使他融入中国文化的内涵。虽然咨询和治疗有很多流派,但总的来说他们不存在一成不变、统一、普遍适用的模式,而且比吃药、打针所需要的时间还更加长一些。因此让中国人真正接受咨询和治疗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行。现在来谈心理教育比前几年好多了。大众接受的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使是这样与西方社会的接受程序相比,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有的国家相关法规甚至要求,六岁以上儿童,一旦父母离异,必须接受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及治疗。这些条文妇孺皆知。而我国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冲击着社会的同时,也使得家庭发展走向多元化的趋势,在我们的学校里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明显增多的趋

13、势,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但又有几个家长,包括学生本人能够意识到他们需要进行咨询呢?这就是我们的国情,我们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上目前是很难逃避蒙昧,我们需要的是全民心理保健意识的提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进行心理教育也不必遮遮掩掩,要明确正式的进行心理常识的普及教育,这对提高我们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是与同事关系的重构:前面我已经提过,经常与同事发生矛盾和冲突的人很会让人质疑你是否具有从事心理教育的资格和能力。他们会说你连自己的心理问题都解决不好,又怎能帮助别人呢?很难否认,人们即使是与你同一学校的教师也在私底下期许着能从心理教师你那儿获得有关心理健康的帮助(因为每个人

14、都可能会随时出现这些问题),他们是很希望你能在必须的时候实施帮助的。也就是说,你的角色让人们对人充满期待,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也不管你能不能做到,因而你的职业责任实际上比以前大了许多,因而你必须学会改变自己,以便更好的适应心理教育工作的要求。搞好关系决不是你使用各种方法讨好同事,而是让你在个人修养和德行上有一个新的理解,这其中我认为最有帮助的是你的人文关怀精神的树立,我记得在师大教育学的课堂上,有一次老师没讲课,但给我们看了两部电影一是一个不能少,还有一部是修女也疯狂。这两部电影既是中西方现代教育比较,又是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一个不能少中的魏敏芝,没有上过中学,更不要说专业师范教育,她就能做

15、到制止班级的流生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责任。不管其动机是什么,其效果却是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修女也疯狂中的修女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也取得了教育的成功。她靠的是什么还是人文关怀精神。两种文化风味、两种教育观念、两种教育现状,碰撞出来的是剥去所有外壳的人类教育的实质人文关怀。心理教育作为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核心还是洋溢着浓郁人文关怀的精神,既通过教育这种影响方式帮助和提升学习者的人格境界。人文精神最为强调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完整,人的价值及人的精神家园,关注自身的命运。然而这种精神的树立,必须渗透到你的血液里,进入你的骨髓,它是真正的融入你的人格,融入你修养,融入你的人生观念中。在提升学

16、生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以提升,有了对人的关怀精神,你能在很多时候,自觉甚至不自觉的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获得宽容和美德,这就是你成长的标志,这也是你的事业、人生得以提升的表现。3)是与领导关系的重构:我们不可以让自己生活在为所欲为的理想国中,当然这种思想国是不存在的。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处于一定的组织之中,既然有组织就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也就有领导来对你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而你工作的实绩或者说是成绩,你个人的幸福感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你工作的认可的程度。因此搞好和领导的关系,对于你的工作、你的心情、你的未来有着重要的作用,我这里只想谈谈作为心理教育如何与领导保持积极的工作关系的状态,以利于学校心理教育工件的开展。心育有它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没有专门的培训是很难从事这一职业的。因为,心育除了服从学校的常规的要求以外,还应有它的特殊待遇,而这种特殊待遇很少有学校的领导直接给予的,这就要靠我们的心理教师来争取。我经常会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