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375501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第十单元 主题26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案 含答案(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26: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命题一常见仪器的使用1.(2018年江苏,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 乙 丙 丁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解析】 A项,灼烧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错误;C项,浓盐酸与MnO2制备Cl2时需要加热,错误;D项,应用碱液吸收Cl2,错误。【答案】B2.(2016年天津理综,5)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乙炔的发生装置B.蒸馏时的接收装置(续表)C.除去SO2中的少量HClD.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

2、2Cr2O7标准溶液【解析】A项,电石与水反应剧烈应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错误;B项,锥形瓶构成了密封环境,液体无法流出,错误;C项,HCl能够与饱和亚硫酸氢钠反应,SO2不反应,正确;D项,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应该选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会被腐蚀,错误。【答案】C3.(2015年安徽理综,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 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 mL【解析】A项,配制溶液时,固体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应在烧杯中溶解,溶液恢复至室温后再转入容量瓶中;

3、B项,CO中的CO2气体在通过NaOH溶液时被吸收,而CO不能被吸收;C项,由于苯的密度比水的小,因此含碘的苯溶液应从上口倒出,而不是从下口放出;D项,滴定管的小刻度在上,即越向下刻度越大,故读数为11.80 mL。【答案】B命题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4.(2018年全国卷,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解析】锌粒和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

4、铜,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项正确;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反应后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显酸性,故应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B项错误;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C项正确;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D项正确。【答案】B5.(2016年全国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

5、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解析】A项,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并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吸收液出现分层现象,最后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B项,NO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故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应用排水法收集;C项,FeCl3易发生水解反应,故配制FeCl3溶液时,应将其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以抑制FeCl3的水解反应;D项,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同时会混入水蒸气,欲得到纯净的Cl2,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答

6、案】C6.(2016年海南,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解析】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应竖直悬滴,滴管的尖嘴不可接触试管内壁,否则再取试剂时会污染试剂,另外也会使试剂粘到试管内壁上,B项错误。【答案】B7.(2017年全国卷,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

7、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解析】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还盛有盐酸,所以滴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20.00 mL,A项错误;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所以再用水清洗可洗净试管,B项正确;湿润的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溶液,会造成所测醋酸钠溶液的pH偏低,C项错误;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KMnO4固体,D项错误。【答案】B8.(2016年全国卷,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

8、确的是()。实验操作A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B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D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解析】A项,稀释浓H2SO4时,应将浓H2SO4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H2SO4中,以免造成液滴飞溅;B项,加热KMnO4制取O2,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吸,炸裂试管;C项,制备纯净Cl2时,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再通过浓H2SO4干燥气体;D项,萃取操作

9、中,先从下口放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操作正确。【答案】D命题三化学实验安全与试剂存放9.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6年浙江理综,8)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2)(2016年浙江理综,8)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3)(2015年海南,7)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4)(2015年江苏,7)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5)(2015年福建理综,8)称取2.0 g NaOH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

10、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6)(2015年福建理综,8)配制FeCl3溶液的实验操作是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7)(2015年广东理综,12)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8)(2014年全国卷,12)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9)(2014年全国卷,12)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10)(2014年全国卷,12)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答案】(1)(2)(3)(4)(5)(6)(7)(8)(9)(10)10

11、.(2017年海南,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ABC D【解析】A项图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正确;B项图示标志是指易燃固体;C项图示标志是指放射性物品;D项图示标志是指氧化剂。【答案】A11.(2015年山东理综,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解析】A项,泡沫灭火器灭火时会喷射出大量CO2和泡沫,钠可在CO2中继续燃烧,应用沙子盖灭;B项,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12、C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会发生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灼烧皮肤,且氢氧化钠也有腐蚀性,应用稀NaHCO3溶液冲洗。【答案】D命题角度全国卷对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化学实验安全的考查每年都会出现,往往以选择题或者分散在实验综合题的某个设问中,题目位置不固定,一般占48分,内容上多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为主,难度不大备考启示备考时,在掌握常见化学实验仪器以及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安全及化学实验仪器的组装等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识别化学实验仪器及使用,判断基本操作正确与否的能力,以适应高考的要求考点一

13、化学实验仪器熟知常用的实验仪器1.可加热仪器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倾斜蒸发浓缩时要用搅拌用于固体物质的灼烧,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时必须使用,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上冷却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其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振荡时,瓶内液体不能溅出溶解固体时要用搅拌三颈口一般放置温度计、冷凝管、分液漏斗、搅拌器等;一般用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特别提醒】(1)移动试管用试管夹,移动蒸发皿和坩埚用坩埚钳。(2)熔融NaOH固体不能用瓷坩埚,应用铁坩埚。原因是NaOH能与瓷坩埚的成分Si

14、O2发生化学反应。(3)量筒、容量瓶、滴定管都标有使用温度。(4)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温度计的“0”刻度在中间,量筒没有“0”刻度。(5)容量瓶只有一条刻度线,只能读取一个值,该数值为容量瓶的容量值,即容量瓶只能配制固定体积的溶液。2.计量仪器仪器注意事项(1)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2)无“0”刻度,刻度由而逐渐增大;(3)精确度通常为 0.1 mL;(4)选取规格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如量取5.6 mL NaOH溶液应选取10 mL量筒,而不能选用50 mL量筒;(5)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的稀释(1)所测量的温度要在温度计量程范围内;(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应浸入液体内;测量馏分的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处;(3)不能代替玻璃棒使用,温度计的水银球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1)使用前要检查;(2)加液体时用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加液体至凹液面最低处与相切;(3)容量瓶没有“0”刻度,只有一条刻度线,液面达到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