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36678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篇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高一数学研究性学习总结 永顺县第一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 2015年上学期,在教务处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的关心支持下,我高一数学备课组始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快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落实“活跃课堂,创新课堂”的同时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积极投身新课程实验,通过多渠道的培训学习,深入学习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中心展开工作,按照教务处要求,充分发挥全组教师的热情,一学期以来,我组在数学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高一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下面就上学期我

2、组数学研究性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目的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百年历史到今天为止,这门学科的基本规律仍有许多没有搞清楚世界上也还没有一本大家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经典著作因此,有人认为“数学教育学”还处在创设阶段(匐葡爬行的婴儿、或朝阳产业)就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育研究大有可为如果说,一般的教育学研究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那么数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工程”性学科工程技术也有自己的理论层面,但工程毕竟是要具体做出来的因此,数学教育理论固然需要研究,但是数学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服务于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受益每一个数学教师走进课堂,面对自己的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探求

3、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总结数学教学的规律 二、基本情况 目前,我组成员共10人,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初级教师人,其中青年教师人。 具体安派如下: 组长:王军 副组长:张建国 第一小组成员:王焕云田正炎彭永生 第二小组成员:龙继浩严华 第三小组成员:张建国王菊香符培亮 第四小组成员:王军罗振明 1.始终注重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学生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我们初次进行数学研究沁有加强了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和使用方式、灵活变形进行缺少深入剖析和强化训练,使部分同学没

4、有完全掌握了常用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概念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2.要求学生掌握公式、定理,注重基本运算的训练。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对于重要定理、重要公式尤其如此。要使学生懂得正确理解,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去解题,往往会化繁为间、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运算的快速、准确是高考的考查的内容之一,在选好的练习题的前提之下,要多练习,提高运算能力、以练取胜,重点抓解答题的训练,在步骤上、数学卷面上、图形画法中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5、规范了学生的解题。 3.吃透课标,继承传统,更新教学观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讲授仍然是重 要的教学方式,但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由于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知识,不宜过多使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学习方式。如果每个概念都从实践中引入,每个定理都在探索中发现,那要花费多少时间;如果过分强调探索与发现,会给已经饱和的教学人为的增加更多负担和压力,探究性学习活动要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4.在课时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不在偏题难题上浪费时间,也不苛求知识的传授面面俱到,而是全面把握重点章节内容,所选例、习题也不在多,但求经典,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学生能把握课本内容便可以了,但却花费了很多时

6、间讲解初、高中衔接知识,必要时还做了些适当拓展与延伸。 5.如果只就教材来授课,练习册上便有许多习题无法解决,我们自制了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同步练习,力求从基础知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入手,重要内容重点演练,让学生只要稍加努力便可顺利解决,使大家都有成功的喜悦。必修3、4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经过反复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进行适当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作了适量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进行改编。 6、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整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采用“目标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7、、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五、几条建议 1.组织教师学习课标 因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课程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是改革的前提。新课标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了解数学研究的目的,快速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2.发扬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备课组研究气氛不够,有些教师对高中数学研究没有足够的认识,认研究好教教材,上好课,完成教学任务就是自己工作,高中数学研究就是画蛇添足。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团结协作,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进行集体备课,通过交流获取信息和经验,认真阅读整

8、套新课程教材,了解、研究新课程的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对新课标中螺旋式上升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3.作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数学知识体系夸越特大,导致一些必备知识缺乏。知识内容不衔接,教学时需要补充大量内容,如乘法公式、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根式的运算、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角形的四心等。教师为解决这些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从而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但是学生遗忘更快。课程标准是最低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最低目标。教材是素材,教学时需要处理和加工,大胆创新,灵活使用教材,适当补充或降低难度是备课的中心问题。 4.加强变式训练,逐步提高双基水平 教学资源要求过高,学生基本

9、功达不到要求,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数学课标对“双基”没有明确界定,传统的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仍然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我们注意到“双基”的发展变化,认识到“双基”的新内涵,围绕落实“双基”,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练习,提高教学质量。学生 通过“双基”训练记忆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中的每一个字词及记号,并理解其内在含义,在比较、辨析中形成知识网络,适当挖掘课本例习题深层次的隐含知识点,对教材中的例习题进行变式,纵横联系,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使思维呈现辐射状展开,提出新假设、新论断,通过探求问题拓展学习的知识视野。有些例、习题还蕴含着解题思路或方法上的规律性,我们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挖

10、掘、提炼,逐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会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学会学习的根本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自己既具备更新原有知识和吸纳新知识的能力,又具备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高中学习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自觉性逐渐增强,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成就欲望也逐渐强烈,因而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终身学习”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促使数学素养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巧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向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始终进行着“教的研究”、“学的研究”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最后,反思整

11、个过程,我们在如何更好的帮助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很好的办法。高中学生的基础已经经过了九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对一些基础很弱的高中生,要求他们自主学习面对的困难比老师“手把手”地教要大的多。我们作了努力,但效果不明显,需要再研究。我们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好,教师的综合素养会越来越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会越来越高。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我们要培养学生使之终身受益,锻炼教师使之成为研究者。高中数学补充教材作为教学外部条件之一,旨在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教育模式,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以活动为主翼、以学生为主

12、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探究为主线、以发展为主题”的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并且“整合”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学论以及现代信息理论的基本原理。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能动作用,以逐步实现变重“教”为重“学”,变“接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变“专制”为“民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的主动、健康、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之目的。 篇二: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

13、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宏观背景。 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

14、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知-情意整合论等流派的影响,20 世纪90年代经过广泛的实践,确立了三大板块课程,即: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尽管这三个板块的划分在逻辑上还显得不够清晰,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却是简便易行的。另一种划分是按课程设置权限分为:国家课程十地方课程十校本课程三个板块。这两种划分课程的表述,都是从课程外在的、外显的属性来进行的。90年代末,人们愈加重视在课程的内涵上进行挖掘,提出应注重课程三性,即: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以课程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实践为基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这是开展研究性

15、学习的中观背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较为活跃的一块园地。多样的校本课程,如培养兴趣爱好和发展个性特长的,以及品德类、心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休闲类等。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向何处去?研究性学习课程确是一个理性的价值方向,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微观背景。 2.为什么要提出研究性学习 (1)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 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