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6603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5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大理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B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C 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 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2.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金属元素主要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C 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D 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环境3.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4.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A 回

2、收废旧金属B 寻找金属代用品C 过度开采金属矿物D 防止金属锈蚀5.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属均有剩余。则反应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A 相等B 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 铝反应后的容量质量打D 无法比较6.为验证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乙表面无明显变化,把甲放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甲乙丙B 乙甲丙C 甲丙乙D 丙乙甲7.天平两边各放同质量分数、同质量、足量的盐酸,在左边烧杯中放3.6 g铝粉,为了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应放锌粉的

3、质量是()A 3.6 gB 3.92 gC 3.49 gD 3.3 g8.下列叙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A 纯铁是银白色固体B 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C 铜容易传热、导电D 钨有很高的熔点9.下列说法正确是()A 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B 钢就是生铁C 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 纯铜硬度大于黄铜(铜锌合金)10.托盘天平调平后,托盘天平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等质量的硫酸溶液,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2.5 克铝粉,右盘烧杯中加入2.5 克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中都没有固体剩余物,则此时托盘天平()A 左盘重B 右盘重C 仍然平衡D 无

4、法判断11.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 甲乙丙丁B 乙甲丙丁C 丁丙乙甲D 乙甲丁丙12.近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制造出了国产芯片“龙芯一号”和“龙芯二号”,芯片的核心部件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原材料制造的。用化学方法制得高纯度硅的反应原理是SiCl42H2Si4HCl,该反应属于()A 化学反应B 分解反应C 复分解反应D 置换反应13.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5、,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产生H2的速率NMB 生成H2的质量MNC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 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14.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15.苏通大桥高强斜拉索材料镀锌钢丝,其各项指标技术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判断,斜拉索材料属于()A 复合材料B 合成材料C 金属材料D 无机非金属材料二、填空题16.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初步分析

6、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_;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假设一:只含有铁;假设二:只含有_;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实验与探究(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如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当看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_,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2

7、)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交流与反思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_。17.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将金属片X加入到Y中。(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1)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一种

8、金属是_;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_。三、实验与探究18.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填写装置序号)。(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请说明理由_。(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

9、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_、_、称量。(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_。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_(填“大”或“小”或“无法确定”)。

10、_导致计算结果偏大。四、计算题20.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21.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合金。(2)取该合金的粉末26 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g。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2.某同学模拟工业炼铁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8 g氧化铁,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充分

11、反应后,冷却,将玻璃管中的固体移入盛有49 g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1)该同学首先按如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了气密性并装好仪器,接下来的操作是_(只写一步即可)。(2)计算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推理过程)。_。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A项,矿物不可再生,不要大力开采,尽量保护;B项,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C项,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D项,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故选B。2.【答案】A【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A。3.【答案】C【解析】A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其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理解正确;B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做饭需要燃料燃烧提供热量,我们可以观察到有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理解正确;C项,金柔锡柔,合两柔则成合金,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