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1116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实施方案中学校教职工岗位补贴及奖励方案一、几点说明:1、本方案根据多劳多得的精神设计工作量补贴,加班补贴和部分奖励。2、各科工作量,文革后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只能参考原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和传统排课情况,即语文、数学两个班,其他各科一般为14节或16节不等。我们根据各科满工作量所得补贴大体差不多的原则,将各科满工作量节数计算出每节的比例。3、超时补贴只限于课程方案中按课程节数计的工作,但不能以其他固定分数的工作折合课时顶替课程工作量。4、工作量每月以四周计,课时按标准课时计。5、分值由学校领导根据学校经济状况决定,工作量补贴每月发放一次,学校经济确有困难可推迟执行。

2、二、工作量及各科比例1、工作量?、高中、初中任课教师工作量为每周12节,职工工作量出满勤(每周按7课时计)。?、校长、党支部书记、总务主任不任课,副校长、工会主席(不含兼职,以下同)每周3节,主任每周4节,副主任、团委书记每周5节,团委副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周6节。2、各科课时比例:语文:高中1: 初中1:数学:高中1: 初中1:英语、物理、化学:高中1: 初中:1:政治、生物、历史、地理:高中1: 初中:1:图画、音乐、劳技:高中、初中均1:计算机:高中、初中均1:培训课:1:三、各项补贴1、基础补贴。所有在岗正式教职工按学校的分工、出满勤完成工作任务的补贴140分。2、职务补贴。团委书

3、记每月补90分,团委副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月70分,级长每月50分,语文、数学、英语科组长每月40分,语文、数学、英语科副组长和其他科组长每月30分,班主任每月68分。校长、党支部书记领全校最高一位教师的课时补助,副校长、工会主席领前三位教师的平均值,主任领前6位教师的平均值,副主任领前9位教师的平均值。3、特殊补贴。会计、出纳每月补30分。4、值日补贴。每值日一天补15分,教师领导每月按值日天数计。5、超工作量补贴。任课教师(含领导)每周任课超过工作量规定节数的,每节补5分。星期六、日加班每天(8小时)补15分,寒、暑假每天补20分(加班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报校长办公室登记)。6、超编

4、补贴。高中每班定编54人,初中每班定编68人,超过标准的,每月按以下给予补贴:班主任每人补 分,科任每周任课3节(合3节,不折合计算)以上的每人补 分,每周任课2节(合2节)以下的,每人补 分。7、跨级跨科备课,每周备1课(不折合计算)补 分。8、早操补贴:跟操指挥、组织队伍的体育教师每月补20分。组织体育活动的每节补2分。9、晚修跟班补贴每节2分,缺勤不补、旷勤倒扣4分。10、学校安排的代课补贴每节课5分,以代课卡作为凭(代课卡须写清楚星期几、X月X日代XX教师X科、且属教导处安排的)。11、课外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经学校批准的每次补15分。12、月考、期中及期末考试每监考一场补5分。13、公

5、开课补贴,承担市级教育行政组织的公开课,每节补50分,湛江市级或湛江市级以上的加倍。14、期中、期末考试,所教学科的平均分高出本级本学科平均分第二名5分的老师,每次奖励100分(实验班和普通班分开,高中文科和理科分开计)。四、扣除部分1、教师每月累计请病假达3节,事假2节,扣当月全勤补贴的五分之一;病假累计达4节,事假达3节,扣当月全勤补贴的三分之一;病假累计达8节,事假6节,取消当月全勤补贴。2、职工每月请病假累计2天,事假1天半,扣当月全勤的三分之一,病假累计达4天,事假达3天,取消当月全勤的补贴。3、早操、晚修、早读每缺一次当一节计,迟到、早退2次按相应的一节课计。4、教师会议(含级组、

6、科组会议),每迟到一次当一节课计,每缺席一次当两节课计。5、教师旷课一节,职工旷勤半天者,取消全月全勤补贴。6、考试监考迟到,缺监、旷监一次,分别扣10分、20分、30分,并取消该次监考补贴。7、期中、期末考试,所教的学科学生平均分排在全级倒数第一,且低于倒数第二名8分的,算教学不达标。在学期末达标奖中扣100分(实验班与普通班分开算)。8、课后书面作业(每学期作业量):语文科大作文不少于6次,数学科不少于60次(180题);英语不少于50次(150题,英语作文一次相当15题)。物理、化学不少于30次(120题)政治不少20次(70题)。历史、地理、生物每科不少于15次(45题)。作业量达不到

7、上述要求,不能领期末达标的奖学金。五、期终奖金分配期终奖金按下列立项比例分配。1、基础部分占40%,在职教职工人均相等。2、出勤奖占30%,出满勤者领足该项奖金。缺勤者按全期工作的平均值加倍从该项奖金中扣除。若全期缺勤累计达16节(8天)者,只领取该项奖金的一半,若全学期缺勤达30节(15天)者,不得领取该项奖金。旷缺2节(2天)者,不得领取该项奖金。3、达标奖占30%。?、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有影响学校声誉行为,不得领取该项奖金。?、不交工作计划、总结或迟交一次学校规定要求的材料(表格)的扣该项奖金的50%。?、不服从学校分工分课的,不得领取该项奖金。?、若不经校批准,擅自收插班生、转学生的扣

8、除该项奖金。备注:未经学校领导研究、批准,教职工(含学校领导)自立名目乱收费的或代学校收费而不按时上缴的,一经查实,取消全学期奖金,并视情节轻重,从严给予处分。六、奖励:一、教学研究奖凡我校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或优秀教案,参加各级的评比并获奖的,我校根据获奖级别给予奖励,各项奖金如下表:等次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级50元30元20元湛江市级100元50元30元省级200元150元100元国家级300元200元15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并获奖的,学校给辅导教师相应奖励,按市排名发奖(每生奖金):排1至5名奖1000元,6至10名奖800元,11至20名奖400元,21

9、至30名奖250元,30至50名奖150元,51至80名奖100元,但不论排名多少,都必须获市三等奖以上。如果市不排名的,按下表发奖。等次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级200元150元100元湛江市级500元300元200元省级800元500元300元国家级1000元800元500元三、中考奖励方案(XX年)一、奖金总额按实验班总分达到重点中学正取生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和普通班(1至4班)总分达到我校正取生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奖励,统一每生奖励二千伍佰元整。但上重中线总人数不足15人的,不设奖。普通班有上重中线的每生奖陆仟元。实验班奖金总额最高不超过九万元,普通班奖金总额最高不超过叁万元。二、奖金分配办法

10、1、提成奖金总额的15%作为管理费。设提成后实验班、普通班余下的奖金分别为X1,X2。2、优秀奖。X1的30%用于实验班的优秀奖,X2的30%用于普通班的优秀奖。具体办法如下:总分达到重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设有Y人),则按各科标准分奖给科任。计算公式如下:每生奖金a=X130%Y,设某生的各科标准分如下:语文K1分,数学K2分,英语K3分,物理K4分,化学K5分,政治K6分,历史K7分,体育K8分。各科权重如下: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K4,化学 ,政治 ,历史 ,体育 。令B=( + + +K4+ + + + )则该生每分奖金值G=aB对于该生,各科任的奖金分别为:语文 G,数学 G

11、,英语 G,物理K4G,化学 G,政治 G,历史 G,体育 G。普通班的优秀奖计算方法亦与此相同。3、基础奖。(X1+X2)的35%用于基础奖,设该项金额为S。具体办法如下:S的三分之一奖给(5)、(6)班科任,S的三分之二奖给(1)至(4)班科任,两系列互相独立。各科权重仍按优秀奖计算,则语文1: ,数学1: ,英语1: ,物理1:1,化学1: ,政治1: ,历史1: ,体育1: 。计算办法与优秀奖一样,先算出每一考生每一分之奖金值,设为e。某一科任的奖金则为所教学生的该科总分之和乘以权重再乘以e。各班参考人数不等的处理:以参考人数最少的一班为基数,每增加4人考试的班就多算1人的总分(从高分

12、取至低分),即“逢四进一”。4、辛勤奖。(X1+X2)的30%用于(不妨设为R)用于辛勤奖。平均奖给工作态度好,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为我校06年中考作出贡献的初三级教师。5、非现任教师的奖金。非现任教师的奖金按每班每学期占现任教师奖金总额的8%(初一7%)计,从接任教师中扣除。中考不考的科目不设奖,已调离本校的教师不发奖。6、现任班主任、级长奖。(X1+X2)的5%(最高限额3500元)用于现任班主任、级长奖。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班级管理,中考备考工作到位,后期本班不出现破坏公物、打架等现象的班主任给予酌情奖励,原则上根据本班贡献大小排序分等级发奖,级长的奖励参照班主任奖励。四中XX年4月4日 本篇范文标题是: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