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0808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认识体会领导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就中国的国情而言,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能否优化配置,行政资源能否有效整合,取决于人,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鉴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能力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道德的好坏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正确落实。在全国上下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之际,个人对领导干部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持有粗浅的看法和见解。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科学的态度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细节。领导干部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效果。笔者认为,要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要有科学的态度。一是公正的态度。作为领导干部,

2、公正则赏罚自明、真伪立判,公正则正邪自分、善恶立辨,公正的态度就是科学的态度,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公正的态度去待人处事、回报社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公正的的态度对领导干部有两点要求:一要参透公正的内涵,公正是什么?公正是公平正义、公道正派、公心正气、公开正直;公正是人格的对等、事理的透明、价值的互现、福祉的共享;公正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法则,是衡量个体德性的重要标尺,是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二要认识不公的危害,公生明,偏生暗,领导干部,如果待人不公,会让人情近乎冷淡、社会变得复杂、法律成为摆设、道德趋向沦丧;如果处事不公,将导致人格权利的不平、竞争

3、机会的不等、收入分配的不公、社会结构的不稳;如果为政不公,将破坏市场法则,削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阻碍改革的推进。二是廉洁的态度。廉洁的态度也是科学的态度。廉洁是什么?廉是清廉,不贪不占,洁是干净,洁身自好,廉则清贫自守,洁则光明磊落;廉洁是一种信念、一种操守、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廉洁是正义的化身、文明的标志。现实生活中,干部队伍里,不乏贪婪腐败、骄奢淫逸之徒,他们贪腐的形式各异,程度不同,但贪腐的对象不外乎财、权、色三个方面,笔者按贪腐的方式把他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领跑式”,有酒喝了再说,有钱收了再说,有权用了再说,有女人睡了再说,这些人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二是“跟跑式”,别人嫖赌他跟着

4、,别人放屁他捧着,别人送礼他扛着,别人收礼他分着,这种人脸皮厚、心肠黑,多是帮凶;三是“中庸式”,喝小酒、品小吃、捞小财、做生意,陪笑脸、拍马屁、带小秘、混处级,这种人道貌岸然,看似老好人,实为伪君子。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沾了贪腐的边,危害都非常大。领导干部务必认识到贪腐的危害,常修廉洁之身,坚决做到四正:一是心正,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顶得住歪风邪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做到不法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二是眼正,要时刻保持雪亮的眼睛,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要因为手中有了权力,就见钱眼开,见物心欢,见色就钻;三是口正,要管住自己的嘴,

5、不要贪吃、贪喝,铺张浪费,不要说空话、假话,信口开河;四是手正,要用双手为人民服务,不能用来搞不正之风、拉关系、讨好处、开后门。三是勤奋的态度。中国有句古话,“一勤天下无难事,一生之计在于勤”;左传里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高尔基说,“天才在于勤奋”。勤奋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品质,勤政为民,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勤奋的态度同样是科学的态度。笔者对领导干部的“勤奋”作了两种区分:一是背离人民的“勤奋”,这些领导干部,不能说不勤,他们密切联系领导,理论联系实惠,吹捧与互相吹捧;他们好话说在口头上,眼睛长在额头上,时间花在休闲上,心思用在应酬上。这样的“

6、勤奋”,为老百姓所唾弃。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奋”,这些领导干部,他们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他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勤奋”,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四是务实的态度。务实是和务虚相对的。务实就是踏踏实实不浮躁,兢兢业业不张扬,点点滴滴扣细节,默默无闻做奉献;务实就是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务实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务实就是公信力、说服力,务实的态度正是科学的态度。有的领导干部,贪图虚名,急功近利,哗众取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热衷

7、于轰动效应,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严重,落实就是发文开会,管理就是检查收费,改革就是破产报废,发展就是招商引税,这就是务虚的态度,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五是团结的态度。团结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人、少数人办不到的事,大家齐心协力就能办到;团结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不勾心斗角,搞内耗、打内战。“一个和尚挑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一条虫”的说法,无疑是对中国人闹不团结的极大讽刺。团结有真团结与假团结之分。关于真团结与假团结,北宋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有过精辟的论述:“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8、;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据此,我们可以判定,那些为追求一己之私而结合起来的小团体,非朋非党,一旦发生利益冲突,马上就会反目,搞窝里斗。这种团结是暂时的,经不起考验的,是一种假团结。反之,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立足点,以道义为基础,以诚信为纽带,这种团结是始终如一的,牢固的,是真正的团结。团结有大团结与小团结之别。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组织的团结是小团结,全党全国全社会、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就是大团结。没有小团结就

9、不可能有大团结,但如果把眼光局限在小圈子内部,过度追求小团结,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就会由此滋生,反而会破坏大团结。我们正处于利益分化调整最剧烈的时期,各种利益阶层不断分化组合,各种利益团体也不断涌现,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问题十分突出,固守小团体利益,去维护所谓的“小团结”,必定引发种种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经济、社会的进步。领导干部着手打造真团结,倾力破除假团结,正确对待小团结,全心服务大团结,在今天的中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征程上,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六是创新的态度。创新是什么,创是创造,新是革新。创新是从无生有,从有生优,从优生变,从变生新的过程;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

10、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是扬弃,它不满足已有认识,不断追求新知;不满足现有方式、方法,不断进行改革;不墨守陈规陋习,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探索新的规律;不迷信书本、权威,敢于向权威质疑;不盲目效仿别人,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坚持独立思考,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历史的召唤,时代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领导干部以创新的态度投身创新的实践,一要尊重个性、张扬特长,为创新提供人才保障;二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为创新打牢文化根基;三要建设公正诚信的政府,为创新提供行政支持。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过硬的素质领导干部要正

11、确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身素质一定要过硬。要加强修养、提高素质、苦练内功,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笔者以为,有五种方法是必备的,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简言之,即:学、问、思、辨、行。先说“学”,学当博。一个领导干部,不学的危害很大。不学政治,则免疫力和敏锐性会出问题;不学经济,则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会出问题;不学时事,则洞察力和前瞻性会出问题;不学道德,则亲和力和协调性会出问题;不学法律,则自制力和规范性会出问题;不学业务,则约束力和政策性会出问题;不学技能,则创造力和科学性会出问题。一个领导干部,要学的东西很多。政治上,新思想、新理论激浊扬清;经济上,新模式、新思维革故鼎新;时事上,国内的、国际的风云变

12、幻;道德上,古人的、今人的推陈出新;法律上,东方的、西方的交互碰撞;业务上,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技能上,专业性、科学性不断加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导干部只有勤奋学习,兼收并蓄,用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去学,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为。次说“问”,问当审。一个领导干部,要问的时候很多,规划时、进行时,计划时、变化时,付出时、收获时,工作时、休息时,时有问题冒出;一个领导干部,要问的东西很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关系,总有问题挡路。要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领导干部用正确的方法去问。一是不耻于问,凡是自己不懂的东西,要不拘形式、不论内容、不计对象,不虑

13、面子,追本穷源地问,谦恭诚恳地问,随时随地问,不耻于问甚至不耻下问。二是扪心自问,陶行知先生有每天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笔者以为,领导干部至少每天要有三问:一要问机体是不是受到腐蚀了,思想是否颓废了、道德是否沦丧了?二要问工作是不是落后了,方法是否对路了,服务是否跟上了?三要问学习是不是退步了,已会的是否生疏了,未知的是否探索了?养成遇事多问的好习惯,可以避免领导干部庸庸碌碌过一生。三说“思”,思当慎。一个领导干部,要思考的时候很多,决策时、宣传时、执行时、操作时,其言行能不能顾全大局,能不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是不

14、是符合道德法制的要求,是不是悖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一个领导干部,要思考的事情很多,一时之事,当思缓急;一日之事,当思轻重;一月之事,当思短长;一年之事,当思本末;一生之事,当思始终。一人之事,当思大人小我;一家之事,当思大公小私;一群之事,当思大道小义;一域之事,当思大安小富;一国之事,当思大节小名、大死小生。总之,领导干部要养成遇事三思的好习惯,要因势利导,统筹兼顾,好好想想昨天、今天、明天,好好想想家事、国事、天下事。四说“辨”,辨当明。领导干部要善辨、明辨,辨以知人,辨以自知。辨人时,心中要有一杆秤,用以衡长量短,找准是非、善恶、忠奸、美丑、利弊、好坏、优劣、荣

15、耻的定盘星;辨己时,眼前要立一面镜,用这面镜子自我对照、折射历史、反观他人,以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以鉴影识形、鉴古识今、鉴人识我。领导干部要善辨、明辨,辨以识事,辨以明理。以辨识事,要求领导干部从实际出发,客观地分析问题、冷静地研究问题,以解剖麻雀,抓住典型,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每一件事都有独到的见解,从而把准方向,有的放矢。以辨明理,要求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实践,从普遍看特殊,从现象看本质,从粗象看具体,从局部看整体,从静止看发展,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从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五说“行”,行当笃。学、问、思、辨,最终落实在行动上,关键在于笃“行”。领导干部“行”之笃,表现在对

16、党国的忠贞不渝,对人民的全心全意,对事业的坚定执著,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要真正做到笃“行”,领导干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其一,行要有定位,不盲从。要做到:正直无私、坚持原则;襟怀坦荡、以身作则;勤勉务实,我为准则;服务群众,满意是则。其二,行要有计划,不紊乱。要做到:事前有安排,安排抓落实,落实见行动,行动出成绩,成绩有总结,总结启未来。其三,行要有内容,不空洞。要做到:办好事、善事,要看得见、摸得着,要让发展见效益,让百姓得实惠;做实事、正事,要行得正、坐得端,要为人民造福谋利,为国家塑形造威;管坏事、闲事,理要直、气要壮,要让腐败分子低头,让黑恶势力走开。总之,不论是行好事善事、办实事正事,还是管坏事闲事,都必须围绕中央政策去贯彻,围绕地方经济去发展,围绕人民利益去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