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3021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很成功。滁州市政府、市人口计生委为会议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和优质服务,在此表示感谢。 这次会议讨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事关全局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问题,大家都能大胆发表意见,敢于争论,这很好。一个会议,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与会者不能畅所欲言,噤若寒蝉,那是很可怕的。这次会议开的很好,就在于大家在会议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互相启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我们完善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是大有裨益的。会后每个市还要提出一份今年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的书面修改意见,发规处要尽量吸取好

2、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今年的考核方案。 XX年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如何改革尚在酝酿中,方案的草案出来以后要广泛征求意见,还要开务虚会,还要考察借鉴外省的经验,集思广益,尽可能使XX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改革方案更加完善。考核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如果考核办法不能促进和推动工作,甚至阻碍工作前进,就要改革。基于这一点,目标责任制考核方案的改革完善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就是求实。倡导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第二就是能够评价出各地工作的努力程度。全省各地情况不一,工作基础不同,如何体现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的原则,目标责任制考核是个杠杆和指南。改革后的考核方案要能够进一步把各地工作上的客观因素降到最低,主要评

3、价各地工作主观上的努力程度,这才是成功的考核方案,分类考核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全省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人文背景都存在差异,不是同类、不在同一级别上进行统一评比是不科学的,也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考核一定要能够评价出主观的努力程度,因为客观因素谁也改变不了,有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历史形成的,如果考核不去看他工作上的主观努力程度,将会失去考核的意义。这就是分类考核、同类比较的根本问题,否则是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第三就是进步幅度。要评价出各地工作的相对进步幅度;第四方面就是先进程度。把握好这四个方面,改革后的考核方案才能相对的科学合理一些。还必须强调的是,改革也不是对过去的

4、全盘抛弃,而是在继承和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来进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不是一个抛弃的过程。可能这次改革的幅度要大一些,但是必须坚持这么多年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如分类到县,重点管理,抽样调查到户等等。 综合会议上大家讨论的结果,结合我自己思考,再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今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 去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从结果和大家讨论的情况来看,总体上还是符合实际的。但在局部、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主要是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考核指标设置过于繁杂。有些指标的设置形式主义严重到极点,操作上难度也很大。有些枝节问题反而把主干淹没掉了。基层有反映,我们委员会带队组长也有切身感受

5、。XX年我们对考核指标是大刀阔斧的删繁就简,XX年主要围绕专项清理,但是XX年的考核方案就是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这确实是需要改进的;二是调查队员的心态问题。从近几年调查情况反映来看,值得注意,心态不端正,也会影响调查的公平公正;三就是调查环境的问题。有的干扰的程度相当严重,调查的环境非常不好。 针对上述几方面问题,今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总体上讲,农村地区部分大的框架不变,主要在操作方案上做修改。首先是解决指标设置过于繁杂的问题,删繁就简是主要的指导思想,突出核心指标,简化操作办法,把主观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比如优惠政策和奖扶政策的兑现问题,可以直接从微机里抽调个案信息去核查,此外还有村

6、级工作开展是经常还是偶然,不是主观判断,而是看现场,带队组长必须进村室看,看资料,看设施,看活动记录,工作上要求有的必须有,用照相机、摄像机拍下来,回来评分,尽量避免主观判断。考核目的是推动工作,所以我们要把主观的判断降低到最低限度,要把客观指标获取过来,大家要根据这个原则提出考核方案的修改意见。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调查队伍调整优化。调查队员今年必须调整1/3到2/3。将来3年轮换一次。调查队员多年不换,都是老面孔,相互都熟悉,容易造成弊端,影响公平公正。包括对带队的副组长,都要有严格要求。对于带队的组长,今年要建立责任制,使他们的责、权、利统一起来。通过加强调查队伍的建设和规范运作,从组织上保

7、证调查的公正性。 第三个方面是改善调查环境。今年方案最重要的变动就是做出的针对调查环境的规定,根据省委4号文件精神,对干扰调查的情况划了3个等级。列为严重干扰的直接重点管理,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都扣分。一旦发现了,情况属实,坚决按规定执行。今年考核要进一步加大求实导向。调查发现有瞒、漏、错的,按个案直接扣分。此外就是突出主要指标,抓主干的问题。还有一条要提醒大家,效果指标中的性别比治理和案件突破问题,案件突破要分几个档次,130以上,120-130,120以下,要求不一样。6、7月份全省要开个性别比专项治理调度会,总结经验。 今年对市里的考核,还是三块,城市和流动人口、农村地区和保障措施。保障措

8、施是我们近年来新开辟的一个考核内容,大家也提出了很多意见,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如何完善是我们的目标。真正能够考评出地方党政领导对计生工作重视程度的,还是靠保障措施考核,虽然目前考核办法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以领导小组的名义组织起来已经不易了,这个阵地才开辟,需要巩固发展。今后考虑把几大部门都纳入进去,省委、省政府办公厅都可以参加,逐步扩展。“一票否决”文件执行、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性别比案件突破等工作,确实都是党委和政府应该抓和需要抓的事情,应该看到,近几年的保障措施的考核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些地方多年解决不好的经费问题得到了解决,队伍建设基本上配

9、齐了计生科技副主任,还有性别比案件的突破问题等等。我们这个部门就是要善于开发政策,发挥政策作用。有的事情目前难以形成文件,但大家一起可以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来源于实践,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在保障措施考核方面,下一步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展到部门综合治理。前不久到山东考察,那里综合治理有30多个部门,他们按照中央8号文件精神给各部门进行职责定位,确定各部门每年应该完成的任务,然后评估,省里不参加,由地市投票,给各部门排队,奖励先进,不关什么笼子,效果很好。今后我省可能也要考虑采取考核和评估结合的办法,包括业务工作,有些是可以进行评估的,就不再放进考核方案里。适当采取考核和评估分开的办法,可以进一步分清

10、责任,追究起来也明确,改变过去那样一锅煮,最后责任全落在计生部门的状况。我们尽量通过考核方案的改革,把责任区分明确。多年实践证明,计划生育考核办法还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点要充分肯定。要辨证地去看,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就是辩证法。前几年,省里尝试过对一类县3年考核一次,放3年,结果工作不断下滑,不得不更正过来,不考核就没压力,工作就滑坡。虽然我们现在的考核方法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与其它部门考核办法相比是最好的了,基层又怕又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最有效的,一定要有这个清醒认识。今后考核办法一要坚持,二要改进,三要完善。这应该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二、关于

11、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是永恒的主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怎么样,业务部门管理水平很关键。很多工作,为什么有的地方那么好,有的地方很差,差异问题反映的就是科学管理的问题。讲管理,管和理,管,就是监督和控制;理,就是指导和服务。所以我们要把管理这个文章做活。做到寓管于理之中,用指导和服务的方式来实现监督和控制的目标。但是我们管理的科学性怎么样?为什么有的地方一直保持平稳的态势,有的地方一直在折腾,就是这个题没破好,就是因为管理的不科学性、粗放性,主要表现为计划生育的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表面化和形式化。管理不科学、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就是以突击为主,这是典型的随意性、粗放性管理,这可能是与我们这样

12、一个农业大国,长期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式有关。表面化、形式化主要表现为我们的工作没有落实到基层,悬在半空中,终端没有发挥作用。所以要看到管理的问题始终是最大的问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寓管于理之中,指导和服务是管理的方式和途径,监督和控制是管理的目的。当前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科学管理的意识强调不够,有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冲淡了科学管理的主题。如何使我们计划生育的管理步入科学化,主要抓手还是建立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的责任落实机制。这是科学管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最根本、最主要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这几年各地都在围绕这方面做文章,一、二、三类县也都出现了很多好的典型,但是就整体的而言,还是远远不够

13、。今后要在进一步推进村为主的责任落实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人口计生工作管理的科学性。第一就是管理目标的科学设定。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层级目标如何设定,工作职责如何明确,工作目的如何明晰,这很重要。有的地方,县对乡(镇),乡(镇)对村,还有设定性别比考核指标的,有的地方乡(镇)对村还设定相对考核指标,这种办法只能产生负面作用。另外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考核指标设置上下一般粗,上面有多少指标,下面就有多少指标,不是他的职责怎么能设置,怎么能去考核他,这就是管理目标设置的科学性问题。对村级抓住几个主要指标就行了,婚育信息上报、孕情跟踪监测、四项手术落实、村室建设,这是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最具

14、体、最量化的体现,也是村一级该干和能干好的事情,重点突出,职责明确。层级责任目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在江南地区,也有一个明确村级两个一把手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问题,不能仅靠计生专干独撑大局;第二就是运行机制的科学建立。有了责任目标,通过什么方法去推动。很多地方实行月积分、季考评的方法来推动,坚持了日清月结,工作步入到经常性轨道,这很有效。不能把基层的注意力引导到一年两次考评,如果县里一年两次抽样调查就定乾坤,基层经常性工作怎么能开展起来?必须通过科学的运行机制,推动和促进基层把功夫用在平时,日清月结,工作经常化。这种运行机制真正建立后,基层工作的状态和面貌将会

15、为之一新。但是,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在推行这种机制,却没有掌握要领,用的思路和方法还是过去的那套,县指导也没转过来,乡镇的思路和方法也还是老一套,所以推不下去,推下去也是夹生饭。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和方法,在县指导、乡镇负责的层面上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县指导概括为四句话:均数监控,个案调度、核查督察、逆向追究,也是一个机制,这与月积分、月调度、季考评的运行机制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之间互为推动。我们现在好多地方形式上是搞这个,但却是片面的、孤立的,相互之间缺乏有机链接,缺乏系统性。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乡镇层面,有的地方是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来核数字上报,源头造假的问题就出现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

16、员,自己评价自己,那怎么行呢?有的地方搞的很好,分管的书记、计生办主任一律不包村,只做裁判员,重在负责检查指导,组织评估,兑现奖惩上。这就是关于建立科学运行机制的问题。第三是新老方法结合问题。层级管理目标科学设定了,科学运行机制也建立了,但还要与我们现在施行的一些过渡性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结合起来。比如解决后进村、落后面的问题,后进村一定要采取工作组包村的方法带动解决,他那里村级组织缺乏战斗力,甚至都是瘫痪村,“村为主”根本不行,就不能生搬硬套新机制,一定要加强力量,以乡镇为主去抓,还是要下猛药祛沉疴,这叫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但要注意处理好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关系问题,包村干部是连带责任,不是村计划生育第一责任人,虽然责任捆绑在一起,但是要分清彼此职责,该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明确职责,奖惩分明,兑现到位,防止村里出现依赖思想。第四就是保障机制问题。“村为主”责任落实机制的建立,涉及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及村室建设等保障支撑条件。要提高我们科学管理的水平,无论是质量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