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693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衡中生活记录 之 写给奥赛生在这里,我以一个与奥赛接触较多,奥赛保送政策改革后第一任家长的角度,谈一谈奥赛的相关问题,希望能使各位对奥赛有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首先,我先谈一下怎么看待奥赛的问题奥赛,曾经是优秀学子进入名校的阶梯和捷径,很多孩子通过取得的奥赛奖项,与名校提前握手,获得了不通过高考提前进入高校的资格,省却了将近一年左右的高中奋斗历程。但随着2014届毕业生奥赛保送政策的改变,以往一切的经验都需要重新建立、重新摸索和积累了。今年以前,很多科目的省一等奖,都有机会直保清北、上交、中科大等名校,但今年则一切皆成“云烟”保送生人数极度缩水,从以往的每年全国高达7000人左右,锐减到今

2、年的全国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仅有260人的一个可怜的规模。这个数字,相较于往年,近乎接近于“无”的量级了!但这并不是说奥赛生的前途就完全暗淡无光了,而是在诸多方面,奥赛生仍然存在着普通学生无法企及的优势和前途机遇,拿我比较熟悉的物理奥赛来举例吧(其他学科也可藉此作为参考):河北省作为物奥强省,省队、省一名额数,都相应地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达到了17人和55人(这个数字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根据上一届该省在全国的奥赛成绩排名进退,来做出相应调整的)。进入省队的17名同学,前途自不会差:河北省取得全国比赛金牌的7位同学(全国金牌共计50块)都获得了直保清北的资格,而且专业也都遂了心愿;取得银牌、铜牌的

3、选手,也都获得了清北一本线的优惠,并提前确定了专业。衡中有8人进入省队,最终获得了国赛4金4银的优异成绩,4金被保送清华,4银都获得了清华的一本线录取的优惠政策。衡中在全省的55个省一名额中,拼下了22个省一,位列全省第一。在这22个省一中,去掉省队的8名同学,其余14名同学,截至目前,已有7人取得了清北的录取优惠,还有4人(含1名省二)取得了中科大的录取优惠。其中,取得清北优惠的学生中,北大一本线1人,清华60分优惠2人、40分优惠4人。另有数人通过了3月初的清北自招笔试。其他学科也有诸多同学取得了清北、上交、中科大等名校的优惠录取政策。截止1月9日,衡中清北直录或降分优惠的40名学生中,有

4、36名为奥赛生(其中,数学6人,物理15人,化学10人,生物4人,信息1人),其余4名非奥赛生均为清华领军计划人选。这就是奥赛生的优势和机会。下面,引用一段源自衡中网站的消息,对今年的奥赛成绩来个全面的概括吧:“2014届五大学科奥赛全国决赛先后落下帷幕,我校学生获省一等奖人数、入选省队人数、入选国家集训队人数等各项指标均名列全省榜首,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继续领跑河北省。据统计,在今年数、理、化、生以及信息学奥赛中,我校有95人喜获河北省一等奖,其中包含2015届10名获得信息奥赛省一等奖学生;有27名学生入选各学科河北省代表队,其中夺得全国金牌11枚、银牌9枚、铜牌6枚;有10名优秀学子入选国

5、家集训队。截止目前,我校2014届高三学生有37人提前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预录取,位居全省第一。其中,付家兴、孙照人、周子淞、赵玉栋、杨中天、张力培、葛诚浩、颉可、曹嘉明、宋涛等10人获得直接保送资格,我校成为全省2014届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从奥赛省赛区比赛结束,到3月初的自招笔试以前,奥赛生相对于其他普通学生来说,还有数次与名校牵手的机会。比如,清北等名校在各学科省赛结束后数日内,将举办针对该科奥赛生的拔尖计划和“学科选拔营”,邀请优秀奥赛生参加,表现优秀者可以当场获得最高60分的录取优惠。顶尖名校基本上是针对省一选手举办的选拔,其他次一等级985或211的学校,省二的

6、学生也有资格参加。另外,在12月份中下旬,还会有清华领军计划、北大校长实名制推荐等机会,奥赛生均有资格参加报名、选拔。通过学习奥赛,在取得录取机会优势的同时,还有两个终生受益的好处一是意志品质的磨练提升;二是学习能力的提升。衡中“奥赛与高考并重,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硬”的奥赛学习模式,直接决定了奥赛生的辛苦程度。但这样做也给奥赛生多了一道“保险”,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原因显而易见,通过奥赛直接博得前途的人数,也许只占奥赛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三分之二的学生,最终还要走高考之路,要通过高考来谋出路。衡中的高考课一直未丢,所以我们心里有底,我们不怕。奥赛与高考两者兼顾,就会给奥赛生造

7、成了极大的压力。在衡中这样一个哪怕仅学高考课也很难出类拔萃的地方,要做到“两者兼顾两者俱优”的目标,是何其难呀!所以,这对奥赛生的心理磨砺作用是巨大的。同时,要两者兼顾,必须要从学习方法和时间的调配上下功夫、找出路,这就对学习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和时间统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志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对现阶段有帮助,对今后一生的学习和面对困难时的处置和应对,都会有巨大帮助的。其次,再说说奥赛与高考的关系奥赛是手段,高考是根本,这是毋庸置疑的;奥赛是捷径,高考是途径,这也是通过实践验证了的。有些学生,奥赛成绩一直很出色,于是便有了凭着自己的实力,进省队拿金牌直保清北的憧憬,这是积极的心

8、态,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其中暗藏着的隐忧。有些同学,对奥赛盲目自信或期望值过高,于是放弃了或者是懈怠了高考课的学习,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每年的奥赛比赛,总会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出现,时有“黑马”跃出,也总会有诸多“汗血宝马”跌入尘埃。而且,这还不是百年一遇的偶发事故,而是几乎年年上演、年年发生且概率极高的常见“戏码”。很多所谓的学科“大神”,因为临场发挥的不稳定,或者比赛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角度的偏差,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与省队甚至省一失之交臂,最终也只能通过高考来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了。那么,此时,高考课的重要性就彰显出来了。这仅仅是针对奥赛优秀生而言,对于奥赛成绩平平者,更不能孤注一掷,更

9、需要做好两者兼顾的准备。当然,“宝马”落马的同时,也必然会有“黑马”的飞出,但所谓的“黑马”,也只是相对而言的。这些黑马也几乎都是具有一定实力之人,否则,即便机会摆在面前,也是很难有资本和能力跃起的。“黑马”出现的概率哪怕再高,也只是相对于整体而言,如果单论个体而言,却近乎于零,所以,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黑马”这种小概率事件上。所以,要保证高考课不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再把精力更多地转移到奥赛上才是明智之举。以我的经验和对衡中奥赛的了解,我感觉把奥赛分为三个阶段是较为恰当和易于操作的:第一阶段,兼顾阶段。这一阶段从进入奥赛班开始,到比赛前的四个月左右。这个阶段,一定要保证高考课的学习,要保证高

10、考课排名和进入奥赛班前没有大幅度下滑,以300名为最大下滑幅度。第二阶段,侧重阶段。这一阶段从比赛前的四个月或百天之时开始。这个阶段,要侧重奥赛课的学习,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奥赛上来,高考课成绩波动幅度在500-800名以内为宜。第三个阶段,专注阶段。这一阶段为比赛前的两个月或70天的时间(对于数理化三科奥赛生来说,这个阶段主要是暑假期间),要把精力完全用到奥赛课的提升上来,可以暂时放弃高考课的学习,全力冲击比赛。这样做的好处是,将高考课的耽误程度降到最低,同时也将更加专注的精力投入到奥赛的学习之中。这个阶段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此时,奥赛知识基本上都已学完,进入了查漏补缺的提升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

11、学习,大多数同学的水平会被拉齐或接近,整体水平得到巨大的提高。做好上述三个阶段,就可以在保证奥赛学习的同时,将高考课的耽误降到最低程度。以奥赛生的聪颖资质和超强的学习能力,在奥赛结束后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多数同学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恢复到应有水平的。另外,高考课的平时成绩排名,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清北学科营、清华领军计划、北大实推,以及后期的自主招生等诸多资格的取得,在凭借奥赛成绩的基础上,更多还是需要参照高考课的成绩来排名的,排名靠前的,取得上述资格的机会就会相应增加,这都是实践证明了的。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奥赛是手段,高考是根本,不能舍弃。最后,再谈一下面对奥赛应有的态度无论学生还是家长

12、,对待奥赛都要有一颗平常心,既不能期望通过奥赛来一战定江山、光宗耀祖,也不能妄自菲薄,动辄质疑奥赛、怀疑自己。我觉得,做好三点即可:一是忌彷徨。既然选择了奥赛,就要有必胜、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心里敲鼓,怀疑自己,甚至有退缩之意。学习奥赛和学习其他任何科目都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路坦途,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候,坚定的信心就会帮助你走出泥沼。家长更是如此,不要总对孩子说:“咱们先学着看,实在不行咱就退。”后路,可以有,但不要事先就再三跟孩子强调;等发现孩子实在学不下去了,再考虑这个也不迟。二是忌妄自菲薄或自大。学习奥赛,对大家来说都是新鲜事物,不要拿以前的成绩和辉煌去

13、给自己的奥赛定位,等学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知道,奥赛和别的学科一样,都需要实力和毅力;但奥赛和别的学科又不一样,更讲求方法、考验智力。即便你的奥赛成绩是班里最棒的,那么你也要知道,省队、国金的名额对你来说也不是板上钉钉的;相反,亦然。摆正位置,胜不骄败不馁,才是王道。三是忌独。奥赛是很深奥的学科,知识点多,难度大,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恐怕很难突破。奥赛参考书目众多,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参透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个时候,团队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这一点,衡中做的还是很好的,分小组学习,分小组组题,大家共享,保证了知识面的扩充。这时最忌讳的就是“独”有新鲜题型和思路,舍不得和别人分享,唯恐别人超过自己。其实,同伴的强大,对自己也是一个激励,更是推动。就像下棋,和高手过招总胜于和臭棋篓子交手吧!2014年3月2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