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26401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托社区创新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外来流动人口入住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五普”资料显示,xx区常住人口达 万人,其中外省市流入33万人,市内人户分离人员 万人,共占常住人口总量的 %,外来人口超生现象较为突出,市内人户分离人员无计划生育也时有发生。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口发展的要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我们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逐步构建出本区“依托社区、综合施治,单位负责,属地管理”的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的工作格局。 一、制定规范,健全机构

2、,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机制 计划生育融入到社区建设,是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加强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延伸到社区,服务到社区,落实到社区。 1、制定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1998年11月,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企业下岗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1999年8月,区政府办公室转发了由区计生委、外口办、公安分局、卫生局等八个部门制定的宝山区加强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XX年5月,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宝山区加强现居住地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实施办法;XX年4月,区政府办公室又转发了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

3、室、区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外来人员计划生育查验证及执法检查的实施意见。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有效地推进和完善了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机制的规范运作。 2、建立多层次的基层自主管理网络。我区在原有的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三级人口计生管理网络的基础上,区、乡(镇、街道)两级均配备了专职流动人口计生协管员;企事业单位按规模不同,逐级配备专兼职计生干部;全区发展了6万多名计生宣传员、协会会员、志愿者,在依托社区的基础上,实行居民自治。 3、组织多元化的综合执法队伍。区、乡(镇、街道)两级成立了由公安、计生、劳动、卫生、综治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执法队伍,定期开展执法检

4、查;一支专职流动人口计生协管员队伍负责流动人口日常管理;乡(镇、街道)社区保安队员、村(居)委外口管理站工作人员配合开展日常人口与计划生育查验证及执法检查。 4、形成一体化的生殖保健服务网络。XX年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指导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逐步纳入社区“一门式”综合服务;村(居)委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室发挥多功能作用;地区内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如石洞口电厂、宝钢集团、一钢公司等也建立了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宣教室,使生殖保健知识、服务深入群众,贴近群众。 二、重心下移,夯实基础,探索现居住地管理服务的有效方法 社区和村组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是搞

5、好现居住地管理的重心和根本。我们依托社区这一平台,重融入、重渗透、重联合,积极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的有效方法。 1、探索现居住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多年来,各乡(镇、街道)在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现居住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依托房屋租赁治安管理站,开展流动人口综合管理;通过“一条龙”服务,加强联合执法;参与“门幢式”管理,掌握计生信息,促进有效管理。 2、推进现居住地孕产妇管理。我区抓重点、攻难点,逐步形成现居住地孕产妇管理机制。XX年,我委下发了现居住孕产妇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定,以文件的形式规范和细化了日常孕产妇管理的“十项措施”,即登记、通报

6、、办卡、暂扣款、宣传保健知识、跟踪管理、出生通报、处罚、随访、妇幼保健等。XX年明确了乡、镇、街道对外来孕产妇必须向其原籍地通报三次,即初次发现一次,孕中、晚期一次,生育后一次;对医院生育信息实行“一三一一”通报制度,即“当天通报,三天核查,一月清理,一季考核”。XX年上半年,针对区县交界处外来人口超生现象严重、通报管理相对滞后的现状,我们专门邀请交界区人口计生委领导召开协调会,在全市率先实行“跨区生育当天通报”。此外,我区对在本辖区内妇产科医院生育的外来孕产妇开展“双送”活动,即送知识、送药具,实现由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3、推行租赁房屋计划生育责任书。我区部分镇、村结合多年来现居住地

7、流动人口管理的经验,抓源头,推行与房屋出租人制订计划生育协议的办法,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我委深入基层现场办公,了解基层做法、听取意见与建议,按照法治化的要求,规范责任主体,明确权利义务,制定了租赁房屋计划生育责任书,拟在流动人口集居的大场、杨行两镇先行试点再逐步推广。 4、制定市内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定。多年来,我区通过网络化建设,抓宣传服务,抓动态管理,抓跟踪管理,在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5月,我委对人户分离人员较多、管理较好的海滨街道、淞南镇、横沙乡开展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书面调研,结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口计

8、生委等八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实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的通知的精神,制定出宝山区市内人户分离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规定,以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完善我区市内人户分离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 三、单位负责,属地管理,探索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新模式 展望新世纪的发展,企业的格局将有较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这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我区积极探索企业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逐步形成“单位负责,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企业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1、分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提出计划生育管理的责任目标。自1994年以来,区政府每年都与辖区内30多家大中型

9、企业直接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内的中小型企业签订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村(居)委会负责管理辖区内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计划生育工作。通过责任书的签订,明确提出不同时期地区与企业的计划生育责任目标。 2、加强分类指导,落实对企业计划生育的日常管理。(1)区人口计生委负责对30多家市、区属大中型企业的日常工作指导。定期召开企业专兼职计生干部工作例会,传达贯彻中央和市、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文件、决定,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生殖保健基本知识的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这些年来,我们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培育和推行了一些先进的计生管理方法。如宝

10、钢集团公司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展的计生自主管理,石洞口电厂开发的计生信息管理软件,五钢公司建立社区块长联系制度等,这些经验的推广,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本区企业计划生育的规范管理。同时我们还针对企业与社区工作中的难点及时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如中冶集团公司由原几个治建公司组成,跨友谊路街道、月浦镇和杨行镇三个地区,企业领导反映在管理上有难度。我委了解后,就及时召开企业和三个街道、镇协调会,明确属地管理的归属和各自职责,使该公司计生管理工作得到较好落实。(2)各乡、镇、街道负责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指导。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信息、互通情况,接收企业下岗、协保和失业人员的联系单。根据企业下岗、协保和失业人员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一是利用人口学校阵地对企业下岗、协保人员进行知情选择避孕方法、妇科病防治和更年期保健等知识教育;二是通过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站每年对下岗、协保和失业人员进行一至两次B超服务,平时组织专家、名医面对面地进行咨询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辖区内企业的资源优势,组织企业共同参加对地区有影响力的计划生育系列宣传服务,营造长效的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服务氛围。 以上是我区对新形势下加强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初步探索。今后,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开拓创新,为全面提升社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