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5582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3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箱梁施工三级技术交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至深圳公路新民至鲁北联络线通辽至鲁北段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交底三级(K30+000-K75+000)中冶交通通鲁项目第三分部 二零一六年六月现浇箱梁施工技术交底工程名称通辽至鲁北高速公路交底工程部位现浇箱梁施工工程施工内容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通鲁高速第三分部交底日期2016.6.111工程简介舍伯吐互通立交位于主线K52+200-K53+700范围内,共有大、中桥4座。A匝道AK1+427.997分离立交桥上部结构为现浇箱梁,孔跨布置为20m+25m+25m+20m,桥梁全长97.0m。梁体为单箱四室,箱梁顶板宽17.5m,底板宽13.5m。梁高1.5m,桥面横坡为单面坡;顶板厚25cm,

2、底板厚22cm。在两侧腹板上设置直径为8cm的通气孔。梁底设置直径为8cm的泄水孔。梁体采用C50混凝土,防撞墙采用C40混凝土。 2总体组织本匝道桥上跨304国道,2#桥墩位于304国道中分带内,304国道现状为一级公路标准,是连接通辽至鲁北的主要线路,车流量较大。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本现浇箱梁施工的支架形式拟采用满堂红碗扣式支架,第三跨由于现浇箱梁桥横跨304国道,考虑到社会车辆无法绕行,拟在304国道2#-3#墩间路面上搭设门洞以实现车辆通行,门洞部位采用钢管立柱支架。3施工工艺3.1现浇箱梁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支架搭设底模安装支架预压底模调整安装底板、腹板钢筋和预应力

3、管道浇筑底板和腹板混凝土内模安装安装顶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 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养生 预应力张拉、压浆拆除模板和支架钢筋加工制作试件制作试件压试块支架验收3.2支架搭设 3.2.1地基处理 箱梁施工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箱梁在地基上的竖向投影线,并用白灰撒上标志线,首先清除原地表的积水、淤泥和边坡杂草,将桥跨处场地用挖机将地面修整成宽度宽出支架各0.5m的地界。地基处理采用50厚山皮石换填两层,每层25cm均匀碾压要求沉降差符合要求(20T压路机碾压2遍沉降量不大于2,检测地基承载力大于200KPa,在处理好的地面上浇筑20厚C20混凝土,平整度不超过2mm。场地四周设3030排水沟,并保证排水

4、通畅,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浇筑和养生过程中滴水对地基的影响。地基处理应提前进行,以使地基有一定的沉降时间。对于跨路时旧路边坡部位应根据支架横杆间距开挖台阶,台阶顶面夯实后浇筑20厚C30混凝土。3.2.2支架设计与拼装 现场技术员根据投影线定出箱梁的中心线及边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支架。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对支架方案进行比选后,本现浇箱梁采用碗扣式支架(规格为483.5mm)搭设,采用LG300、LG240、LG120、LG-60等规格的杆件进行组合安装,支架搭设时在底板范围内立杆按间距0.9m(顺桥向)0.6m(横桥向)布置,步距按1.2m设置。在箱梁的腹板范围内立杆按

5、间距0.9m(顺桥向)0.6m(横桥向)布置,横杆层高0.6m。翼缘板下0.9m(顺桥向)0.9m(横桥向),步距按1.2m设置。在每跨两端靠近盖梁处L/5范围内支架加密为0.6m(顺桥向)0.6m(横桥向)布置,横杆层高0.6m。在每跨跨中横隔板范围内支架加密为0.9m(顺桥向)0.6m(横桥向)布置,横杆层高0.6m。支架下部设螺旋调整底座,支架搭设后,均设纵横向连杆,外侧按纵、横桥向46排设一道钢管剪刀撑,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支架顶部设螺旋调整顶托,顶托上设纵梁,纵梁上设横梁,纵梁采用3根并排钢管,横梁采用1010cm方木,间距20cm。侧板背带用510cm方木布设加支撑,间距为20cm

6、,其上钉竹胶板作为侧模。背带后面用1015cm方木作为竖楞,间距60cm。翼缘板和侧模采用1010cm方木钉成框架作为支撑。 因为全桥在半径为200m的圆曲线上,所以不能整幅搭设满堂红支架,需在一定的位置断开,故断开处可用碗扣钢管和普通脚手架钢管组合搭设。 3.2.3满堂支架搭设由测量组根据支架搭设布置图测放出控制点,将各立杆位置定位,并进行水准测量,根据标高再定出具体配杆方案,根据调整顶托标高进行控制。在硬化后的地基上根据测量成果按纵横向间距安放可调底座,并按各跨不同的计算高度调整好底座上可调螺帽位置,调整高度不得超过其自身长度的2/3,可调底座与混凝土基础接触良好。检查支架有无弯曲、接头开

7、焊和断裂等现象,无误后才能开始拼装。拼装时,脚手架立杆必须保证垂直度。尤其重要的是必须在第一层所有立杆与横杆均拼装调整完成无误后方可继续向上拼装。拼装到顶层立杆后,装上顶层可调顶托,并将各顶托顶面调至设计标高位置,调整高度不得超过其自身长度的2/3。铺设纵向钢管,接头设在可调支撑处。然后铺设横向方木,中心间距25cm,使用水平仪检查标高,采用木楔调整标高,无误后将横向顶层方木交叉处使用扒钉做梅花状加固,拼装底模板。沿拼装方块四周及全高范围内,支架每46排设置一道双向钢管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剪刀撑必须用扣件与立杆相连接,每个剪刀撑与立杆连接扣件不少于8个,搭接长度不小于1m。横

8、桥向、纵桥向每隔3.6m搭设一道剪刀撑,在立杆自由端大于30cm的必须加横向钢管杆进行加固。支架上设有安全的上下走道,不得以攀登支架的方式上下支架。3.2.4纵横梁铺设测量人员根据箱梁设计底模标高控制顶托标高,然后放出桥梁结构中线,施工人员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四角点标高拉线调出箱梁底推算的顶托高度位置。首先铺纵向钢管,钢管接头应设在立杆支点的位置,钢管在顶托位置用铁线将钢管与顶托绑紧,防止钢管滑动。再铺横向方木,横向方木(1010cm)的间距为20cm。跨中横梁、腹板、中横梁处横向方木(1010cm)的间距为20cm。注意横向方木接头错开设置,且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平面上。3.3安装

9、底模、支座及预埋件 3.3.1安装底模(1)底模:采用1.22m2.44m0.015m竹木胶合模板。(2)根据测量人员放样的桥梁中轴线,单块模板的尺寸,以及箱梁的底板、跨径尺寸,施工时必须配对加工。(3)铺放时,模板的接头应支承在横向的方木上,不允许有接头悬空的现象,若整块板拼装时不够宽度,应将模板割开一部分再拼装。但要注意,割开的模板宽度不能小于0.5m,并且不能放置在箱梁自重大的位置(比如腹板位置),模板与方木之间用钉子固定。(4)横向底模要宽出腹板边线,并不要与方木固定,等预压后由测量人员放样出底板边线后,再将模板准确定位,并与方木固定。(5)模板的接缝处应用双面胶密封。3.3.2支座及

10、预埋件安装支座安装时,支座底和支座垫石表面必须保持洁净、水平而不光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支座上、下面的水平,支座四角高差小于1mm。3.3.3支架预压支架预压工艺详见下图: 图2-3 支架预压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支架搭设完成之后,组织质量安全检查小组对支架的焊缝等各部件进行专门检查,待检查小组确认支架安装合格后,方可铺设现浇箱梁底模,以及对支架进行预压,采用防水砂袋预压。支架预压的目的:通过对支架采取110的荷载预压,可以验证支架的承载力、消除支架安装时的非弹性变形和了解支架在重载下的弹性变形等情况,以指导下一步施工。预压材料:采用砂砾袋,预压观测:预压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至总重量的60%,为一

11、级加载,支架顶部监测12h沉降平均小于2mm可进行下一级加载;第二次加载至总重量的100%,为二级加载;第三次加载至总重量的110%,总重量包括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稳定后进行一次卸载。每一跨1/2L、1/4L、支点位置横桥向各设左中右3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各加载程序及分级读数应在加载后立即测读一次,并在加、卸载稳定后再读取稳定读数,加载稳定基准为24小时沉降平均值小于1mm,72小时沉降平均值小于5mm可停止预压。预压完成后根据箱梁线型重新放样,调整立模高度。测量数据的统计:通过对以上几组数据的统计和比较,分析出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用于指导支架立模标高的调整。支架预

12、压完成并确认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后,对底膜进行调整之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3.4模板加工及安装现浇箱梁施工前应先复测垫石标高,支座安装先将支座顶板和预埋钢板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焊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底模板安装并调整完毕后安装两侧外模板,要求底模与预埋钢板接缝严密,避免漏浆。再次调整清理模板,模板接缝小于1mm,接缝处用胶带粘贴紧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3.4.1箱梁底模及侧模 底模板采用厚15mm竹胶板,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楞木即横向顶层10cm10cm方木,中心间距20cm。侧模竹胶板厚度为15mm,竹胶板背面敷设510cm方木,立方木间距为200mm,

13、立方木背后根据高度每隔0.6m设水平1015cm方木1道。根据需要搭设横支承和斜支撑,横支承和斜支撑采用钢管、顶托、扣件、方木等与碗扣支架及底板横向方木连接。如果方木放不到横杆之上,必须在横杆和方木之间加塞木楔。梁体线型流畅与否直接影响整座桥梁的总体美观,必须严控侧模的支立,侧模支立时,按间距5m一点控制侧模线型。翼板的模板直接铺设在10*10cm的方木上,翼板应搭在侧板之上,节点处加塞胶带并用钢钉加以固定。3.4.2箱梁内模模板采用厚15mm竹胶板,控制好内模的保护层,箱梁的顶板内模在每跨的 1/4 跨处的每个箱室上留设天窗,作为拆除箱梁内模板的预留洞,相邻两箱室天窗应错开布置,避免在同一段

14、面内。其尺寸顺桥向不应大于1m,横桥向不应大于0.8m。箱室分两次支模,侧邦及顶板。箱室侧邦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面板内用510cm方木作骨架,方木间距为200mm,方木背后高度方向每隔0.6m设水平1015cm方木1道,在水平方木处设钢管水平支撑和斜撑,支撑间距90,并用钢管在纵向和竖向对水平支撑进行加固。箱梁内模顶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拼装,顶板直接铺钉在方木之上,方木顺桥向布置,间距为30cm,方木截面尺寸为1010cm,中间每隔0.9米加横向1010cm方木一道,方木用顶托支撑,横向方木放置在碗扣支架上,碗扣支架的纵横向间距为0.90.9m,间距调整段采用碗扣支架或钢管支架进行

15、调节,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支架的稳定性,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造成内模移动、塌陷。浇注砼之后,等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内模。如果拆模时间过早,容易造成箱梁顶板砼下挠、开裂,甚至塌陷;如果拆模时间过晚,将增大拆模难度,造成拆模时间长且容易损坏模板,具体拆模时间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同步养生试块的强度按照规范要求拆除。3.4.3模板安装注意事项外模接缝处尽量设置在方木位置处。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后,由项目部质量、安全方面的人员对其进行牢固性、平整度、接缝处理检查。 制作模板前首先熟悉施工图和模板配件加工图,核实工程结构或构件的各细部尺寸,复杂结构应通过放大样,以便能正确配制。 模板的接缝必须密合,如有缝隙,采用102胶堵塞严密,以防漏浆。 模板拼装应保证线条顺直,形状位置准确。通过支架顶部的顶托调整至设计标高,施工时按底模板边线进行安装,连接缝处放置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模板位置的准确性,各预埋件的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等线形是否顺直,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5跨路门洞搭设 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