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例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4732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评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时评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时评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时评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时评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评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评例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评例文围观“犀利哥”是在“消费”良知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这名被称为“犀利哥”的年轻流浪汉蹿红网络。“走红”之前,他逡巡于小城宁波的街头巷尾;“走红”之后,他平静的流浪生活彻底受到了惊扰,无数围观者拍照合影,“犀利哥”放声大哭的照片又被放大了。此时,网友们所谓对“犀利哥”的救助,还在不知所终地继续着。很难精准地概括出这名流浪者为何会在瞬间红遍大江南北,甚至红到了中国台湾和日本。现在,“犀利哥”的走红终于让很多人的内心开始变得不安且内疚起来。新闻后续的报道里依稀透露,“犀利哥”很可能是1998年的抗洪老兵,也可能是被家庭遗弃的精神病人,他的发型,他的衣着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围观者所谓的赞誉、追

2、捧,与他原本卑微的人生而言,并不能算是“美丽的误读”,而是一种蓄意的消遣。在众人的消遣中,一个在楼宇森林和钢铁洪流中无声无息流浪的弱者被塑造成了“网络红人”,弱者没有被同情,反而被消费,无论如何,这都是这个时代的病灶之一。在消遣“犀利哥”获得某种快感的同时,不知道是否有人想到他也是公民,也有尊严?以娱乐的精神来消费弱者,“犀利哥”不是第一个“牺牲品”。远的比如杨丽娟,在追星的途中被大众媒体和公众趣味所主导,大众和媒体在观望杨丽娟的过程里获取快感,而作为弱者的杨丽娟却丝毫没有认知到自己所付出的代价;近的比如罗玉凤,大众媒体带领公众消费着罗玉凤的征婚故事,罗的人生缺陷一次次地被公众作为调味生活的作

3、料。值得警惕的是,在消费弱者之前,无论是大众媒体或者普通围观者都善于举起行善的标杆,有了行善的名号,所有的关注似乎只能向好的方向发展。殊不知,忠实记录是一回事,参与干预又是一回事,很多时候,哪怕有着行善的动机我们也应当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具体在“犀利哥”身上,六七年来,“犀利哥”虽然生活在宁波最繁华的街头,但却像个隐形人一直游离在世界之外,突然有一天,世人把目光聚焦在了他身上,这到底是惊喜还是惊扰?作为想帮助“犀利哥”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自问一下是否能为他做得更好?只要他是社会生态能容纳的,保护和尊重“犀利哥”的选择,是我们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个春天,“犀利哥”一个悲惨的人生故事,被我

4、们以娱乐精神消费了。消费弱者的同时,其实也在消费着内心中的良知。那些聚焦的目光最终远去,对于“犀利哥”而言,这是不是幻梦一场?对于围观者而言,以消遣开始,以痛感结束,只是不知这是不是终点?“骂官有奖”能否成为善待批评的标杆?常州一网友去年7月在网上发帖骂该市环保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我一直在为这位网友的“骂”局长担心,为他捏了一把汗。想不到,却传来了一条令人欣喜的好消息:今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同样通过网络发帖,对这名叫“认真”的网友发动“人肉搜索”。 3月15日,网友“认真”来到了常州市环保局,获得了常州市环保局长周斌亲自送上的2000元“网络监督奖”。(北京青年报3月18日报道)局

5、长被网民“骂”了,非但没有打击报复,反而给予奖励,怎不让人为其鼓掌。“骂”了有奖,表现出这位局长正视问题的实事求是精神,敢于接受批评监督的高姿态。其实,那位网民“骂”局长并不是出于个人恩怨的私愤,也不是对干部的人身攻击,而是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希望环保部门把工作做得更好。也是对环保部门工作缺陷的提醒,这样的“骂”何尝不是一种监督,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群众的“骂”声,不知道问题的所在,那才是十分可怕的。网民“骂”局长是一种善意的关心,善待网民的“骂”更是可贵的责任意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创造条件让群众批评政府。听不得“骂”声、受不了批评,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干部很可能会自我陶

6、醉、分不清是非。善待群众的“骂”是我们的好传统、好作风,当年毛泽东主席也挨过农民的骂,毛主席非但不怪罪,反而从自身找原因,要求地方干部不要为难骂他的人。领袖都能善待群众的骂,还有什么干部不能接受群众的批评?群众的批评就是很好的建言,“骂”局长有奖正是这位局长清醒的表现,是做好工作的希望。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容不得群众的批评、听不得群众的“骂”声,听人说他好便笑容满面,听到个“不”字便老大不高兴,如同捅了马蜂窝,甚至以权代法,网络追捕,跨地抓人,弄得人都不敢提意见、不敢讲真话。善待“骂”声会让干部耳聪目明,工作有方向,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尊敬。“骂”局长有奖应当成为群众批评

7、政府的一个标杆,成为监督干部的一种常态。(张君明)例文:山东一位法官夸口说能游一百米,旁边一个小孩指出法官吹牛,不料法官大怒,将小孩扔进水库淹死了。对这则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为死不瞑目的孩子树碑童言本无忌。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里,一个金发碧眼的孩子一语戳破弥天大谎,使裸体大巡游的皇上淹没在民众的一片哄笑声中,还不能对那孩子“龙颜大怒”。孩子赢了,赢得天真无邪这是丹麦童话,听来却入情入理,折射出现实。而在山东,当一个法官夸口能游泳100米时,一个乌发黑眼的孩子一语戳破这小小的牛皮,不料法官竟“官颜大怒”,把孩子扔到水库里淹死了。孩子输了,输得死不瞑目这是中国的现实,

8、已见诸多家报纸的报道,然而怎么听也像童话。我宁愿相信这篇新闻是假的,宁愿发布这假新闻的记者被推上被告席,宁愿他承认以毛骨悚然的童话冒充新闻,宁愿记者被判刑,报纸被查封总之,我什么都肯相信,就是不肯相信那天真无邪的山东娃被淹死了,就是不肯相信童言无忌的时代真的一去不返了。 有先例可类比吗?有,然而比起来非常牵强。不错,日本鬼子和德国鬼子确实虐杀了无数儿童,但那是侵略战争,是法西斯匪徒才干得出来的呀!国民党特务确实在歌乐山下虐杀了小萝卜头,但那是白色恐怖,是灭绝人性的刽子手才干得出来的呀!一位导演曾经对我说,“”中,他的一个孩子被坏人塞进下水道闷死了,但那是大人们的政治游戏导致兽性大发作,而且人面

9、兽心的家伙也只敢偷偷摸摸虐杀孩子呀!近些年来,确有犯罪分子在拐卖儿童作人质时,因欲壑难填而虐杀过孩子,但那是财迷心窍而丧尽天良,而且也只敢偷偷摸摸虐杀呀! 而这山东娃儿的被杀害,一点背景材料也找不到。一无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二无你死我活的政治游戏,三无谋财害命的动机,四无前冤今仇的伏笔,孩子就这样平白无故被杀害了被一个不是法西斯、不是国民党特务、不是“文革”中的禽兽、不是发儿童财的罪犯、也不是精神病人的法官扔进水库里,活活淹死了!而且杀害在光天化日之下!杀害在大庭广众之中!一切的一切,仅仅为一句童言三个字孩子认为法官游不了100米,笑嘻嘻对法官说:“你不行。”稍有良知的人们呵,谁肯相信这并非童

10、话而是现实的呢?如果非要在古今中外的悲剧中寻一事例来类比,恐怕只有中非帝国的皇帝博卡萨吃儿童肉一例了。然而,世上的山珍海味何其多,非要吃儿童肉才能“饱口福”吗?说穿了,这是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暴君快感”的满足。同样,那个法官司在扔出孩子时所寻求的,除了这种“暴君快感”的满足,还能有什么?让他自己说,还能有什么?有学者说,“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活剥一句,可以说,“权力滋生残暴,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残暴。”有山东娃的冤魂为证,任你巧舌如簧,也抹杀不了铁的事实。 按说,在我们这个法治国家里,谁也不是特殊公民,谁也没有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执法者犯法,更是罪加一等,实际上也

11、如此。然而,为什么还是发生了上述惨剧呢?答案只有一个:在某些掌权者的骨子深处,依然盘踞着早被历史唾弃的暴君的幽灵生杀予夺,谁奈朕何!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同样,法治的精神,也代替不了精神的法治。在这个意义上,应该为那死不瞑目的山东娃儿树碑,一则安魂,让一代代人牢记这旷古不闻的惨剧;二则驱鬼,驱散至今还徘徊在中国大地上,而且钻进某些人骨子深处的暴君幽灵。否则,我堂堂中华民族,还有何面目重温80年前鲁迅先生那振聋发聩的呐喊: “救救孩子”联想与类比:是时评最常用的手法,也是文章的关键。由材料推开去,由此及彼,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用相近相似的事件,进行多角度

12、、多侧面的论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时评的基本思路: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提办法摆现象:引述材料,摆出现象。引述材料,不是照抄,而是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概述,或摘要,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危害:揭示反面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指出正面事例所带来的下面作用)。挖根源:剖析导致事件发生的心理原因或社会根源。提办法:提出解决办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时事评论文章。“铁腕”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局长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之后,同意蒋文辉辞去

13、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此后,会场上再没有人开小差。(据都市时报)示例文章1“打瞌睡丢官”属“量刑过重”在2月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分析:第一部分要写好由头。写时评要就事论事,所以要先把所评之“事”交代出来,这“事”是引发评论的缘由。引用时要注意简明扼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会上打瞌睡,就是不被领导点名批评,也应该受到应有的纪律处分,然而,仅仅因为在会场

14、上打了一次瞌睡,就被迫辞职,显属“量刑过重”。(表明观点)从新闻中看,蒋文辉并非被“免职”,而是“主动辞职”,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等于是给干部一个台阶下。如今,在会场上打瞌睡、溜号、打电话等行为,屡屡见诸报端,有的也只能批评,哪有因为打了瞌睡就主动辞职的?果真有这样的发自内心的自省自觉,那还真是一个好干部了。即使是主动辞职,从正常的人事任免程序来看,也应该是发文了事,而不应在纪委全体扩大会上“宣读”。“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示众”。蒋文辉之所以会成为因为在会场上打瞌睡而“辞职”的第一人,一则可能是因为撞到了社会舆论的“枪口”上,在大众对会场官员在会场上的不良“表现”深恶痛绝之时

15、,你打瞌睡了,犯了众怒了;二则是因为撞到了领导的“枪口”上领导一批评,后果真的很严重。会风透出的是作风,不管是从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还是从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来看,整治会风很有必要,然而,对违反纪律的干部从严从重处罚不能过头。无论是从公务员管理条例,还是干部管理条例,还是党的纪律处分条例上,我们都找不到在会场打瞌睡必须主动辞职,更找不到免职的规定。在依法执法的今天,不管这个典型具有何种警示意义,我们还是要依法、依规办事,不能因为谁“撞到了枪口上”,就一棍子打死。分析:文章中间的这两段主要是分析材料。写时评不但要写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写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而且,在评论时要集中精力

16、对所评之事作出分析思考,作到就事论事。一句话,该给的处罚一定要给,但绝对不能把“小偷”判成“死刑”!(结论)分析:得出结论。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冤枉吗?在22日举行的中共呈贡县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昆明呈贡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庆昆宣读了干部处理决定:同意蒋文辉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据悉,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2月23日都市时报)副局长开会打瞌睡丢官,近日在网上引发热议。从网友的留言来看,似乎同情的不少,甚至还有网友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哗众取宠,是上级官员在滥用权力。对此,我不敢苟同。分析:道出由头,表明观点细读报道全文,这位副局长丢官,其实并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