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431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专业开题报告样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交大网络学院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论文名称 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作者姓名 王亚红 所在单位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联系方式 15339272763 指导老师 雷静 提交时间 2015年1月2日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近几年来,在产科病房中有一群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产妇,由于新生儿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使母婴暂时分离。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自己刚刚经历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要经历“痛苦喜悦担心”这种心情的辗转,这一切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

2、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障碍。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尽早采取护理干预,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妈妈们。有关资料显示,产后妇女第一位的心理需要是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如果分娩后母亲迫切见到自己孩子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新生儿疾病对产妇造成危机感,产妇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对她们来说是一件意外的精神创伤性事件,需要面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问题,担心新生儿的转归。因此,母婴分离的产妇会产生一些情绪反应如无助、恐惧、失败感

3、、失望等,这些情绪反应会导致产妇自信心降低、焦虑、抑郁等。由于母婴分离所造成的精神创伤与压力以及产后乳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乳房胀痛加重,会阴部切口痛或剖宫手术切口痛,而出现产后焦虑、抑郁。另外,研究证实,婴儿健康状况是产后抑郁的一个预测因子。母亲产后抑郁不仅影响哺乳而且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关爱母婴分离产妇这一弱势群体,加强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使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因此,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具有重要意义。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目的:通过人性关爱护理,探索一种对

4、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的最佳方式。目标:本研究旨在为照顾母婴分离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关爱护理服务。三、关键词及定义母婴分离(mother baby separation):本研究中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转入NICU治疗,造成母亲和新生儿分离。产科:原代治疗妇女生产疾病的医学专科。护理: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四、文献回顾正常分娩过程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系列的身心应激过程。正常情况下,产

5、后母婴安排在同一间病房。而当新生儿需要转入NICU进行治疗时,母婴之间的正常联系被破坏,不能与孩子接触,导致母婴感情建立延迟。一般情况下,产后安排母婴在同一间病房,新生儿出生后,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己经确立,积极的进入母亲角色对母婴关系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当早产儿需要温箱保暖,新生儿需要蓝光照射治疗或需要转入NICU进行治疗时,母婴之间的正常联系被破坏,不能与孩子接触,导致母婴感情建立延迟。Feldman发现,母婴分离的产妇会产生很高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母婴情感的发展。与健康婴儿的产妇相比,母婴分离的产妇在母亲角色转换过程中会经历更多的困难。她们感到失去了对孩子的最初照顾

6、,感觉母亲角色消失,这使她们出现焦虑。母婴分离的产妇是在一种混乱的状态中,带着悲伤、震惊等复杂的情绪开始进行转型的,这些矛盾的情绪会一直持续到婴儿出院。然而对于一些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甚至在孩子出生3个月后,仍感到很难胜任照顾孩子的母亲角色。母亲身份确立延迟是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转换的特点。母婴分离产妇母亲角色转换是一个时间依赖性的过程,最终可使产妇过渡到母亲角色当中。然而没有适当的干预,母亲角色转换会在边缘徘徊,从而延迟母婴感情的建立。国内有研究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达到减轻产妇因不良心理应激而导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母亲角色适应,提高母乳喂养率等目的。信息支

7、持是社会支持的一种形式,指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指导除了关爱护理外,有效的家庭支持特别是那些能够从其伴侣那里获得亲密支持的产妇,可以更好的进行母婴之间的交流。通过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丈夫可以使产妇作为照顾者的责任感增强。家庭成员在母婴分离早期给予产妇积极连续的支持,有助于减轻产妇的负性情绪。可见,母婴分离易对产妇造成身心健康的影响,延迟母亲角色的确立,阻碍母婴依附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新生儿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发育。因此,及早进行预防性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对母亲的危害以及对婴儿潜在的损伤。五、研究设计类型本文为类实验性研究。以母婴分离的产妇为对象,于产后1天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

8、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评估。获得基线资料后,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由研究者本人给予关爱性护理采取个别指导和发放健康手册的方式,给予包括心理指导、信息支持、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运用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母婴分离对于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对护理干预缓解母婴分离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应用关爱性护理对改善此类产妇身心状态的有效性及影响护理效果的相关因素。为母婴分离产妇这一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性护理措施。六、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产科分娩或剖宫产的母婴分离产妇共11

9、4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6岁,初小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对照组为2012年9月2013年9月共56例,实验组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58例。纳入标准:(1)年龄2032岁,初小以上文化程度,己婚,既往无精神心理障碍。(2) 无产后合并症或医疗纠纷。(3)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 新生儿住院时间超过6周。(2)治疗过程中新生儿病情恶化,家属放弃治疗或转院。样本量计算:样本量估计方法:根据实验研究中连续变量样本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取=0.05(双侧),=0.10(单测),Z=1.96,Z=1.28,=8.45(常模的标准差),d=3.82(预实验干预前后两组差值的均值之差),计算

10、得到n=103例按照10%的失访率,n取114,实验组56例,对照组58例。 公式(l)该公式中:为估计的标准差;d:为两组连续变量均值之差;Z:为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Z:为1-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大小。七、研究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婚龄、既往孕产史、此次是否计划妊娠、产前检查、高危因素:新生儿性别、出生时的孕周、出生体重、出生即刻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转入NICU原因等。(2)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测量。Spielberge

11、r等人研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曾经过2000项研究,1980年修订版开始应用。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含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两部分,以区别短暂的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状态焦虑描述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和神经质,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一般为短暂性的;特质焦虑则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Al),主要用于评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时间或情境的恐惧、紧张、忧虑和神经质的体验或感受;第21-40项为特质焦虑量表(T-Al),主要用于评定人们经常的情绪体验。STA-I每一项进行1-4级评分,由受试

12、者根据自己的体验选出最合适的分值。分别计算S-Al和T-Al的累积分,反映状态或特质焦虑的程度,得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八、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研究步骤:(1)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2012年-2014年母婴分离产妇,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查,符合条件者按研究时间分为实验组组和对照组。(2)对照组母婴分离产妇只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实验组母婴分离产妇则实施针对性关爱护理活动包括对产妇进行评估,针对性给予产妇生理、心理、社会等支持,关心、安慰、鼓励产妇,使产妇树立信心,然后通过示范、讲解、实例参观,使产妇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于出院前进行统计,统计内容有对婴儿疾病恢复有信心率,母乳喂

13、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研究方法:关爱护理措施对实验组研究对象,于剖宫产后术后1天,基线调查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研究者一对一地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1、护理干预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剖宫产术后1天术后7天(产妇住院期间)(1)主动与产妇交流,认真聆听产妇的倾诉,给予心理疏导。(2)介绍NICU环境,解释新生儿疾病及预后情况。(3)讲解乳胀的原因,示范乳房护理方法。(4)发放出院指导手册、新生儿沐浴及母乳喂养的图文照片。第二阶段:剖宫产术后8天术后6周(产妇出院后)研究者将电话号码留给产妇,便于有问题随时咨询,同时研究者每周电话随访一次,询问产妇及新生儿情况

14、,如新生儿未出院则介绍近期的状况。2、心理护理支持性心理干预,首先与病人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了解情况,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情感支持,有取舍地告之产妇情况;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给予心理支持,运用倾听技巧了解产妇所关心的事情,鼓励产妇表达内心的感受,然后进行疏导、安慰、解释、建议、指导等。每日1次,每次1530min。3、信息支持根据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信息需求,由研究者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并制作信息手册提供相关信息,包括新生儿身体状况及NICU病房医疗环境等资料,与医生采用一致的病情解释并给予支持,提供给产妇以增加她们对NICU病房的了解,减少臆测与焦虑。同时,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知识、

15、NICU患儿出院指导以及产妇产褥期健康指导、产后情绪调控指导和母乳喂养指导等信息。4、乳房护理研究者讲解并示范母婴分离期间乳房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热敷:先热敷双侧乳房5分钟,毛巾温度40。将长毛巾折成“一”字形,以两手各持“一”字形毛巾两端,并将中间下垂部分浸入盆内干净热水中,将毛巾自水中取出,再以左右两手握持毛巾两端,反向扭转将水拧干。将毛巾一角轻触乳房,以测热度是否可忍受,将毛巾环形裹住乳房并露出乳头。毛巾冷却后(约1.2分钟)重复上述步骤,共持续5.10分钟。(2)按摩:用右手的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时间为5分钟。(3)挤奶:操作者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乳晕两侧,朝胸壁方向反复一压一放,挤压乳晕的手指不应有滑动或摩擦式的动作,以免损伤乳房皮肤,挤奶的时间20-30分钟次。九、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Mann-WitneyU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十、年度研究计划时间工作内容2014年11月26日2014年12月6日论文选题及自拟题目2014年12月25日2015年1月10日开始论文开题报告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