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引流管护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397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包引流管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心包引流管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心包引流管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心包引流管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心包引流管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包引流管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包引流管护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心包引流的护理,手术中肝素的应用,手术创面大,渗血多,体外循环后继发凝血功能紊乱,术中局部止血不彻底,患者凝血功能差,引流出心包、纵隔内残存的积气、积血,预防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血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什么是心包引流管,心脏术后患者要获得良好的疗效,不仅以成功的手术为前提, 术后做好心包纵膈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心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前言,心包引流管护理要点,通畅,01,疼痛管理,02,引流液观察,03,拔管,04,无缝隙管理,05,通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

2、引流管不畅的常见原因主要有胸壁切口偏小、引流管放置不当、引流管扭曲、血块堵塞、包扎切口时使引流管受压等,通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抬高床头 间断翻身 有效咳嗽,通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通畅,止血钳挤捏,前4小时,每15-30min挤捏一次,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通畅,双手挤捏,止血钳挤捏,前4小时,每15-30min挤捏一次,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通畅,低负压吸引对心脏术后心包纵膈引流效果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疼痛管理,浅谈心脏术后心包纵膈引流护

3、理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杂志,适度应激,过度应激,疼痛增加应激,血管内容积稳定 内环境稳定 利于器官组织灌注,心率增快 心律失常 血压升高 心肌缺血 肺水肿 胃肠功能紊乱 MODS,疼痛管理,主观疼痛评估,客观疼痛评估,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 疼痛行为量表(BPS),数字评分法(NRS) 面部疼痛表情评估(FPS-R),ICU患者疼痛工具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阿片类,NSAIDs 类药物,其他药物: 如右美托咪定,ICU内胸科术后患者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阿片类,其他机制药物,疼痛管理,椎管内,APS 、ASRA、ASA指南2016, 17 (2),静脉 局麻

4、,其他路径,芬太尼经皮离子渗透病人自控系统 (PCTS),口服给药 新型制剂舒芬太尼舌下片剂 (SSTS),疼痛管理,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 全科护理,Jin对1995年2014年的97项有关音乐治疗对疼痛影响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 使用010疼痛评分研究了6430名受试者接受音乐治疗后对疼痛刺激的主观感受, 发现音乐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标准护理组。,降低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 提高对疼痛的耐受 减少治疗和护理中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满意度,疼痛管理,引流液观察,常规术后3 h内有较多引流液,其后引流量逐渐减少,引流液的颜色逐渐变淡,一般由鲜红色逐渐变为淡红色,直至变为无色

5、液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及研究,多,深,少,浅,案例分析,患者李某,4小时引流出大量血性液, 约150200ml/h,且无减少趋势。,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和出血的早期诊治和原因分析 中国急救医学,引流液颜色鲜红,手触摸引流管有温热感。,血压,尿量显著下降,心率进行性上升。,出血,出血治疗原则,心血管外科学 人民出版社,案例分析,多,深,患者张某,引流量增多,连续3H200ml/h, CVP突然升高,25cmH2O,颈静脉怒张,心音遥远,动脉压下降。 且 患者烦躁不安,尿量减少,四肢凉。 药物治疗无效。,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和出血的早期诊治和原因分析 中国急救医

6、学,急性心包填塞,PS:原引流50ml/h,突然减少。CVP升高。引流管内有血凝块。,心包填塞治疗原则,多,深,一旦确诊,尽早二次开胸引流,心包穿刺,手指探查,心血管外科学 人民出版社,拔管,警惕迟发性心包填塞:拔管后34天,腹胀,食欲差,胸闷,对强心利尿治疗差,彩超提示。,手术后4872h,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引流液逐渐转为淡红色或黄色液体,引流量在30ml/天以下,即可拔除引流管。,心脏术后心包纵膈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海南医学,无缝隙管理,体外循环术后心包纵膈引流无缝隙管理 护理学报,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1,2,3,4,5,建议建立体外循环专科小组。,观察引流液情况。,建议使用多模式镇痛。,保持管道通畅性。,安置引流管的目的。,总结,THANK YOU FOR YOU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