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278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7期 总第236期 全球视野中国个性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个文献综述 * TheModernizationof theStateGovernanceSystemandGovernance Capability:A Literature Review 刘志丹 内容提要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命题后,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归纳起来主要集 中于基本概念、结构要素、建构原则、基本特征、衡量标准、治

2、理方式、实现途径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方式 作者单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抚顺113001 Liu Zhidan 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s a new proposition that the general objective is to improve and develop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ush on with modern

3、ization of the country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then academia launch the extensive research and lively discussion. To sum up, scholars focus o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basic concepts,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the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the main features, the

4、 measurable criteria, the mode of governance and the achieve paths. Key words:the state governance system, the state governance capability, the state governance model *该标题为重庆社会科学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 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 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谈公平正义原则与道德信念的建立兼论儒家传统道德 的现代意义”(批准号:L13DZX022)。 虽然国家治

5、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进入国内学术话 语体系之中,但研究热潮的掀起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 因为全 会提出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崭新命题。 由于“将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对于中国 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 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 因此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热 烈的讨论。 一、基本概念厘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 政府治理研究R E S E A R C HO NG O V E R N

6、 ME N TG O V E R N A N C E 3 3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7期 总第236期 全球视野中国个性 来的讲话中,首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相关概念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 说明。 2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其进行了解释性 阐述和扩充性补充。 (一)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 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 学术界存在两 种不同的阐述视角: 一是从制度论角度将其描 述为一种国家制度体系, 二是从系统论角度将 其界定为由众多结构要素所构成的完整系统。 1.制度论视角 在俞可平看来, 国家治理体系是规范社会 权力运行和维护公共

7、秩序的一系列制度和程 序,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 一系列制度和程序,也就是说,国家治理体系是 一个包括行政体制、 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等三 个方面的制度体系。 3辛向阳认为,国家治理体 系是指按照一定的治理理念确立起来, 使国家 能够顺利运行的体制机制。 4江必新将其解释为 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 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 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5林振义认为,国 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 系,包括各个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 是各个领域行使国家权力、 治国理政方略的综 合

8、体现。 6陈金龙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 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的 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 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 规,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衔接的国家制 度。 7韩振峰认为,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 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 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 这是 一整套相互衔接、 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8求 是杂志署名“秋石”的文章的概念描述也是如 此。 9 2.系统论视角 丁志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治理主体、 治理客

9、体、治理目标、治理方式等要素构成的完 整体系, 其中国家制度体系只是国家治理体系 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项内容而不是全部。 10以 下几位学者也持有相近观点。 蓝志勇认为,国家 治理体系的本质是以民为本的现代人文价值观 和为捍卫和弘扬这一价值体系而设计建立的制 度体系,形式是法理化、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和透明化,运行目标是张弛有度、灵活有序、协 调合理、高效、公平和正义,同时还是一个不完 美的复杂系统,需要不断调整和变化。 11许耀桐 将其视为由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法 律法规、组织人员、制度安排等要素构成一整套 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系。 12徐邦友也认为, 它是指一个国家有效形成秩

10、序的主体、功能、规 则、制度、程序与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自发秩 序的生成体系和组织秩序的生成体系两个基本 方面。 13 (二)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 学术界对国家治理能力概念的看法比较一 致,都认为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执行能力。 俞可 平将其简述为“国家制度的执行能力”14。 韩振 峰认为它是指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国家和社会各 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治党治国治军、促进改革 发展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应对重大突发事 件、处理各种复杂国际事务等方面的能力。 15在 魏治勋看来, 它是国家通过自身制度构建打造 强能力结构体系, 并据此向社会输出其治理举 措、达成治理目标的行动力。 16许耀桐认为,它 是指运用

11、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 力,涵盖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国家职能、制定公 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分配社会资源、应对突 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 会发展、处理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17辛 向阳将其视为国家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 理各种主体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水 平与质量的能力。 18戴长征认为,国家治理能力 是指国家在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务过程 中,为实现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分配社会利益 并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有效控制和调节的能量及 其作用的总称。 19与此相似的观点还有求是 政府治理研究R E S E A R C HO NG O V E R N ME N

12、 TG O V E R N A N C E 3 4 重庆社会科学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2014年第7期 总第236期 全球视野中国个性 杂志署名“秋石”的文章。 20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虽然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的本质理解差异 不大,但推进现代化的着力点大不相同,大体可 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政府治理的范式更新 高小平提出,“治理体系现代化” 是指处理 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指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一种能 力,发挥其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21魏治勋 也认为, 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的核心要旨在 于以现代治

13、理理念重构公共权力, 实现国家治 理的范式转换, 中心内容则是行政体系的自我 再造,直接目标则是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打造 民主、法治、高效的现代行政体系,为国家的“善 治”创造条件。 22徐亚文的观点与此相似,认为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逐步摆脱单一的政府 一元管理模式, 转而赋予社会更多的自治空间 与自治权力,进而实现以法治为保障、以共治为 路径、最终实现善的治理(善治)。 23 2.国家治理的结构变迁 依据徐邦友的观点,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是指国家治理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结构性变 迁,这种变迁包括结构、功能、体制机制、规则、 方式方法和观念文化等各个方面。 24唐皇凤提 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

14、化的核心内涵包括治理主 体的多层化和多元化、 治理结构的分权化和网 络化、治理制度的理性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与 法治化、 治理手段的文明化与治理技术的现代 化。 25辛向阳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意味 着:国家治理的基本制度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国 家治理权力的更替是平稳有序的; 国家治理组 织架构是以现代化治理理念为基础的; 国家治 理的成本相对较低,而效能比较高;国家治理的 氛围是风清气正廉洁的。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意味着: 以制度为基础, 正确处理各种重大关 系;以治理主体为轴心,实现“四有”的状态;形 成一个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 力竞相迸发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

15、分 涌流的局面。 26 3.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 许耀桐认为, 治理体系现代化包括治理体 系(系统结构)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方法方式) 的现代化两个方面, 意味着国家治理要更加科 学、更加民主、更加法治,同时也要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 27在郑言等看来,国家治理体系现 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特点, 通过改革和完善体 制机制、 法律法规, 推动各项制度日益科学完 善,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国 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需要, 增强依法按照制度治国理政的 本领, 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能 力和水平。 28卢洪友认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 能力的现代化包

16、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治 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规则化与规范化;二是治 理主体的多元化;三是治理手段的网络化;四是 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既关注效率, 更关注社会 公平正义。 29 (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 的关系 对于二者的关系问题, 学术界的表述方式 虽然有所不同,但观点高度一致,即都认为二者 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俞可平指 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 体,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增强国家治理 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 才能提高国家治理 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 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30高小平认为,“治 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只有实 现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才能培养治理能力的 现代化,同时治理能力又反作用于治理体系。 31 韩振峰提出,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二者之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