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2333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影响)?,复习回忆,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简要分析分封制给周天子统治造成的不利影响?,分封的诸侯成为独立王国,拥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大权。随着实力的壮大,一些诸侯王不再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了抢占底盘,相互间征战不已,形成春秋争霸局面。,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第2课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春 秋,战 国,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春秋战国,东周,“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摘自

2、三字经,春秋:因孔子编写的记载这段历史的史 书春秋而得名。,战国:由于各诸侯国以兼并或自保为 目标,连年交战而得名。,中国奴隶社会结束,中国封建社会开端,春秋篇,诸侯争霸,思考: 春秋时期以前,人们使用什么生产工具?,旧石器,新石器,骨器,生产力发展,木制、石制、骨制等工具,春秋时期铁犁头,牛耕示意图,1、与春秋之前比较,它们有什么进步?,2、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有什么意义?,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春秋时期开始使

3、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战国时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生产发展、 劳动效率提高,,1、周天子实力衰落,2、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向周王室进贡,王 室 衰 微,诸 侯 争 霸,促进了生产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春秋时期最典型的时代特征),意义:,铁制农具和 牛耕技术的使用,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周天子经济实力衰落,诸侯日益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诸侯们为什么要争当霸主?,扩展领土,掠夺财富,最大限度的发展自己的势力。,霸主是否取代了天子,获得全国最高统治权?,没有,天子仍是天下共主,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霸主

4、未能统一全国而成为最高统治者。,想一想,?,诸侯争霸可能会对历史演变产生哪些影响?,从破坏性看诸侯争霸破坏分封制,导致礼崩乐坏,原有的等级制度混乱,而且征战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从建设性看为了争霸,一些诸侯国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延揽人才,实行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宋襄公,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两种说法都认可的是哪几个?,说一说:,与这段历史有关的 成语典故,退避三舍,楚庄王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伍参请猜谜语“有

5、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一鸣惊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卧薪尝胆,1、如果你是春秋五霸之一你认为要想最先称霸必需具备哪些因素?,理一理:,2、春秋五霸中,谁最先称霸?为什么他能首先称霸?,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人才、得民心、树立威信,(1)材料中的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春秋,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军制和内政,发展经济;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组织联军,阻挡楚国,树立威信。,齐桓公首先称霸 (公元前7世纪中期),(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3)“管仲相桓公”对齐国产生了什么结果?,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齐桓公首霸,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根据下图及课本第14页两则资料,从齐国 所处的地理位置、齐桓公的个人因素等方面, 简要分析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从地理位置看,齐国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临近大海,物产丰富。,从个人因素看,齐桓公不计前嫌,善于用人;虚怀若谷,善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资料1:齐桓公即位前与其兄公子纠争夺君位。纠的部下营仲曾领兵拦截他,一箭射中其衣带钩

7、。齐桓公即位后誓报一箭之仇,但他的臣下极力推荐管仲,说齐国要称霸,非用管仲不可。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并尊称其为“仲父”。 资料2:司马迁曾说:“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用人:,改革军事、政治、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尊王攘夷,树立威信,自然条件:,措施,齐桓公称霸的条件,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手段:,背山面海,资源丰富,齐桓公称霸,(关键),物质基础,聚集治国人才,为人:,胸襟宽阔,不计前嫌,周王室衰微,群龙无首,天时,地利,人和,(策略),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齐桓公称霸的

8、标志,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你是如何看待春秋争霸这一历史现象的?,星星论坛,(小提示:可以再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制度更替等几个方面来思考。),1、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年的一百多个小国逐步归并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民族融合。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原来的地域界限。,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争霸的客观有利影响:,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各诸侯国贵族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争霸的不利影响:

9、,战国篇,社会变革,(前475年前221年),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垦荒地,新兴地主个体农民,田地私有,生产力发展,三家分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1、对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诸侯国减少,出现了统一的趋势,齐,楚,秦,燕,赵,韩,魏,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战国七雄,2、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进行的征战活动在意图上有何不同?,春秋五霸以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为目的;战国七雄以吞并他国,兼并他国土地为宗旨,一统天下。,3、推测战国时期战争可能具有的特点?,规模更大,更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影响更广泛。,4、面对残酷的战争,各国的君主会采取什么措施

10、争取在战争中取胜?,战国时期相对春秋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吞并别国或避免被别国吞并,成效,措施,国王,国家,战国时期特点:社会变革,思考,5、有人说,“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理由。,是历史必然性 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大量荒地被开垦为私田,导致旧的土地制度瓦解; 新兴的地主与农民大量涌现,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新的社会阶层要求改变旧有社会制度; 诸侯征战频繁,加快分封制的瓦解,同时为避免被吞并或吞并别国,各国纷纷采取富国强兵的举措。,时间:前356年,地点:秦国,主要内容: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

11、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 徭役; 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 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 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商鞅变法,变法前后比较,建立县制,分封制 村落散居,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爵位世袭,奖励农耕,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国有,不得买卖,变法后,变法前,经济,军事,政治,“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汉书,国富,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3.建立县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从法律上维护了土地私有制,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吏进行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解读,奖励耕战,2.

12、,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历史作用:,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怎么看?,一场变革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潮流 2、令出必行,取信于民,得民心 3、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气和魄力 4、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3、?,材料一:秦国变法前的社会状况: 1平民弃农经商,土地荒芜,粮食歉收。 2奴隶主残酷剥削,奴隶消极怠工。 3奴隶主无功受禄,士兵无升迁机会。 4因权力过大,各地贵族叛乱经常发生。,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商鞅在秦国变法是如何解决以上社会状况的?,商鞅变法,练一练,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 (一周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 妄取,兵革大强。 (战国策),问题: 1结合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说商鞅变法成功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商鞅变法,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消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积极

14、: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谈谈改革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必须改革。固步自封只能导致落后,改革是强国之路。,高谈阔论,材料一:齐桓公重用管仲,管仲实行改革,使齐国迅速强大,成为当时第一个称霸的诸侯。 材料二:清朝末年,中国贫穷落后,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蹂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清朝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改革进取。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观念滞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强盛,周天子威望大减,诸侯国进行变法,争霸

15、,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课堂小结,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3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 A晋文公 B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楚庄王,D,A,C,4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是在什么时期(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商朝 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 A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 B奖励耕织 C建立县制 D鼓励军功 6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农业生产 B.限制商业活动 C增强秦国实力 D.废除旧贵族特权,B,A,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普遍使用,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 在: 。,8、“尊王攘夷”中的“王”指 。“夷”是指 。,周王室,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关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典故,老马识途,围魏救赵,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图穷匕见,(管仲),(晋文公),(孙膑),(荆轲),(赵括),负荆请罪,卧薪尝胆,问鼎中原,(楚庄王),(廉颇),(勾践),周辙东,王纲坠。逞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