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321757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2作业与测评:4.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练习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对应学生用书P71 语言文字运用限时:15分钟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习近平表示,中国与世界银行三十多年的合作,世界银行的资金和智力资源,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梦想的实现往往是一个艰苦和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抓手、有依据,离不开一整套的机制。A行之有效卓有成效立竿见影B立竿见影行之有效卓有成效C卓有成效立竿见影行之有效D卓有成效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答案C解析卓有成效: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

2、事方式很有效果。由语境可知,处应填“卓有成效”。立竿见影:在阳光下把竿子竖起来,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由处“一步到位”可知,应填“立竿见影”。行之有效: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故处应填“行之有效”。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极其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把它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C他曾经密切地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

3、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答案B解析A搭配不当,应在“活动”后加“的范围”;C.应改为“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D.成分残缺,应在“恩格斯”后加一“在”字。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A也许也毕竟甚至也然而B即使却毕竟还有也然而C也许却但是还有都而且D即使也但是甚至都而且答案D解析“即使”表假设的让步,后面与“也”呼应更合适,如果后面接“却”

4、语意不连贯。第三空由前文看应表转折,所以用“但是”。第四空由前后文看应填表递进的“甚至”,“还有”没有递进意。第五空由前面“每一个领域”,可知用“都”合适。第六空由“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可知,句中有递进意,所以选用“而且”,故最后选择D。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歇息沉重的双腿;每当困惑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每当痛苦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有时我们停下脚步,暂时的歇息、梳理、安抚,不是停滞不前,。答:答案(示例)梳理纷乱的思绪安抚脆弱的心灵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每句2

5、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句中的两个分号可判断,两处要根据“歇息沉重的双腿”进行仿写;结合后文“暂时的歇息、梳理、安抚”可进一步判断,处应填“梳理”,处应填“安抚”;然后依据每个分句内容的关联性来确定内容。处,根据前文“不是停滞不前”可推知,句式应是“而是”,内容与“停滞不前”相反。5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国际和平年”发行的邮票,请写出邮票中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答:答案画面主体部分是一只和平鸽,和平鸽口衔橄榄枝展翅飞翔,在和平鸽的身上站立着许多举手欢庆的人。(3分)寓意是各色人种平等友爱,世界和平美好。(

6、2分)解析由题干可知本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国际和平年”发行的邮票,那么图中的鸽子口衔橄榄枝,是象征和平、友爱;鸽子身上有无数(不同颜色)的小人在举手欢庆,是象征世界各色人种共同庆祝。邮票构图简单,形象生动,意义丰富,寓意深刻。类文提优阅读限时:15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马克思之墓(节选)南帆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如此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作

7、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

8、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太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名流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BBC主持了

9、一项调查谁是影响20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墓已经私有化,一个毕生倡导公有制的思想家还是无法让他的葬身之地脱离旧世界。收购海格特公墓的是一个老妇人,她规定进入公墓必须交费。尤为苛刻的是,每带入一台照相机必须加付一个英镑。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英国工人和各国共产党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新的马克思墓位于公墓东北角的路边,墓碑是花岗岩砌就的一个高8英尺的方柱,方柱顶上安放着马克思的铜铸头像。

10、“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看着墓碑上镌刻的这一句马克思的名言,心中无限感慨。返回的时候,有人问起马克思的后代。据说伦敦还有一个,不知是第几代孙子或外孙,在开出租车。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他至今应该还是标准的工人阶级的一员吧。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在写英国人对名流的态度时用语饱含讥讽,鲜明地表现出对世俗观念的否定以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B作者写到世人对马克思的态度和评价时情感复杂,但态度鲜明;能多给这位伟人一些注视的世界才是清醒公平的世界。C本文以“马克思之墓”为题,却用大量篇幅写了社会名流和权贵的塑像和纪念碑,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11、,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题。D文章结尾关于马克思后代的传闻看似闲笔,实则深刻,因为作者从中得到安慰: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了。答案B解析A“鲜明地表现出否定以及对英国平民的批判”说法于文无据。C.“欲扬先抑”错,文章前面的内容是一种反衬手法。D.“从中得到安慰”“马克思主义后继有人”错,应该是作者为马克思有一个工人阶层的后人而感到安慰。7文中写戴安娜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写对表现马克思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答:答案貌美,有平民精神,她的故事中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2分)。对表现马克思起到了衬托(烘托)作用。(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梳理分析能力。阅读文章第段可知,作者对戴安娜主要写她的

12、美貌、平民精神和给人们的幻想方面,是为下文写马克思作铺垫的,来说明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8为了突出中心,文章中多有呼应对照的语句,请找出两处这样的语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5分)答:答案“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纪念阿尔勃特的是在“海德公园里矗立”着的“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而“马克思的墓原先夹杂在一大堆坟墓之间,平躺于地上”。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黛安娜王妃的故事,而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的马克思受到的却是平民的沉默。没有多少人知道阿尔勃特的生平事迹;“英国的BBC主持的一项调查谁是影响20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找出两处即可,2分)好处是:都是前后形成对比,衬托出马克思身后的寂寞。还可答成:对马克思的冷漠,对权贵的热衷,表现了世俗的心态、世人的浅陋。前后形成对比,衬托出世人承认马克思对世界有巨大贡献。(分析其中两处,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表现手法的理解。文中多处运用了呼应对照的语句,只要能找出来并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