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2027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认识研究活动计划教材分析:1、“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2、“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一个曲线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体验圆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3、本节教材的内容有: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圆心、半径和直径的认识,圆的特征。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

2、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1、作为农村学校,六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教学中以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熟悉的圆形实物导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2、学生认知障碍点:理解圆的许多概念,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就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3、:(1)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2、过程与方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2、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及圆的画法。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硬币、车轮等的轮廓是圆的,学生在生活中已很熟悉,因

4、此这节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圆入手,让学生产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本节课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认识圆的特征。(1)、通过动手摸圆,初步感知圆是一种曲线图形。(2)、通过两次画圆,进一步感知圆是一种曲线图形,知道画圆的方法,初步感知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3)、通过学生的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等实践活动,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4)、最后通过多层的练习,升华对圆的认识。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2、教具准备:多媒体

5、课件、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3、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图钉、线、直尺、圆规、圆形纸片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时间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2、针对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几个圆形纸片,及学生剪刀对圆形产生初步印象复习引入41、利用课件: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2、揭示课题。1、回答。2、明确学习内容。复习旧知识,引出新课题;概念理解3出示圆形图片进行讲解;认真听讲,理解含义与特征;理解含义、名称;动手操作4讲解画圆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掌握画圆的

6、方法;探究活动7提出问题观察,讨论交流: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经历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形成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讨论发现7课件展示圆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观察,回答;形成结论;巩固练习8出示练习题;学生尝试完成;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师生交流评价51、参与评价;2、概括、小结;谈学了这节课的感受及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圆的认识;课堂总结21、总结;2、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发言;巩固知识。板书设计:圆 的 认 识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在同圆或等圆 直径(d):无数条、相等 半径(r):决定圆的大小、无数条、相等d =2r r = d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评价项目

7、评 价 标 准等级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含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运用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操作技能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情感态度课堂上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和接爱挑战积极思维,积极动手、动脑,发言次数多。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观课、议课:(一)观课(课堂实录片段)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初步感知圆与其它平面几何图形的区别。师:你们认为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 (师板书:圆是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3、

8、从画圆中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上有圆(屏幕),你能从物体表面上找到圆吗?(出示教具圆规)谁能用这个超级圆规在黑板上画圆?(没成功):他为什么没画成功?(1是没有固定好有针的那个脚;2是没固定好圆规两脚间的距离;3是可能不太好旋转;4是黑板比较滑,不太好固定)老师画。师:圆规固定不动的这个脚,对画圆至关重要!谁能给它起个名字?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点出你所画圆的圆心,标上字母O。大家把你画的圆举起来,互相看一下,都一样大吗?(不一样)师:什么原因使得你们画的圆有大有小呢?如果在你的圆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你会画吗?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在你的圆上标上

9、r。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半径。问: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4、学生分组操作,领会圆的关系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把圆对折,打开,多了什么?朝不同的方向请同学们照这样再做几次。反馈1:在同一个圆里,这些折痕的长度都相等。反馈2:所有的折痕都通过圆心。反馈3:在一个圆里,像这样的折痕有无数条。反馈4:一条折痕里有两条半径。师:直径用字母d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生:d=2r r=d21/2d(二)议课(对比反思)圆的认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比较系统的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

10、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本节课的教学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课的开始,让学生通过套圈游戏,引出为什么站成圆形大家会觉得比较公平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教师事先也准备一些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2、遵循实际,把准新知的生长点。生活的经验,已经让学生对圆有所了解。我们应遵循实际,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老师的任务是引导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样把圆画得一样大小。关于圆的直径、直径、圆心

11、等一些基本的概念,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在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说、画、完成相关的判断练习,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着概念、感悟着概念,最终理解了概念。 3、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安排了学生充分参与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猜测、讨论、交流的机会。4、注意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创设情景认识圆,到初步运用有关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找出套圈的瓶子应该放在哪,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等都突出了这一思想。新课程倡导

12、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本节课,我体会到: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认真动脑去想,不要担心他们会有什么怪想法,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想、去说、去做、去思考,让他们勇敢地面对老师,面对课本,面对所遇到的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凡事都要积极动脑去思考,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恰如其分,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提问,提问的问题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小组讨论不要流于形式,要讨论在问题的焦点上,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

13、的思维真正动起来。教学再设计:(圆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探索环节:以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课件演示相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1、感受生活中的圆形。师: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圆形吗?请你找出来。生:自行车的轮子是圆的;圆桌是圆的:篮球是圆的;硬币是圆形的;钟面是圆形的等等2、动手摸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准备一个纸箱,里面放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和圆形。师:老师这个纸箱里有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现在请同学上来帮我把圆形摸出来,谁愿意上来试试?(让几位学生摸,要求学生闭上眼)说说你是怎么把圆摸到的呢?圆形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平面

14、图形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组织、引导学生画圆、进一步感知圆是曲线图形,理解圆的相关概念。(1)多种方法画圆。师:刚才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圆的这一特征,那你会画圆吗?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画圆,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画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最多?随手描。利用硬币或圆形物体轮廓描圆。利用图钉和线画圆。利用圆规画圆。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哪种画圆最科学最方便?(用圆规画圆最方便)(2)圆规画圆。同学们用圆规自己尝试画一个圆。我们想把圆画好,应注意些什么呢?(请会画圆的学生说)生1: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生2:注意点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能移动;两脚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方法再画一个圆。(展示学生作品)师:画圆的位置都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点的位置不一样)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什么?(位置)(板:决定圆的位置)师:请同桌互相比一比,你们刚才画的圆的大小完全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圆规的两脚的开口不一样大)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板:决定圆的大小)(3)感知圆上、圆内、圆外的位置。4、认识圆名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知道吗?这种曲线图形,里面还藏着许多秘密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一组把你的圆形纸折一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