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31978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5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oldflow高精度高效率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精高效模流分析技术高精高效模流分析技术 MoldFlow 3D 分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分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工程部 2013 年 1 月 9 日 一、 一、 3D 分析技术的引进分析技术的引进 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 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 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已成为塑料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 加工中这些薄弱环节的最有效的途经。 同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 CAE 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 保证产品质量, 还是在降低成本、

2、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越性。因此,不断加强自身的 CAE 技术是现代企业 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同时,这甚至影响着未来企业的生存。 模具行业最被广泛应用的 CAE 技术当数模流分析技术,即将实体划分为有限元进行各项分析,有限元 分析一般可分为中面有限元,表面有限元和三维有限元,三者中三维有限元分析精度最接近实际,但由于 其 3D 有限元数量的庞大给计算机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其分析速度一直制约着 CAE 技术的发展。但随着计 算机产业的发展, 计算机的计算方式和运算速度不断地得到提升, 三维有限元分析已不再是案台上的花瓶。 公司使用的模流分析软件是 MoldFlow,其分析方式有中性面分

3、析、双层面分析和 3D 分析,各种分析均 有一一对应的网格。 目前公司分析模式:目前公司分析模式:一般采用双层面分析,少数精度要求高的产品采用 3D 分析。 模式形成原因:模式形成原因:软件使用上,刚从 MPI6.1 过渡到 MoldFlow2012,6.1 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经验告诉我们:双 层面分析精度基本能满足一般要求,3D 分析速度是双层面的数倍。 为什么要推广为什么要推广 3D 分析分析 1、 因为因为 3D 分析精度高分析精度高 它是最接近于实际模型的分析 2、 因为双层面分析具有局限性因为双层面分析具有局限性 A、 双层面对网格质量要求高:平均纵横比需小于 6;对于流动分析,网格匹

4、配率必须高于 85%;而对 于翘曲分析,则必须高于 90%。对于我们公司的一般产品而言纵横比修到 6,要花上大量时间;一 般网格匹配率很难高于 85%。而 3D 网格纵横比小于 30 即可,且无需考虑匹配率问题,因此修补修补 3D 网格效率会更高网格效率会更高。 B、 双层面分析对壁厚不均的制品分析结果出入较大。而我们公司多数是壁厚不均,常有尖边存在(厚 度小于 0.5mm) ,如有齿形菲涅条纹的制件,一般分析时会提示“厚度超出预期”的警告。这样分 析出来的结果通常准确性很低。 例一:例一:AI25、C794、C868、C869 均出现的问题均出现的问题 以上问题均由尖边引起,不但减慢了分析速

5、度,还影响了分析精度(充填时间、冲填压力、锁模力均 与实际偏距很大。 ) 例二:例二:AL95 公司所有此类齿形花纹模 具,双层面分析均会发生厚 度与实际不符问题。 网格厚度与实际一 致,但分析结果却偏 差很大(见下页) 网格厚度检测 网格厚度检测 由此可见产品的厚度不均对双层面的分析结果精度是影响巨大的。 3、 因为因为 3D 分析速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分析速度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2009 年 7 月 Autodesk 公司发布了 Moldflow2010 版, 在这个版本中采用了全新的 AMG 算法, 支持多 CPU 并行分析和显卡 GPU 分析,分析效率和精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MPI6.

6、1 及以前版本仅可单 CPU 分 析,现在工程部电脑多为 4 核以上 CPU,分析速度将是以前的数倍。 GPU 是显卡的图形处理器,利用 CUDA 技术提供的处理能力, 配上内置显存,在显卡中能够解决复杂的模拟问题,经过我的 实际测试,使用此功能能使分析时间缩短 20%至 30% 官方给出的数据 现 在 的 3D 分 析 速 度 与 旧 版 Moldflow 的分析速度对比 注射压力分析 未 开 启 GPU 分析 所得分析 时间 开启 GPU 分析所得 分析时间 节 约 了节 约 了 45 分钟, 速 度 提 升了 分钟, 速 度 提 升了 29% 开启开启 GPU 分析后, 分析时间对比分析

7、后, 分析时间对比 (GPU 功能需开启才能使用) 相同的模型相同的注射参数 同样进行 相同的模型相同的注射参数 同样进行充填充填+保压保压 3D 分析速度与双层面分析速度谁快呢?分析速度与双层面分析速度谁快呢? 经过我多个分析项目的测试,3D 分析速度基本与双层面分析速度一样(前提是双层面网格不存在质量 问题的情况下,否则 3D 分析还会更快一点) 。 因此,无论从精度上,还是从速度上,使用全因此,无论从精度上,还是从速度上,使用全 3D 分析已然成了最优的选择。分析已然成了最优的选择。 3D 分析的优势分析的优势 3D 流动分析可以观看喷射现象, 可以预测或验证部分熔接痕的形成原因, 而这

8、些在双层面分析中是无 法观察到的。 双层面分析 3D 分析 对于薄膜浇口, 双层面流动明显与实际情况及与流体动力学不符。 熔料在注射过程中从薄腔进 入厚腔,发生了喷射现像,制 件如图所示产生了熔接线问 题。 在慢速注射时考虑重力因素的情况, 此分析对于我们慢速注射的光导件、 超厚制件是有一定意义的。 而这在双层面中是无法分析到的。 二、 二、 3D 分析技术的推广分析技术的推广 注意注意 网格划分:网格划分: 划分 3D 网格之前需先划分双层面网格, 并将网格修至: 1 个连通区域, 30 以下的最大纵横比 (时 间允许的话建议尽量修至 15 以下) , 无自由边及多重边, 配向不正确的单元为

9、 0, 无交叉及重叠单元。 分析项目:分析项目:仅“填充+保压” “翘曲”分析支持 GPU 分析功能。 GPU 分析的开启:分析的开启: 1、 最低硬件要求是一个已启用 CUDA 的显卡,能够处理双精度(64 位浮点精度)计算(工程部电脑 全部显卡拥有独立 GPU) 2、 求解器参数中,需在“填充+保压分析”选项卡选择“使用 GPU” 3、 求解器参数中,需在“翘曲分析”选项卡选择“使用 GPU” 源数据处理 数据优化 导入数据 网格处理 划分双层网格 修补网格 划分3D网格 分析设置 选择分析项目 选择胶料 确定注射位置 设置工艺条件 分析 启动分析 GPU 设置 多核 CPU 设置 GPU 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