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8934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XX年度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党办发XX29号)文件要求,为扎实开展好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制定本计划。一、基本情况乡是全县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半山半坝乡,与县城北端紧密相连,全乡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2230米,最高海拔为村老基地2786米,最低海拔为石家村燕子河1674米。辖官上、石家、光映、大龙午、大坪坦、李子树7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107个村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傣、苗等9个民族;有耕地12560亩,其中,水田7004亩,旱地5556亩

2、,人均占有耕地 亩。XX年末,全乡共有人口户数3499户12383人,其中农业户2686户11570人,占总人口的93%,非农业人口813人,占总人口的7%;共有贫困户632户2531人,占总人口的20%;XX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XX年以来,乡先后在李子树村、大龙午村、石家村、大坪坦村、官上村、光映村6个行政村实施了重点扶持村、“三村”建设、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等工程,现已初步形成了“坝区以田烟、优质稻为主,劳务输出为辅;山区以泡核桃、生态茶为主,畜禽养殖为辅”的产业发展格局,项目实施群众基础较好,已具备了整乡进行扶贫开发的条件。二、总体目标根据“产业支撑、强化基

3、础、综合开发、巩固提升、整乡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群众大发动、多方大参与、资源大整合、实施大扶贫”,紧紧围绕把建设成为“特色产业示范乡、乡村绿化示范乡、田园化建设示范乡、乡风文明示范乡、党建工作示范乡”的建设目标,乡XX年度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工作目标为:泡核桃、生态茶、畜牧业等产业明显壮大;沟渠、机耕路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明显夯实;教育、卫生、通讯、司法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绿化发挥明显效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巩固;农民收入明显增长,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其中1500元以上的达95%以上,XX元以上的达80%以上。三、主要任务(一)抓产

4、业开发,解决农民持续增收致富问题。1.抓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确保粮烟生产取得突破。在高寒冷凉地区种植大春地膜包谷3000亩,在光映村建设水稻高产示范样板XX亩,在大坪坦村推广粮粮间种、茶粮套种200亩,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增产。发展烤烟3260亩,其中田烟种植达到XX亩以上,交售烟叶46万公斤,烟农收入750万元以上,实现烟叶税收达150万元;新建田烟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碑1块。2.抓泡核桃、生态茶、畜牧产业发展,建立产业支撑。一是种植和抚育泡核桃16000亩。其中:村1200亩、李子树村3500亩、大龙午村3500亩、大坪坦村XX亩、光映村1500亩、官上村3100亩、石家村1200亩。在李子树村新建

5、泡核桃示范基地标志碑1块。二是在大坪坦村新植生态茶园1000亩,在石家村实施低产茶园改造200亩,在大坪坦村新建生态茶示范基地标志碑1块;三是抓畜牧产业发展,在石家村、大坪坦村、村3个村建设青贮窖150立方米、厩舍改造500平方米、种植畜草150亩,完善4个肉牛冻精改良点建设,实现全乡能繁母牛100%冻精改良,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1个;建设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1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个,发展优质仔猪科技示范户200户,养殖能繁母猪3000头以上、生猪6000头以上;建设鹅养殖示范基地1个,发展示范户50户以上;建设土鸡生态养殖示范户2户;组织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1500人次以上。(二)抓基

6、础设施建设,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问题。1.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乡官上村、光映村、村三面光沟 千米,机耕路 千米;新建村、大龙午村、李子树村、大平坦村、光映村、官上村6个村39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管道 千米,水窖4个;在大坪坦村新建坡改梯台地1000亩;在李子树、光映2个村新修水泥路 公里。2.全面夯实社会事业发展基础,改善基层工作条件。一是新建乡中心完小教学楼1幢 平方米,新建乡初级中学宿舍1幢 平方米;二是新建乡李子树村村委会综合办公楼1幢240平方米;三是新建村村委会办公楼1幢220平方米。四是新建乡司法所办公楼1幢 平方米;五是新建乡卫生院住院楼1幢700平方米,购置完善乡卫生

7、院及7个村卫生室设备,切实改善基层医疗条件。3.加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李子树、大坪坦2个村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在石家村新建降压站1个。在大龙午、李子树、大坪坦3个村新建联通机站3个,实现全乡联通信息全覆盖。(三)抓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解决农村“五乱”问题,基本实现“八化”要求。一是在全乡7个行政村新建沼气池500口,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二是实施好村村庄综合整治项目:(1)危房拆除重建21户,实施墙体粉刷426户10万平方米。(2)在大麦地、小麦地、官庄三个自然村硬化道路8条,实现全村自然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在大麦地实现沟渠硬化2条,使全村的沟渠主干道全部实现硬化。(3)在母板村民小组

8、新建混泥土桥1座,改造进村道路500米。(4)新建节能灶200口,实现厨房改造20户,人畜分离、庭院硬化美化50户,改水改厕60户。三是组织开展村容村貌综合大整治,对全乡村庄进行绿化美化,治理农村柴草乱堆、房屋乱建、畜禽乱放、污水乱倒、垃圾乱丢现象,基本实现村庄道路平整清洁化、围墙房屋建设合理化、生产物资摆放整齐化、农民爱护环境意识自觉化、日常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四)抓绿化美化,解决县城饮用水源地生态综合治理问题。组织实施石家村茶厂丫口至石家村村委会老320国道1公里的绿化工程,回填土方1200立方米,新建绿化带3050平方米。结合全县生态环境整治的安排部署,千方百计整合资源,实现大碱塘至李子

9、树麦庄坡丫口公路的行道树改造升级。同时巩固提升村级弹石路的绿化美化,着力打造“绿色”。(五)抓培训教育,解决广大农民综合素质提升问题。一是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突出泡核桃抚育管理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生态茶种植技术、花椒栽种管理技术、农机培训、乡风文明、法律法规等培训,在全乡组织开展巡回培训。二是采取组织参观、检查评比、说服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强化引导和示范,着力培养广大农村家庭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逐步革除陈规陋习,并通过村规民约来约束广大民众的行为,在逐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六)抓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解

10、决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问题。按照创建党建工作示范乡的总体工作目标,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党员干部队伍。年内至少在全乡范围内组织2次党(总)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知识培训,切实把各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书记。二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优化农村党员干部结构。积极在生产一线、优秀青年,以及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和素质。年内以村为单位全面开展1次农村党员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党员素质。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

11、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上下工夫,着力增强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年内培养20名“双带”型农村党员。三是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加大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投入,力争年内新建、李子树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同时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培育产业、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创办实体、提供服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消除“空壳村”。四是巩固提高石家村州级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重点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党员素质提高、“三培养两带头”、制度健全完善上下工夫,通过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全乡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五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在各村党(总)支

12、部中全面开展一次排查活动,对在群众中缺乏凝聚力,不作为、乱作为,失去群众公信力的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坚决进行整顿。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不良反映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严肃处理。四、资金投入XX年全乡计划实施5个大项目46个小项目,资金的投入按照“群众为主体、整合为重点、财政和信贷大力支持”的思路来筹措。计划总投资 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开发 万元,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 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万元,村片区综合扶贫开发 万元,劳动力培训转移 万元。按照资金来源,分别为部门整合资金 万

13、元,占总投资的 %;财政资金 万元,占总投资的 %;农户自筹992万元,占总投资的 %;信贷资金249万元,占总投资的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乡党委、政府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分管扶贫副乡长、县驻乡工作队队长任副组长,乡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书、主任、新农村指导员为成员的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整乡推进”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负责处理具体日常事务工作。(二)畅通渠道,构建和谐。一是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基层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块,认真听取群众的合理诉求,切实帮民富、解民忧,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

14、的信任。二是进一步排查调处矛盾和纠纷,做到依法依规,做好群众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群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三是推行信访工作责任制,各村党支部书记、挂钩包村工作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要做到心中有数、调处有方,积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杜绝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整乡推进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广泛宣传县委政府关于“整乡推进”的决策部署,让广大党员干部及基层群众充分了解“整乡推进”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从而关心、支持“整乡推进”工作,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来。二是充分发挥群众实施主体的作用。把组织和发动群众作为“整乡推进”工作的核心任务,

15、让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全程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使“整乡推进”真正实现主要依靠群众力量的目的。三是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主体作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检验和衡量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使“整乡推进”真正实现其成效由群众评价。(四)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抓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乡党委政府决定实行项目实施责任制,党委书记、乡长负总责,班子成员根据分工具体负责,到各村的项目挂钩包村工作组长抓好落实,责任明确到个人,县级工作队也实行个人挂钩项目制度,并实行限时办结制,做到重点领域重点保障、重点环节重点把关、重要问题集体研究,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有人管。为了加强督促检查,成立由乡纪委书记为组长的督促检查组,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促,确保所有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