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3319502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催化裂化可得到较多的轻质油B“西气东输”中输送的气体主要是乙烯C煤间接液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各种芳香烃D石油通过常压分馏可以得到石蜡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3种B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C饱和(NH4)SO4溶液和福尔马林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原理相同D

2、聚合物()的单体有两种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gCH4含有CH4分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CO2分子数为NAC1 mol Na燃烧生成Na2O2失去的电子数为2NAD0.5 molL1的CuCl2溶液中含Cl数为NA10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元素是形成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三倍,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元素中最大的,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BX、Y、R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XYR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

3、相同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溶液可能显碱性11酚酞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酚酞的分子式是C20H12O4B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C1mol酚酞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D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SO2与H2S气体混合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性:SO2SB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C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铜粉逐渐溶解铜

4、可与稀硫酸反应D向盛有1mL溴乙烷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向试管中滴入2滴的AgNO3溶液,振荡出现淡黄色沉淀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13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X经实验测定该物质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72.0%,氢6.67%。另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式和分子式均为C9H10OB不可能含有苯环C1molX完全燃烧,可生成5mol水D若未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也能确定X的分子式三、非选择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2题第32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二部分包括第33题第37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第一部分(11题,共12

5、9分)26(13分)某班在实验室进行制取乙酸乙酯的分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按右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在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再加入沸石。然后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待试管B中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振荡后静置。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熔点/沸点/水中溶解性乙醇460.789117.378.5以任意比互溶乙酸601.05016.6117.9易溶乙酸乙酯880.8978477难溶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两组同学想要比较所制得的乙酸乙酯的产量,简便的方法是_。(3)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

6、率,该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_。(4)现对全班同学试管B中的液体集中处理,得到乙酸乙酯的粗产品并回收乙醇,需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5)用下图所示装置验证: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装置中所装的药品分别是:甲_,乙_,丙_。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7(15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化学反应分別制得B、C、D和E四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A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2)在AE五种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填标号)(3)关于B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1molB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b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

7、淀c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d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4)C能形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为_。(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力程式(需注明反应条件)。A生成C:_。D与NaOH溶液共热:_。28(15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盛有1mL饱和 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

8、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MnO4+ _H2C2O4+ _H+=_Mn2+_CO2+_H2O。(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未标出)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变红,据此回答: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_。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_(用文字简

9、单表述)。(5)第(4)小题形成的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离子符号表示)。(二)第二部分:共45分。化学题1道题为必做题。请在物理题2道题、生物2道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号一致,答题时要标明题号及每问的小题号。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H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RCH=(CH2+CH2=CHRCH2=CH2+RCH=CHR;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CH3)2C=C

10、H2的同分异构体中存在顺反异构的有机物的名称为_。(2)A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上的H外,还显示_组峰,峰面积比为_。(3)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E的结构简式为_。(4) 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D和G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_。(5)G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苯的二取代物 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含“COO”结构(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丙烯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2,3-丁二醇的合成路线_。高二期末理综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共42分)78910111213ADADBAC二、非选择题 (共58分 )26、(13分)(

11、1) CH3COOH + CH3CH2OHCH3COOCH2CH3 + H2O (2分)(2) 使用相同规格的试管,比较两支试管中上层液体的高度 (2分)(3) 从反应物中不断蒸出乙酸乙酯,使用过量的乙醇,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2分)(4) 分液、蒸馏 (2分)(5) 乙酸溶液 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 苯酚钠溶液 (每空1分)(6) 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2分)27 (15分)(1)羟基、羧基(2分) 氧化反应 (2分) (2)C 和 E (2分) (3)bc(2分) (4) (2分)(5) (2分)(3分)28(15分) (1)HCOH2C2O4=HC2OCO2H2O (2分) (2)还原性(2分) 2562108 (2分)(3)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2分) H2C2O4H2OCOCO2(2分)(4)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2分)(5)c(Na)c(HC2O)c(H)c(C2O)c(OH) (3分)35、(15分)(1)2丁烯 (1分)(2)2 (1分); 16 (1分)(3)氯原子(1分); (2分)(4) (2分) ; (2分)催化剂(5)12 (2分)(6)CH3CH=CH2 +CH3CH=CH2(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