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782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应城市城南初中吴高珍一、教材分析:新颖的意象凝重的情感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与以往同类的诗作相比,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女儿对祖国母亲艾艾的不满与献身的真情,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全诗意象朦胧,但情感清晰真挚,从一个别致的角度吟唱祖国母亲。为表达这种赤子的深情,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既如泣如诉、似哀似怨,又热烈奔放、一往无前。全诗运用了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交融感与献身感。

2、舒婷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成诗于我国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朗读这首诗,首先要注意理解诗中“我”的形象内涵,理清“我”与祖国合二为一的关系。其次,对于诗歌中出现的众多意象,也需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可结合课外阅读舒婷的其他诗歌,以体会舒婷的诗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全诗四节,共有四个意象群,通过它们的递进组合,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诗歌先抑后扬,宛如一曲多声部的交响曲,呈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是鉴赏全诗的要点。第一节,诗人

3、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第三节,连用一组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新生的祖国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线上”。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迷惘”“沉思”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无一字议论,皆以意象描绘,以情贯穿。所选意象既质朴又鲜明,既独特又贴切,每一个词也都与被描

4、绘的景象紧密契合。抒情又非一览无余的倾泻,而是很注意其波动的节奏,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们接触的诗歌并不少,朦胧诗也在上一学期接触过,星星变奏曲便是。但是,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太理想。这跟学生们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今天的中国,蓬勃腾飞,对于文化大革命的

5、那段历史,学生们只有在书本里、电视里或者祖辈的口中才能得知。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主要是让创设一些情境,利用相关的乐曲来调动学生的感知,让他们借助诗人选取的意象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四、教学设想:在教学中,始终贯穿教师是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第一部分: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的那个年代,也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而为理解诗歌的内涵做铺垫。第二部分:教师利用配乐配画的诗歌朗诵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联系自己刚才对祖国文化大革命的抽象

6、了解,粗略的感受诗句的节奏、内容及情感。第三部分:告诉学生了解意象对于理解和品味诗歌的重要性,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讲讲它们各自象征的社会内容,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在此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并进行必要的小组合作学习。第四部分:在品味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诗歌,教师进行必要的朗诵技巧指导。在学生基本掌握朗诵技巧后,让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第五部分:在听、品、读完诗歌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诗歌后的感言,以求对本课学习的内容做一个总结或者对文章的主旨有自己的领悟。第六部分:播放祖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时的相关影像资料,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的情景让学生们知道祖国的变化之大

7、。让学生心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同时,学习作者运用意象写一句、一节或一首诗,并激情洋溢地读出自己写的诗歌。五:教学目标分解表:目标范畴教学要点学习水平感知理解内化创造价值判断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3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4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5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6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7能学习作者运用意象写作诗歌。过程与方法8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情感

8、态度与价值观9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六、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一)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自由、自主学习环境的策略。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及年龄等特点,极富空间感和想象力,利用CAI课件拓展学生的空间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创造学习的“情境”,让他们接受视、听觉等媒体信息,以学生为主,动口、动眼、动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通过诵读感悟法,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运用联想想象法,让学生对诗中意象的含义有准确的把握;利用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对诗歌主题有深刻理解;尝试仿写交流法,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实践运用能力。2、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协作学习的氛围策略

9、。为形成优化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和场所,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人机协作,相互促进、相互启发、相互尊重,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二)教学设计:1、学习环境设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开放、和谐、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行获取知识。2、协作学习设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合作、主动、愉快、共振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七、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里,主动、愉快、活泼地围绕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展开探究,在网络中扩展

10、延伸,开展协作学习的机会和场所,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协作探究、共同讨论交流。八、教学媒体运用说明及选用情况表1、媒体运用说明:通过多媒体制作有关诗歌中的图片,利用共优势提供大量信息,合理解决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视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配乐配图诗朗诵、我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的资料,增进对于诗歌意象的深刻理解。鼓励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2、教学媒体选用表:教学要点学习水平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使用时间资料来源媒体作用媒体使用方式1了解CAI(动、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35购制剪辑提供作者的写作环境边播放边讲解2感受CAI(动、静)音乐沉思曲及有关诗歌内容的图片35购制

11、剪辑教师朗诵时烘托气氛边播放边朗诵3领会CAI(动、静)音乐我和我的祖国35购制剪辑学生朗诵时烘托气氛边播放边朗诵4了解CAI(静)祖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庆典时的影像资料和祖国山河的图片25购制剪辑提供写作的素材或拓展写作的空间边播放边讲述5创作CAI(动、静)音乐祝福祖国3购制剪辑学生写诗读诗时烘托气氛边播放边写作九、教学时间:一课时十、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流程图:(附后)(二)教学过程:1、走进一个时代,了解背景(1)、作者简介(出示作者像)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1952年生。先后做过泥水工、浆纱工、挡车工、统计员、讲解员、焊锡工等。1971年起,她的一些抒情诗开始流传,文革后,其诗作陆

12、续在报刊上发表,引起注目。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优秀新诗(诗集)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主要著作:舒婷顾城抒情诗选、致橡树、散文集心烟。(2)、解题(出示有关文化大革命时的影像资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的摧残,刚刚开始走向新生。因此这首诗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2、伴随一段音乐,真情朗读(1)、教师配乐配图朗诵诗歌。(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弄清生字词的形、音、义。(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集

13、体读感悟诗歌感情。分组读体现小组力量。个别读展示个人风采。3、运用一种方法,品读诗歌(1)、诗歌鉴赏的一把利剑把握“意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创造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意境总是先从感受意象开始,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真切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准确把握意象是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2)、品读诗歌A、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第一节,并思考:这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

14、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给你什么感觉呢?学生朗读第一节B、学生读第二节同学们请思考:这一节的感情与第一小节是否完全相同呢?如果不同,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再次朗读第二节。C、请学生朗读第三节,并思考:第三节又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学生再读第三节D、学生朗读第四节,并思考:祖国的新生振奋人心,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请结合诗文第四节来具体分析。学生再读第四节。E、通读诗歌,小组研讨以下问题:这首诗在运用意象上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我”?“我”与“祖国”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4、掌握一组技巧,深情朗诵(1)、请倾听配乐朗诵后请个别学生朗诵。(2)、教师将歌唱的技巧引入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诗歌。A、气声的运用。B、连音的运用。C、颤音的运用。D、换气的运用。E、一气呵成的节奏。(3)、教师点拨后,学生齐诵(播放音乐我和我的祖国)5、讲述一句感言,领悟主旨请同学们参考以下的句式讲述一句学习课文之后的感言:对于诗人,我想说对于祖国,我想说6、抒写一首小诗,寄托情感(1)、播放祖国改革开放二十年庆典时的资料及祖国的大好河山图片。(2)、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祖国”为话题写一句、一节或一首小诗,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请与其它同学赏评。可参考如下句式(可用其它句式):我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