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31747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群三深入”教育活动研讨发言材料【内容摘要】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和蹲点调研感受,就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维护群众利益谈几点体会。一是党的教育是“经常教育”而不是“突击教育”。现在党群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些事件让我们警醒,党的经常性教育直接关系到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是否正常发挥作用。目前,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将集中教育等同于经常性教育,疏于日常教育管理,以偏概全,在开展党的教育问题上滋生了厌倦情绪,敷衍了事、简单说教,使党在基层的作用发挥受到严重影响。二是行使职权是“为民掌权”而不是“为己掌权”。“四群”教育中,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反思执政“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

2、“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树立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三是矛盾深化是“干部失为”而不是“群众胡闹”。现在,不排除有些领导干部把群众上访称为“胡闹”,把来反映问题的群众称为“刁民”,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推诿塞责、一拖再拖,矛盾激化后就动用警力镇压。孟连事件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不是群众太胡闹,而是干部欠作为。群众利益无小事,永远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原则。四是群众工作是“引领群众”而不是“迎合群众”。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事实上是党群干群警群关系从“结冰”到“除冰”的质变。正确看待这个转折,需要谨防将群众工作理解为简单迎合群众。一旦处理不

3、好“引领”与“迎合”的关系,群众工作很可能导致矛盾埋藏更深,其弊端很多、隐患更大。【正文】“四群三深入”活动交流发言材料躬身“听民意”,种好“责任田”这是我对自己在“四群三深入”活动中的定位和要求。结合学习和实践,谈谈我对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的粗浅认识。群众观点要用正反“比”来感知。“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感受很深。正如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同志说: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根本的是以执政为民理念为引领,最核心的是以群众利益实效为检验,最关键的是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为保障。“孟连经验”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认真对照反省,由于群众观念缺失,导致基层党员干部宗旨意识

4、淡化,“路子走偏了”、“屁股坐歪了”的错误永远不能重蹈。老百姓喜欢实实在在。我个人理解,“群众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而这份实实在在,就是对虚假浮夸的反感,对实事求是最质朴的注解。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事实求是,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虚假政绩,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树立群众观点,就要倾听群众呼声,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接受群众监督为原则,以求得群众满意为目标。群众路线要用坚持“走”来巩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这段讲话,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任何时

5、候,我们都必须带着群众感情做工作,这种群众感情是在长年累月深入群众中培养、巩固的。领导干部轻车简从走基层,进村入户调研走访,以身作则深入群众,是走群众路线的基础,在“走”中带着真情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在“走”中与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在“走”中掌握情况、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感情。群众利益要注重从“小”处维护。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分散来看都是小事,汇集起来都是大事。从调解邻里纠纷、田地纠纷、山林纠纷、水源纠纷等,到关心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人畜饮水、就业就学、医保服务、养老保障等困难,再到治水修路、产业扶持、解决温饱、增收致富等,对于基层干部来说,样样都是

6、大事。把这些解民忧、惠民生的“小”事一件一件办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巩固。因此,在“四群”教育工作中,要正确把握好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引导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问题。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我长期在基层蹲点调研过程中发现,每次下去都会有新发现,群众太需要这种面对面的接触、心贴心的交流、实打实的排忧解难了。群众工作要以落到“实”处体现。群众工作是经常性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中的带

7、头、推动、监督、保证作用,落实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纠纷,主动下访、约访,处理好、调解好群众的诉求问题。要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群众工作的成效,要以落到实处来体现。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实现工作在一线落实、才能在一线发挥,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发展在一线推动;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切实增强“四群”教育工作的实效。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和蹲点调研感受,就如何

8、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维护群众利益谈几点体会。一是党的教育是“经常教育”而不是“突击教育”。现在党群干部关系紧张的一些事件让我们警醒,党的经常性教育直接关系到关键时刻党员干部是否正常发挥作用。目前,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将集中教育等同于经常性教育,疏于日常教育管理,以偏概全,在开展党的教育问题上滋生了厌倦情绪,敷衍了事、简单说教,使党在基层的作用发挥受到严重影响。二是行使职权是“为民掌权”而不是“为己掌权”。“四群”教育中,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反思执政“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树立维护群众利益的思想。三是

9、矛盾深化是“干部失为”而不是“群众胡闹”。现在,不排除有些领导干部把群众上访称为“胡闹”,把来反映问题的群众称为“刁民”,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而是推诿塞责、一拖再拖,矛盾激化后就动用警力镇压。孟连事件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不是群众太胡闹,而是干部欠作为。群众利益无小事,永远是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原则。四是群众工作是“引领群众”而不是“迎合群众”。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事实上是党群干群警群关系从“结冰”到“除冰”的质变。正确看待这个转折,需要谨防将群众工作理解为简单迎合群众。一旦处理不好“引领”与“迎合”的关系,群众工作很可能导致矛盾埋藏更深,其弊端很多、隐患更大。只要每个干部、四群教育工作队员都把群众工作当做一份“责任田”,躬身“听民意”,种好“责任田”,不愁四群教育工作收不到实效。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