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3310815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饮食文化异同比较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一.引言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3.1饮食观念的不同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念不同3.2 饮食方式的不同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3.2.2 餐具3.3 饮食内容的不同3.4餐桌礼仪的不同3.4.1餐桌的不同3.4.2 用餐时的氛围不同3.4.3 用餐时礼仪不同3.5 菜名的差异四.饮食文化产生的原因4.1农业结构的差异4.2价值观念的差异4.3哲学观念的差异五.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化结语参考资料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中西方饮食

2、文化的差异。在世界文化这一大环境中,饮食文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中西方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差异。再通过阐述中西方农业结构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哲学观念的差异来分析造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将会在交流中共同发展,这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起到促进的作用,对我们有很大的意义。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饮食观念 一、引言 人类生存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首要物质基础是饮食,同时饮食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一句谚语,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文化中,饮食文化占有很大的比

3、重。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的加速还有世界各国的联系愈来愈紧密,中西饮食文化不断发生碰撞与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共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必然会出现彼此不相适应的情况,也会出现彼此发生冲突的状况。比如,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文化误解。举个例子,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肯德基,麦当劳,炸鸡腿,汉堡就是很典型的美国食品。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的食物很繁杂。美国人一般而言吃墨西哥,中国,泰国和印度等亚洲食物。因此,本文主要从双方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内容方面来具体研究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通过此研究,有利于加强中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更能够消除两国人民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让人们对

4、中西饮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彼此饮食文化的差异,不仅可以加强我们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促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使中西饮食文化能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彼此接纳,而且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二、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中西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缩,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下面来谈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2.1 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所谓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人有句话

5、叫“民以食为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注重菜肴的色、香、味俱全,不管营养的多与少,充足还是不充足,也不管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忽略了食物的最根本价值,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短处。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个缩影,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再到唐宋的蓬勃发展时期,最后进入现代的繁荣新阶段,是我们整个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当我们谈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时,大家首先会想到就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各种菜系的特点和烹饪方法也有所不同。从中国八大菜系我们可以看出中国饮食

6、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国的饮食还具有季节性。在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般都喜欢吃凉拌、冷冻的食物,例如:凉面条、各种拌凉菜等;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吃像火锅这样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中国饮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医食结合。就是利用食物具有哪些药用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做成美味的食物,达到对疾病的防御和治疗的效果。在中国人的食物在不同的形状,颜色,味道。例如,许多人喜欢拍美味的食物,然后上传到互联网。他们只是赞美食物的味道在每个图片的描述,几乎没有人会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食物不仅是生存和保持健康的东西,也是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不同的食物添加不同的成分来增加味道。西方讲究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不论饭菜的色、香

7、、味、形如何,一定要保证有营养,讲究一天应该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中国应学习西方这种科学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取长补短,让中国饮食变得更好。2.2 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所谓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践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西方的饮食文化有起伏而又悠久的历史,我们可以说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西方的新贵。 西方国家的日常饮食都是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中国有著名的八大菜系,西方国家也有很多饮食种类,著名的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等。三、中西饮食

8、文化差异3.1饮食观念的不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植业的比重很大,而且还有多种多样的烹饪技术。西方则以畜牧业为主,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就显得十分简单。由于饮食的主要内容、生活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那么在饮食观念方面中西方就会存在很多差异,但是我们要做到科学饮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才是最重要的。3.1.1 美味与营养的观念不同中西饮食观念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味和营养的观念不同,一谈到营养问题,实际上就触及了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弱点。我们的很多传统食品都要经过油炸和长时间的炖煮,使菜肴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许多营养成分都流失了。中国的饮食一般首先考虑的就是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凡是看着淡而无味的食物,

9、我们就觉得它不好吃,不管这样的食物有没有营养。饮食方面,我们注重的更多的是食物的味道,往往忽视了营养的问题。中国人对吃十分重视,对美味的要求也达到了极致。这样各种各样的美食就产生了,人们就会忍不住的暴饮暴食,却忽视了食物本身的营养问题,这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是重视美味的感性饮食。西方人的饮食注重科学,讲究营养。在“吃”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他们饮食的最高标准就是营养,日常饮食总要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搭配是否合适,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消化,而饭菜的色、香、味如何,他们一般都不会过多考虑,即便口味千篇一律,让人看着没有一点食欲,但他们也会吃下去,因为这些食物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

10、观念很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这就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虽然西方人在宴席上,也讲究菜的原料、形状和颜色等方面的搭配,但是无论如何高档,他们的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虽然一些事物的色彩搭配的很好,但是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3.1.2 铺张与节俭观念不同中国人请客吃饭讲究排场,排场大才够体面,所以备餐时酒菜都是很丰盛的,餐桌上的饭菜数量要多,质量要好。菜的数量越多,菜越珍贵,也会显得主人很好客很热情。但是如果主人准备的饭菜仅仅够吃的话,就会被视为小气,反而薄待了客人。在饭店里中国人点菜显得格外铺张、浪费,气势也十分壮观,可以说铺张到了极点。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

11、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在西方,他们在节俭这方面的意识是非常强的,吃饭讲究简单化,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准备不过是五六道菜而已,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菜,其余基本上是陪衬。平时宴客,饭菜的准备更为简单,他们觉得只要够吃能吃饱就可以了。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potluck”,这种聚会形式更为简单,要求参加聚会的人自带一道菜或者饭后的甜食,让大家共享,而主人只提供一些饮料和一道菜就行了,可见,他们的饮食很节俭,也不讲排场。在中国人看来可能会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人请客吃饭这种铺张浪费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在日常

12、生活中应加强勤俭节约的意识,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3.1.3 赴宴的时间与着装观念不同中国有句来形容时间宝贵的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但是这样的时间观念似乎更多的是运用到了学习上。在生活上,特别是在参加宴会时候,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极为淡薄,特别是参加聚会的时候,迟到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国人注重吃喝,西方人注重玩乐,但是西方人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各种活动、各种宴会都会按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也会被视为很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被认为这是对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中国人请客吃饭一般都是中午或者晚上,一顿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可是不折腾几个小时是不会轻易罢休的,倘若很快吃

13、完主人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待客不周,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美国人请客吃饭则比较随便,一般约在午餐,因为这样比较节俭时间。着装观念不同。着装也体现一种社会文化,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问题。在中国有句俗语:人靠衣服马靠鞍。中国人穿着打扮也很讲究,但赴宴时穿着就比较随意,用餐时我们可以穿平时所穿的衣服,不用刻意的装扮一番,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会穿得很正式。而西方人赴宴时穿着较为正式、得体。男士通常是内穿白衬衫,打领带,穿上西装,再配一双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还要戴上耳环。如果去高档的餐厅,不可以随意穿上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而中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餐桌上

14、中西方的着装观念是有所不同的。3.2 饮食方式的不同3.2.1 共餐制与分餐制西餐文化与中餐文化有很大的区别,就饮食的方式来讲,中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时为了能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使用的一般都是圆形的餐桌,大家团团围坐,共同来享有桌上的丰盛食物,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共餐制”。在西方,无论是宴请客人还是一家人坐下来吃饭,就餐者都是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我们把这种饮食方式称为“分餐制”。 在我们看来,中国的共餐文化往往可以制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可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也早已习惯了这种就餐方式。而西方吃饭习惯用长条桌子,实行分餐,各自点菜,各持一份,表

15、面上看总觉得过于冷清,但实质上体现了卫生和节俭的理念。不但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就拿吃鱼来讲,美国人是先把鱼破开,去掉主骨,切成一块一块的再进行加工。中国人是把整条鱼放在桌上,大家围着桌子一起吃。西方曾有人对中国人吃鱼做出评价说,一条鱼被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戳,鱼被碎尸万段,还沾了不少口水,谁能吃的下去呀!从卫生角度来讲,共餐制确实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多麻烦,很多人一起边吃边笑,唾液乱飞,甚至还有人在一盘菜里面夹来夹去,翻来覆去的挑选食物。有的主人为了表示自己的热情,直接用自己的筷子来帮客人夹菜等等。3.2.2 餐具的不同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十分的明显。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西方人用刀叉切割食物,餐具的不同也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的一些国家,吃饭时使用的是筷子和汤匙,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一边切一边吃,喝汤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着东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用筷子有很多讲究。例如,不允许用筷子打碗或把筷子插在碗中间。3.3 饮食内容的不同中西饮食文化中食物种类也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人的食谱极其广泛,西方人则相对少得多。一定数量的食物.相应地养活一定数量的人口,有限的食物要养活众多的人口,就得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如大灾之年,就得吃一些粗陋的食品以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