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3309699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2013年2月7日发布2013年3月1日实施目 次前 言II引 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24.1 总体要求24.2 文件要求25 管理职责35.1 管理承诺35.2 知识产权方针35.3 策划45.4 职责、权限和沟通45.5 管理评审46 资源管理56.1 人力资源56.2 基础设施66.3 财务资源66.4 信息资源67 基础管理67.1 获取67.2 维护67.3 运用67.4 保护77.5 合同管理87.6 保密88 实施和运行88.1 立项88.2 研究开发

2、88.3 采购88.4 生产98.5 销售和售后99 审核和改进99.1 总则99.2 内部审核99.3 分析与改进91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野、雷筱云、马鸿雅、刘海波、徐俊峰、唐恒、常利民、袁雷峰、张杰军、张艳、杨哲、黄晶、韩奎国、岳高峰。引 言0.1概述本标准提供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0.2 过程方法策划相关方相关方改进实施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知识产权管理成效检查图1 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

3、产权管理模型利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任何一项或一组活动可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将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输入是企业经营发展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包括:a) 开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b) 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c) 防范知识产权风险,保障投资安全;d) 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通过持续实施并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输出一般包括:a) 激励创造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b) 灵活运用知识产权,改善市场竞争地位;c)

4、 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支撑企业持续发展;d) 系统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 a) 策划:理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制定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b) 实施:在企业的业务环节(产品的立项、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中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c) 检查:监控和评审知识产权管理效果;d) 改进:根据检查结果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0.3原则本标准提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指导原则:a) 战略导向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战略,使三者互相支撑、互相促进。b) 领导重视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是知识产权管理的关键,最高管理层应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c) 全员参

5、与知识产权涉及企业各业务领域和各业务环节,应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0.4 影响因素企业实施本标准应考虑以下因素:a) 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法律和政策要求;b) 企业的发展需求、竞争策略、所属行业特点;c) 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产品及核心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愿望的企业:a)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b) 运行并持续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c) 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评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可参照本标准相关要求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6、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213742008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 基本词汇3 术语和定义GB/T 190002008和 GB/T 21374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

7、以及民间文艺等。GB/T21374-2008,术语和定义3.1.13.2过程 process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GB/T19000-2008,定义3.4.13.3产品 product过程的结果。注1:有下列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许多产品由分属于不同产品类别的成分构成,其属性是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取决于产品的主导成分。例如: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注2

8、: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需要完成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需要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纳税申报单所需的损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报告或程序的形式存在。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为货物。GB/T 19000-2008,定义3.4.23.4体系 system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GB/T 19

9、000-2008,定义3.2.13.5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GB/T 19000-2008,定义3.2.23.6知识产权方针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知识产权工作的宗旨和方向。3.7知识产权手册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ual规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文件。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4.1 总体要求企业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施、运行并持续改进,保持其有效性,并形成文件。4.2 文

10、件要求4.2.1 总则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b) 知识产权手册;c) 本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注:本标准出现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是指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实施和保持。一个文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形成文件的程序的要求可以被包含在多个文件中。4.2.2 文件控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依据,应确保:a) 发布前经过审核和批准,修订后再发布前重新审核和批准;b) 文件中的相关要求明确;c) 按文件类别、秘密级别进行管理;d) 易于识别、取用和阅读;e)对因特定目的需要保留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记。4.2.3 知识产权手册编制

11、知识产权手册并保持其有效性,具体内容包括: a) 知识产权机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相关文件;b)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或对程序文件的引用;c)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4.2.4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所需的控制。对外来文件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记录文件应予以控制并确保:a) 对行政决定、司法判决、律师函件等外来文件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其来源与取得时间可识别;b) 建立、保持和维护记录文件,以证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有效运行;c)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完整,明确保管方式和保管期限。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

12、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通过以下活动实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a) 制定知识产权方针;b) 制定知识产权目标;c) 明确知识产权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有效沟通; d) 确保资源的配备;e) 组织管理评审。5.2 知识产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发布企业知识产权方针,并确保方针:a) 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b) 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适应;c) 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运行;d)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e) 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 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 5.3 策划5.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a)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进行

13、策划,满足知识产权方针的要求;b) 知识产权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活动得到有效运行和控制;c)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5.3.2 知识产权目标最高管理者应针对企业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知识产权目标,并确保:a) 形成文件并且可考核;b) 与知识产权方针保持一致,内容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5.3.3 法律和其他要求最高管理者应批准建立、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便: a)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法律和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渠道;b) 及时更新有关法律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并传达给员工。5.4 职责、权限和沟通5.4.1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在企业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作为管理者代表,授权其

14、承担以下职责:a) 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和改进需求;c) 确保全体员工对知识产权方针和目标的理解;d) 落实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需要的各项资源;e) 确保知识产权外部沟通的有效性。5.4.2 机构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或委托专业的服务机构代为管理,承担以下职责:a) 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划;b)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c) 参与监督和考核其他相关管理机构;d) 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他管理机构负责落实与本机构相关的知识产权工作。5.4.3 内部沟通建立沟通渠道,确保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5.5 管理评审5.5.1 评审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定期评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5.5.2 评审输入评审输入应包括:a)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b) 企业经营目标、策略及新产品、新业务规划;c) 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及风险评估信息;d) 技术、标准发展趋势;e) 前期审核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